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历史 历史传记 山河逆行
第一百章:大道混元
作者:朝闻墨本章字数:3405更新时间:2020-09-22 01:16:04

中条山地域广博横跨数州,大宋永兴军路河中府河东县便在九峰山脚之下。此处位于大宋西北边陲人烟稀少,正是宋翊心中理想的安身之所。

来到河东县城之中,宋翊找了一间中等大小的客栈落脚,要了一碗羊肉汤饼慢慢食用。

此时宋翊虽是饥肠辘辘,但腹中空了多日不宜暴食酒肉,只能先以汤饼软食慢慢滋养肠胃。

羊肉汤饼的制作是以羊骨、肉辅为主,加上枸杞、红枣、党参等配料熬煮汤头,然后浇在煮好的面片之上,虽为当地的普通吃食,却也十分滋补身体。

一碗新煮好的汤饼,盛在粗瓷大碗中端到宋翊眼前,冒着腾腾的热气。宋翊饿得久了,只闻香气便已食指大动。

围着碗边嘬了一口,浓郁的汤汁入口,只觉回味甘甜口齿生香,滚下肠胃暖透心脾,背脊之上顿时出了一层细汗,只觉天下美味不过如此。

挑了一片面叶放入口中,顺滑香甜不留口齿,顺着舌尖滑入腹中,虽然无甚味道,但却觉得比那龙肝凤髓还要可口美味。

宋翊再也忍耐不住,顾不得汤汁烫口,三两下便将一碗汤饼喝得一滴不剩。只觉四肢舒泰身心满足,但仍觉腹中空空如也,仿佛未曾吃过饭一样。索性一口气又点了两碗,吃一碗晾一碗,一碗下肚另一碗也已放得温热。

宋翊风卷残云一般地又将两碗汤饼吃了个底朝天,方才摸着肚子心满意足。

一旁小二是个十六七岁的小伙,看得目瞪口呆。这生意做了多年,汤饼的分量掐得极好。

一碗汤饼不多不少八两分量,整够一人吃喝。饭量小的人还有剩余,即使遇到人高马大,掏力气讨营生的人,最多也不过两碗。今日这个羸弱的瘦鬼怎生这般饭量,该不会打算撑死在这里来讨棺材钱吧?

小二正在瞎想,却被宋翊一声唤了过去。宋翊随手丢出一两银子吩咐道:“小二,给我准备一间上好客房,我要住上几日。每日三餐劳烦你送到房中,只要这汤饼两碗便好。钱若不够,走时自会补上,定不差你分毫。”

此地多用铁钱,正经的官铸铜钱却不流通,但真金白银却是实打实的硬通货。河东县是个小地方,一两银子可供普通人家一月花销,小二见了宋翊如此大的手笔怎能不精心伺候,自然是眉开眼笑地去打点一切。

宋翊并未急着返回山中,而是决定在客栈中落脚,细细调养身体。每日深居简出,吃饭之时也都由小二将羊肉汤饼送到房中食用,除了吃饭睡觉便是打坐调息。

小二心中虽有疑惑,这位客官不是差钱的人,为何却每日只吃羊肉汤饼充饥,但索性银钱给的充足,也不去多想,只管殷勤招呼唯命是从。

宋翊修过更骨之术,本就身强骨壮,因此恢复得极快,不过四五日的光景已然恢复如初。

宋翊临走之时更令小二呐闷,来时分明是个痨病鬼的瘦弱样子,为何数日光景却变成了一个铁塔般的精壮汉子?难不成,自己家的汤饼如此养人?

这几日,小二跑前跑后伺候得一丝出差,宋翊心中十分满意。江湖中人黄白之物随手可得,于是又将一两银子赏了小二,除了付账剩下便是打赏。

小二喜出望外,一切事情都抛在脑后,只巴不得天天都有这样的客人登门才好,千恩万谢地将宋翊送出了客栈。

宋翊在城内逛了一阵,又买了些干粮及笔墨纸砚才不慌不忙赶回山中。

此时宋翊神完气足健步如飞,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身体柔韧更胜猿猴。舒展筋骨攀山而上,足尖轻轻点地便能腾起五六尺。

宋翊飞身而上,越跑越是心情愉悦,真觉得自己能够踏云登天,飞鸟展翅也无他高。此次上山却只用了下山一半的功夫,站在青石之前却是气定神闲。

真气流转,伸手移开青石。宋翊此时身体恢复如初,这青石在他手中似乎又显得轻了几分,不禁心中暗自感叹,以内丹充做真元,果然非同凡响。

回到洞中一切如故,燃亮火烛,宋翊又开始研读石壁上剩余的文字。

文字最开始却是吕祖在结成内丹后的感悟:“内丹,乃是天地元阳之气经五脏升华化为真阴 水气,再以真火苦苦烧炼而得。人之真元虽同为元阳之气却未经凝练。

因此,内丹之力数倍于真元,然而非成仙之道,仅真元之上品,或可益寿延年也未可知。吾内丹已成却未见登仙之门径,足以见之,修仙之道仍在修心。

此法乃是数息,以形导气时刻充盈真元,已备他日登仙之根基。”

由此看来,吕祖修成内丹之后并没有看到成仙的门道,因此才说这内丹只是经过凝练的真元,只是力量倍增而已,看来若要成神仙主要还是在于修心竟。但内功修为也不能放弃,因此又弄了一套联系内功的心法。

文中说:“息者七阶,为凡息,观息,数息,调息,踵息,胎息,混元息,次第渐进。

凡息即鼻息,鼻息有四,风、喘、气、息。息有声,曰风。息频促,曰喘。息往来不细,曰气。息绵绵不断,曰息。风则散,喘则戾,气则劳,息则定。四者惟定渐近于调、养,育身形,是为凡息。

观息者,止念之法也。为人心易生念,想入非非。此想未了,彼念又来。心神劳瘁,日渐气耗形衰。因此,修真者先当止念。念何以止,非观不能。观随念至,念在于息,观在于思。观定不移,念头即住,久则风、喘、气三者俱无。

数息,乃入手工夫耳,人为物诱已久,心离境而竟未能,即强制亦复散乱。用心念专注于息之法,拴住心念不乱去。由息粗数起,至息细而止。从一息数至百千万息不乱,则息自细。调与数不同,数用意数,调无意调。只一念注在息头,息头即鼻头。为止念却魔之要旨,久则息自调。

调到功深,渐近踵息。要常绵密,似存似亡。如是心定意静,神气归根。机窍渐露。恍惚之中不识不知,身心静寂,只觉息念相依,神气相合,达于口鼻少,动于丹田多。

踵息者深至气穴,常人息以喉,真人息以踵。踵息之始,气里神凝,注于呼吸处,下至气穴,呼降吸升,谓之运转周天也。

息归脐,名胎息。踵息行久,意愈纯,息愈微;神愈凝,气愈养。鼻无呼吸,只有微息。脐下往来,前降后升,如婴儿在胞中,神气大定,自然而然。”

此间文字是对胎息之法的进一步论述,呼吸吐纳之法可分七个阶段,既凡息,观息,数息,调息,踵息,胎息,混元息一层比一层更高。

凡息便是人一出生便会的用鼻子呼吸之法,有风、喘、气、息四种状态,呼吸时有风声称为风,呼吸时急促称为喘,呼吸时粗重称为气,而呼吸时绵细称为息,前三者皆不可取,为息可用。

观息,是断绝想入非非修养神气进入“止念”的唯一方法,观息日久心念定了便可以摒除呼吸有声、急促、粗重。

学会观息以后便可以进行内功的修习,第一步是要做到数息,便是有意地控制自己呼吸时尽量的绵密柔长,呼吸一口气的时间从一至万由粗渐细,越来越纤细悠长。

而调息是更近一步的数息,不在用计数的方法来控制呼吸的粗细,很自然的进行绵密悠长的呼吸,渐渐进入似有似无,身心静止,神气相合的状态,逐渐开始感觉到筋脉和气穴的存在,口鼻呼吸越来越少,逐渐偏重丹田真元。

以上总而言之,就是修炼内功真气之前的修心。而到了踵息,便是真正的进入了修炼真气的阶段,可存神内视令真气运转周天打开气穴与天地之气相接。

而胎息则是在修炼踵息,也就是一般的真气修为深入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领悟的修习方法,如婴儿一般以肚脐进行呼吸。

这几个阶段宋翊宋翊全部都已经历过,虽然胎息之前的几个阶段是机缘巧合之下一蹴而就,但宋翊还是非常明白清楚的,而且能看到这篇文字的人便是已然渡过了胎息这个阶段。

但之所以吕祖仍要以大量篇幅由浅入深地来详细论述这些入门道理,却是旨在进一步讲明混元息。

文字上又说:“前云胎息,定息工夫,混元息才为真息也。人于凡息不知,何能知真息耶,混元息之妙,举世之人更难知也。

定息既久,六脉俱停。口鼻毫无气出,惟有虚通天窍,太虚混一,冲盈两间。只觉圆光包罗天地,久则不知物我,色空言思都绝,语默俱忘。神藏于气,气包乎神。一意冲和,包裹浑沌。如火种相续,丹鼎常温。

行动坐卧皆为修习,炼能一刻,一刻周天。炼能一时,一时周天,经年累月冬春夏秋,旦昼暮夜,不离此息。盗天地之元气,得造化之真机,天地一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人与天地同呼吸。”

依这篇文字所说,与胎息相比,混元息才是修炼内功的真正法门。人连最基本的口鼻呼吸都没搞明白,这混元息的妙处自然是更没人知道。

若将胎息的功法修习到了一定的阶段,便会进入一种无我的状态,喜怒哀乐一切思想皆会停止,也不会有神与气的分别,神识不在控制真气的流动,真气也不会再带着神识游走,二者合而为一混沌一体。

那时,心火会自然而然地去不断烧炼内丹,无论你是行动或是睡觉一刻不停,就好像一直在运转周天。经年累月、春夏秋冬、白天黑夜一刻不停,无时不刻不在吸收天地元气,了解天地间的机缘造化。每天人呼吸一万三千五百下,都是在和天地共同呼吸。

若照如此说来,这混元息乃是玄之又玄,比这胎息之法还在以上,修炼大成便可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也不知是吕祖自创还是有高人所受,是否可行也是未知。且看后文,有何方法可以练成混元息。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