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历史 架空历史 日月重辉
第177章 圣旨下达
作者:慕云剑声本章字数:3076更新时间:2021-06-25 11:41:20

毛洹站起来撅掉一根树枝,突然照着儿子屁股就抽了起来:“你特么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还要老子说多少次?大公无私不可取,假公济私也不可取,我们要公私兼济!咱毛家是世袭的勋臣,与国一体,国要是没了,咱的爵位还怎么传承下去?

你看看这个国家,要是在继续这样子下去,你觉得还能支撑多少年?士绅们广蓄奴仆瞒报土地;朝廷赋税一年比一年难征;军需赈灾都没钱要靠抄家;天灾不断;蒙古女直番贼苗蛮闹个不停;再这样下去,朝廷真的难以支撑了。

咱家世受国恩,也总得为这个国家做点事情,对么?如今庙堂上那群老学究,哪个能解决现今的问题?姓陆那小子的手段,老子觉得不比张江陵在世的时候差。为啥就不能让他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试试呢?”

毛洹一边说一边抽,也不知道是撒气还是教育儿子。

毛源抓着老子的手,说道:“您老也知道儿子都四十多了,撒几下气就得了呗?那陆小先生手段是高明,问题吴越两党实在是可怕啊,咱家要是真得罪了他们,肯定比大明朝先玩完。”

毛洹道:“你四十多年白活了。你还不如十八岁孩子,人家行事分寸拿捏的丝毫不差。再说,你爹是个没分寸的人么?咱家目前为止也就替他得罪了一位前任兵备使,仇士谷背景你爹早就打听得清清楚楚,此人根基不深,得罪也就得罪了。

至于吴越两党,看上去庞大不可匹敌,其实也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在这个世界上,你只要想干事情,就一定会得罪人。你以为咱家以前那样就不得罪人了?杜石这样的人,要是早来庄浪几年,没准就要拿咱家开刀。

还有皇上的中旨虽然可以不经内阁不经六科,但是依然要由制敕房中的中书舍人书写。这种事是瞒不过满朝大臣的。要是叶首辅元次辅反对,此时朝廷内应该已经吵翻天了。你当督察院和六科那帮嘴炮是吃素的么?”

毛伯爷说的东西,好多 毛源都不懂,但是他能听出来,自家没危险,这就够了。

毛源把毛洹扶着坐到凳子上,然后蹲在边上道:“爹,你不知道,刚才我被那温秉良一说,真是吓得一身都是汗。”

毛洹道:“真是没眼界的东西。也怪你爹,当年怕你受委屈,没舍得送你去京中做禁卫。你困在这个小地方,眼界小了点,也是正常。”

“那你老把你长孙送去了京城,难道就舍得他了?”

“你反正是废了,咱家日后总得有人出来撑门面吧?”

“有这样说自己儿子的么?算了,不说这些了。姓温的那边,该怎么应付?”

“姓陆那娃儿早就想到了,凡革旧布新,必然会侵犯一批人的利益,十有八九会有人从中作祟。他早就提醒过我,要注意这方面动向。姓温的会跳出来早就在他预料之中,袁参将为啥没有跟着闹事你知道么?那是因为此人心思乱不得,他早就让你爹去拉拢过袁参将了。

你知道陆挽是怎么跟你爹说的么?他说边军为国浴血,替边军增加收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贪官污吏吞了钱财,从来都是极尽奢欲,于国无一点益处。他事事都是以国事为先,这样的人陛下以后会不护他么?

下次姓温的要再找你,你就说你爹是个老顽固,你需要慢慢做工作。然后,你站到他那边去!”

那位陆小先生未免也太恐怖了吧?这种事情居然都在他的计算之内。还好不是与之为敌,不然那真是要寝食难安了。毛源突然觉得自己老爹以前说陆挽才智胜他十倍这句话不是谦虚之词。

算了,有这么一老一少两只狐狸在,自己操哪门子心?不过说自己老爹是老狐狸,是不是有点不尊重?毛源摸摸自己刚才被打的屁股,心骂老狐狸还真舍得打。

陆挽今天在镇羌堡正头痛甘薯和花生的栽培问题。两种作物三月末在山下育苗,前段几天秧苗都已长得壮实了,张、王两位老农就想把秧苗移植到山上。

陆挽记得两人说过这两种作物喜热怕寒,半山的军田虽然都已翻耕过了,但是现在的温度穿一层外衣有时还略敢寒冷。为了慎重起见,陆挽让两位老农先少量移植一批过来试试。

来来回回爬山不是个轻松事,两位老农嫌麻烦,为此事还和陆挽争过几次。张、王两位老农从浙江过来,种子带的并不多,陆挽可不敢冒险。来回一次浙江正常路上都要两个月以上,万一全军覆灭,那这一耽误可就是一年。

结果移植到半山后,茎叶发生枯萎。两位老农先是认为土壤偏干,水分不够。还好水渠早已修好,浇水很方便。可是浇水过后,两种作物的秧苗依然伏倒腐烂了,扒开土壤一看,根茎一点没长。

两位老农暗道好险,还是陆公子为人谨慎,这要是全部移过来,两人现在就不知道该怎么向人家交代了。两人在堡内待久了,结识的人也多了,有时候吹牛就把自己每月十两银子薪俸的事情给说出去了。这薪俸可比堡内的千户和守备高多了。

人绝大多数都有妒忌心理。三种田的老农拿这么高的薪水,在堡内早就引起了非议。若不是陆挽压着,可能很多人会找他们麻烦。要是庄稼再种死了,就算陆挽不责备他们,他们也会觉得这地方难以待下去。

陆挽看过庄稼以后,丝毫没怪罪二人,反倒和二人讨论了很多。最后三人还是觉得半山气温太低,可能还得推迟一个月移植。

浇多少水,施多少肥,秧苗的种植间距,这些事情都好统计。气温这个事怎么统计?古往今来种庄稼都是靠经验,但经验这个东西很主观。就好比三位老农,分别来自杭州和平凉,突然到了庄浪,气候不一样了,土地不一样了,过往的经验就不好使了。

水、肥、土、温、风……这些条件如果能够归总量化,那推广起来可能就要简单的多。

陆挽倒是听说过一种测量温度的方法。这方法来自意大里亚,由一名叫做伽利略的学者提出。原理是液体受热会膨胀,把水置于一细长的琉璃管中,琉璃管一端是个球体,一端开口,水面会随着温度升降。

但要复原这样器具有很多难度,琉璃本身就难造,大明朝可以制作出琉璃,但多数是装饰用途,透明度难以达到制作仪器类器具的要求。

西方人倒是会做,但是据说工匠被关入了一个海岛之中,数百年来技艺从不外传。镜片等物体用水晶倒是可以代替,但细长管状物用水晶就没办法加工了。

越想越头痛,最后陆挽放弃了!卫夫子说过,人类对世界的探索是个漫长的过程,有很多事情如果条件不够是揭不开真相的。

陆挽陪着两位老农蹲在地上冥思苦想的功夫,突然听见有人喊“陆公子,喜事,大喜事啊!”

陆挽转头一看,韦副千户一边跑来,一边向他挥手。

不,韦副千户已经转正了。前段时间五军都督府批示公文已经下来了,韦副千户升镇羌千户所千户,殷百户升副千户,原千户唐勇因公事失职降两等为带俸百户。大明朝如今军卫逃亡太多,导致官多军少,所谓带俸就是挂个职务,领点微薄的薪水,啥事也管不了。

总之韦、殷二人现在是水涨船高,连原本让家人除去军籍去江南定居的事情也暂时不办了。

看韦千户那高兴的劲头,估计不是一般的好事。最近有什么大喜事能让他乐成这样?陆挽想了想,心头一跳,莫非圣旨下来了?算算时间也该差不多了。

等韦千户跑到跟前,喘气还没平复下来,就急着表功道:“公子,你先猜猜是啥好事?”

陆挽猜道:“是不是开市的圣旨下来了?”

韦千户顿时没了兴致,说道:“公子真是个无趣的人。我真是问的多余。”

陆挽继续道:“是不是庄浪那边派人来请林叔?”

韦千户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是多余的了,他就不该跑这一趟。这么大的喜事换做别人,应该难以自持了,看陆挽的表情,就知道一切都在他预料之中而已。

韦千户还是问道:“公子会不会一起去庄浪?”

陆挽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必定会指派一位中官督办此事,这个人对未来市贸也有其影响力,我得去见一见此人。”

韦千户道:“公子带小老儿一起去不?小老儿活这么大,还没见过圣旨长啥样。”

陆挽道:“没啥稀奇的,一卷锦而已。锦上文字才是重点,里面的一句话可能改变万千生灵的命运。”

圣旨都不稀奇,还有啥好稀奇的?韦千户觉得陆挽这个人真的是没趣透顶了。

不管怎么说,陆挽还是带着韦副千户一起去了庄浪,同行的还有林时雨、吴三、吴十二。

不得不说接圣旨的仪式真是隆重。使者未至城池,庄浪所有的文武官员就要准备好龙亭、綵舆、仪仗、鼓乐,出城迎候。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