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历史 架空历史 日月重辉
第27章 结案
作者:慕云剑声本章字数:2924更新时间:2021-02-22 09:47:32

王七上堂后,跪下后便一直低着头,不知道是怕知县大老爷,还是不敢面对陆挽。

赵知县问道:“事发当日,你在何处?”

王七照着大伯父编的剧本,撒谎道:“那天我跟陆二哥一起卖完鱼后,路过祖坟的时候,我就去给我老爹和老婆上坟去了。后面发生的事情我都不知道。”王大全这么编也是没办法,王七和陆二一同卖鱼一同返乡,镇子上很多人都知道。王七人又笨,要说他知情,几句话就能被大老爷问出破绽。

要是编排王七中途去做其他事,还得另外找人证跟他对口供。王七这个人既笨拙又胆小,和其他人合伙对口供也容易产生漏洞,所以王大全便编了个王七上坟的谎言。反正祖坟那边偏僻,找不到人证,你也拿我没办法。

王大全真的是太小看赵知县了。山阴的赵知县和仁和的霍知县极其相似,都是人老成精,在当地做了十几年父母官,什么样奸猾的刁民没见过。

赵知县漫不经心问道:“哦,扫墓是吧,你父和你妻死祭分别是何日?”

王七答道:“我爹忌日是九月初二,我老婆忌日是六月十三。”

赵知县道:“事发当日既不是清明也非盂兰,更不是你父、妻的忌日,你怎么会突然想去上坟呢?”

这个王大全也教过,王七答道:“我那日之前做梦梦到他们了,所以就想去了。”

“哦,做梦梦到是吧。”赵知县笑道:“那你准备了黄纸香烛了没有?”

王大全的智商也是有限的,并没有想到知县还会问出这等问题,所以王七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只能自己瞎编道:“买了。”

赵知县问道:“黄纸香烛是何时从何地买的?”

王七抓瞎了,大小王庄并没有卖黄纸香烛的丧葬店,山前镇倒是有一家,知县大人传来一问便知真假。

王七硬编道:“我没买,我记错了。”

赵知县突然声色俱厉道:“你前面说买了,后面又记错了?你因梦思忆,早有祭奠打算,居然没准备香火,你怎么解释?你公然在大堂之上做伪证,是逼本县用刑对吧?”说着赵知县就把手伸向签筒。

衙役们在两旁再次高呼“威武”,吓得王七心胆俱裂,高喊:“大老爷,我错了。是我大伯让我撒谎骗你。求求大老爷饶了小民,只求大老爷别打小民,问什么我都说。”

赵知县顿觉无趣,好不容易认真审一次案子,底下的刁民三两下就招供了。

县大老爷认真起来,这种穷乡小民如何能蒙混过去?案情真相大白,赵知县的判罚完全依照大明律,并没有偏袒任何一方。

黄氏一家侵占他人田产、殴打他人致残、于公堂做伪证,数罪并发。按大明律,数罪并发以重论。其中殴打他人致残最重,故判决如下:黄大狗断人一肢,判杖一百,徙三年;黄氏夫妻是殴打陆二的共犯,按律减罪一等,判杖九十,徙两年半。

王七做伪证本该与黄大狗同罪,但他与王三女是亲兄妹,属大功以上亲属,适用于大明律中的亲属相为容隐,所以免罪。

王大全教唆伪证与黄大狗同罪。今念年老且与罪犯属小功亲属,罪责减三等。现判杖七十,徙一年。

审判过后,黄家三口和王大全被带去县监狱看管,王七当堂释放。众人都散去后,陆挽走到赵知县跟前施礼感谢。

赵知县扶起陆挽道:“贤侄你也真是的。这些乡里的刁民就是贱。上堂几十板子一打,什么都乖乖交代了。何必费这么多事。”

上次顾家替陆挽捐监,学籍经过县里,赵知县和县里的教谕都得了偌大好处。所以陆挽昨天私下拜访时,赵知县很客气的接待了他。

以赵县令老道的经验,看完陆挽的状纸后,已经基本能断定案情。但是,令赵知县万万想不到的是,陆挽私下拜访并非是请他袒护,而是请他公正的审理此案。

陆挽知道,这种乡民欺负士绅的案件,各地官府都会重刑重判。他若不来请求知县公正审判,知县大人当堂几十大板下来,黄家三人就算不死也要落个伤残。

国有国法!大明律公正严明,陆挽只需要一个公正的结果。仗势欺人,制造冤假错案,陆挽过不了自己的良心。

但话不能明说,陆挽托词道:“老父母公正严明。严刑逼供这种事有辱老父母清名,学生怎敢让老父母名望受污。”

这个小伙子会说话,赵知县笑道:“老夫都一把年纪了,又不想升官,名望什么都是虚的。”

赵知县说的是实话,他这个年纪,要是升官之后运气不好,被分到穷乡僻壤之地,能不能活着回来都难说。就在这江南繁华之地舒舒服服做个县令不好么?

陆挽又捧了赵知县几句,老父母差点要留他下来吃晚饭。

陆挽最终还是跟县太爷告辞了。出了县衙,他看见王七还孤零零的等在县衙门口。

说实话,陆挽并不恨他。他能理解王七,但是他对王七很失望。

王七扑通一声跪在了陆挽面前,哭道:“木头,我对不起你家,我不是人。不过,我也没办法啊。。。。”

陆挽冷冷道:“官府判你无罪,我家便不会追究你。你家鱼儿还在家等你,你安心回家去吧。”

说完陆挽便上马走了。

离开县衙后,陆挽买了点礼物,前去拜谢了张大夫。父亲的伤是这位老神医医治的,作为人子理应前去道谢。

拜谢过张清正后,陆挽就告辞回家了。

回到村子里,离家门口还有老远,陆挽便能听见家里人声嘈杂。

陆挽赶忙回家一看,发现小小的堂屋里面挤满了村里的邻居。陆挽本来还担心王家人是来报复的,可看到这些人脸上殷勤的神色,陆挽就明白了,这些人是得到消息前来巴结的。

堂屋里面都是女眷,陆挽象征性的打了声招呼,便钻进了父母的卧室。陆挽本来准备进来跟老爹聊几句。结果,发现父母卧室里面也挤满了人,村里的男人们正众星拱月般围着老爹。为首的正是村里最大的地主——王家大郎。

陆挽还没张口,王大郎就提前亲热的打招呼道:“大外甥回来了?县衙那边怎么说?”

王大郎太热情了,让陆挽都有点不习惯,不过他还是恭敬的回道:“黄大伯和三姨判了杖九十,徙两年半;大狗判了一百杖,徙三年。王太爷判了杖七十,徙一年。外甥冒失,还请大舅见谅。”本来这种乡间争端,寻常的做法都是找里长或者族长调解。但是父亲腿断多天,王家人不管不问,还收走了自家的田地,明显是袒护黄家三口,陆挽只能诉之于国法以求公道。

王大郎毫不介怀道:“大外甥你做的对,你三姨他们一家人是活该。你放心,我们王家绝对不会偏袒她们。不过呢。。。我大伯跟这事没关系啊,他老人家一把年纪了,哪能承受一百杖啊。大侄子能不能帮帮忙,去县里求求情。”

陆挽淡淡道:“王太爷教唆黄氏一家还有七叔在县衙大堂上做伪证,县太爷已经依律做了裁决,回头还要报案给刑部,外甥没这个本事改变县大老爷的判决。不过,朝廷有朝廷的法度,底下有底下的办法。徙刑免不了,杖刑时候送点钱财,衙役们就会手下留情。”

王大郎问道:“那要送多少钱合适呢?”

陆挽道:“底下官吏通常会按朝廷的纳赎则例的两倍来算。王太爷要想不受罪的话可能要十四两。”

见陆挽这么说,王大郎放心了,他先对陆挽道:“谢谢大外甥指点,你不说我们乡下人哪里知道这些。”然后,立刻对身边的二弟说道:“你赶快去大伯家,让堂兄赶紧准备银子,让大伯少受点罪。。”

王二郎犹豫了一下,问道:“那三妹一家,咱们要不要。。。”

王二郎这么一问,王家其他的汉子们都一致望向陆挽,一百多杖子全吃下来不死也要落得个残废,王三女和他们是一奶同胞,一点不帮显得太不近人情。

但是,就算要帮忙也得先征得陆家的同意。陆挽已经是监生老爷了,他们王家得罪不起。

陆挽道:“三姨一家要是想吃杖子的时候不受罪,最少要五十两白银。这杖子是要到流放地再打,你们准备好钱让他们带上路就好了。”黄家三口已经受到了应得的惩罚,以陆挽的心胸不会再与他们计较。

五十两白银不是小数。王家除了大郎其他人也不富裕,要是全出,这钱大部分还要王大郎来承担。王大郎突然有点舍不得了!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