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仙侠 古典仙侠 昨日江湖
第三十七章回城
作者:有期本章字数:3614更新时间:2020-06-19 11:06:06

李裳看了看飞卿的脸色,小心翼翼地往梅凤溪身边凑了凑,拉着梅凤溪的手道:“母亲,我将我做的事情细细说与你听,若是裳儿有不对的地方,母亲尽管责罚。”

梅凤溪轻轻摸了摸李裳的头发,叹息一声,飞卿将这个孩子带的太懂事了,懂事的让人有些心疼。

李裳将自己每日里练功和读书的时间告诉梅凤溪,细细诉说着自己随江红烟练习做糕点,讲述了自己和小朋友的事情,告诉梅凤溪飞卿曾答应给她再生个弟弟,她希望梅凤溪能答应自己能去峨眉山习武,最终讲到了林辉。

梅凤溪细细地听着,偶尔答一句话。听到林辉的事情,梅凤溪也只是淡淡道:“裳儿不可过多思虑此事,待到裳儿长到十八岁,你的婚事,你爹地和娘亲会给你做主。我的裳儿且不可执着。”

李裳懂事地点点头道:“孩儿记得母亲的话了。”

梅凤溪又道:“你想去峨眉山的事情,你娘亲和爹地答应了就好,母亲没有什么意见。”

李裳立刻转向飞卿道:“娘亲,你看怎么样。”

飞卿立刻有些踌躇地对梅凤溪道:“姨娘,裳儿还小……”

梅凤溪拍了拍飞卿的手笑道:“卿儿,你长大了,对待孩子要懂得该放手要放手的道理。”

飞卿立刻笑道:“姨娘,我不是长大了,我是都快三十了。”

梅凤溪嗔怪道:“哪里有三十岁了,还需好几年呢。三十岁前,给裳儿多生几个弟弟妹妹。”

飞卿叫道:“姨娘,怎么你也这样想?”

梅凤溪笑了道:“做父母的不都是这样想的吗?”

山下的赵大婶的厨艺很不错,很快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李裳闻到了香味就跑去前院的厨房。

赵大婶看到李裳,忙笑道:“少小姐回来了。”

李裳施了礼道:“大婶叫我裳儿即可。今日大婶做了什么菜,远远闻起来那么香。”

赵大婶笑道:“都是少小姐和表小姐喜欢的,鱼头泡饼,老南瓜炖鸡,溜藕条,煮豆腐丝,外加两个凉菜下酒。”赵大婶对李裳一直是称为少小姐,称飞卿一直是表小姐。因为她知道李裳叫梅凤溪为娘亲,飞卿叫梅凤溪姨娘。

李裳坐在灶旁,时不时添点柴火,道:“大婶,中午可有什么主食?”

赵大婶笑道:“忘了告诉少小姐,刚刚在山下做了红豆馒头,来的时候带了些过来,还盖在篮子里,这会还热着呢。”

李裳像个大人一样问道:“大婶,我母亲的身体最近可好些?”

赵大婶道:“小姐的身体好多了,自从姑爷回来,小姐越发精神了。”小姐就是赵大婶对梅凤溪的称呼,姑爷就是梅凤溪的丈夫、李裳的生父李青山。

李裳道:“这些年多亏大婶照顾,裳儿长大了一定会报答大婶。”

赵大婶笑道:“少小姐客气了,小姐每个月都是给了我工钱的。事多事少,都给了不少工钱呢。”

李裳笑道:“大婶可是认得字?”

赵大婶笑道:“粗略认得几个。”

李裳道:“我从沂水江家学得几样点心的做法,来之前我抄录了一份在纸上,回头我留给大婶,大婶好好学着,做些点心拿出去卖了可以贴补家用,这惠云寺香火旺,说不准大婶的点心能很受欢迎呢。”

赵大婶赶紧放下手中炒菜的铲子,施礼道:“少小姐和小姐一样,真是少有的好人啊。”

李裳笑道:“大婶做菜的味道,能比得上扬州城里的大厨了。就是不知晓大婶做的这些菜,都是从哪里学来的。”

赵大婶道:“我本是太行山人,做的本都是些家乡的菜,后来在小姐的指点下才慢慢做的好的。”

李裳道:“不曾想我母亲也是会做菜的。印象里都是大婶在做菜。”

赵大婶笑道:“小姐是个极聪明,极能干的人,只是你们回来,她不得空做,都是陪着你们说话呢。我这做菜的法,和小姐比起来,差的远呢。”

李裳笑道:“等会也要让母亲指点我一下,好让我也将饭菜做的如大婶这般好吃。”

飞卿进了厨房和赵大婶见了面,对李裳道:“裳儿,李大侠要回来了,你随我来。”

李裳洗了手,飞快地随飞卿出了门,到了门外道:“娘亲可是有事情要和我说?”

飞卿笑道:“你亲生的父亲要回来了,可不能不懂礼数。”

李裳有些落寞,低下头道:“知道了娘亲。”

飞卿半蹲着坐下来正色道:“裳儿,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他都是你的亲生父亲,都是你母亲喜欢的人,都是你母亲的丈夫。你记得,切不能没礼貌,不能怠慢他。”

李裳道:“记得了娘亲。”

正说着门外传来了爽朗的说笑声。梅凤溪等在门口,微笑望着他们,等着他们进屋。

飞卿搀着李裳的手往门口走去。

北阔和李青山进了院门,李裳对着李青山施礼道:“裳儿见过父亲。”

李青山虽已近五十,也还算精神,看起来也是个英俊潇洒之人。虽然他心里对这个小女儿早有耳闻,但今日见这个乖巧清秀的小女孩,心中还是一惊,手中的花锄咣当掉到地上。

梅凤溪轻声道:“青山,这是李裳,我们的小女儿。”

李青山似乎并未听到梅凤溪的话,蹲下身子,看着有些腼腆的李裳,他拉着李裳的手,眼眶已经红了。这个小女孩,有几分像梅凤溪,又有几分像他,唇红齿白,娴静温雅。李青山看着看着,忍不住把李裳抱在怀里,一句话也没说,眼泪不觉已经落下来。

梅凤溪赶忙打岔道:“回房吧,外面冷。”

李青山掩饰地拭了拭泪,起身拉着李裳的手,往客厅走去。

李裳侧着头看了看飞卿,脸色流露出少有的紧张和羞怯。

飞卿温和地对李裳笑了,示意她别怕。

午饭吃的很温馨。只有李裳稍稍有些紧张,不像平日里那么放松和从容。只是依偎着飞卿慢慢地吃饭,几乎没有说话,偶尔用眼睛瞟着李青山,偷偷地看。

午饭后,略略聊了会,说了些家常的话。

飞卿看了看北阔,知道北阔惦记丐帮的事情,便和梅凤溪说想要早点回扬州去。梅凤溪也没有挽留,看了看天,嘱咐他们注意防寒。于是收拾了一堆吃的、用的、穿的给飞卿带上。

李青山坐在李裳的身边,轻轻地和李裳说些无关的话。

因为担心回去太晚天黑了不方便,梅凤溪很快收拾好,催促飞卿早些上路。

李裳话很少,临走时有些不舍地朝梅凤溪挥了挥手,又朝李青山挥了挥手,在飞卿的帮助下,上了马。

拜别了李青山和梅凤溪夫妇,北阔和飞卿上了马,催马离去。

李青山显得有些失落,毕竟自己的亲生女儿才见到第一次,竟一小会时间就离去了。

李青山有些落寞地看着李裳离去,出了院门,爬上了山顶,远远看着裳儿和他们渐行渐远。

梅凤溪等在院门口,直到李青山回来,上前拍了拍李青山的手,道:“想裳儿,可以去看看她。她现在和飞卿他们住在扬州城内,不是很远,快马半天的路程。”顿了一下,看李青山没有说话,便又道:“开春裳儿就要去峨眉山了。”

李青山心里莫名地失落和阴郁。虽然这个孩子没有在他身边过,他也没有陪伴过她。可那毕竟是他的女儿,那个身量不高的十岁女孩,非常认真地叫了他父亲。他本来是该有个温暖祥和的家,可是十一年前的那个误会,让这个家分裂了。幸好他们都在,孩子们都还好。自己的妻子也还好。李青山的心里被自责深深地包裹住,不能自拔。

梅凤溪轻轻地拉了拉李青山的手,道:“等过些日子,我身体好些了,我就陪你去扬州城看看他们,和她们住上一段时间。”

李青山转身扶住梅凤溪,轻声道:“回房吧,风大。”

梅凤溪道:“在我心里,飞卿就是我的大女儿,裳儿托付给她,我放心。你看到了,裳儿被她调教的多好。”

李青山没有说话,似乎有些闷闷不乐,他沉浸在不能原谅自己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他们没有提到他们的大儿子阿来,因为阿来不久前来过。李青山之前去燕家堡的时候也见过阿来。阿来已经是大人了,是个男子汉了。而李裳,还很幼小,毕竟还是个爱娇的小女孩。

北阔带着飞卿和李裳在山路上飞奔,风呼呼地从耳边飞过。

一路上没有时间看看这冬天的山水和草木。但是照例还是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在一个小镇上让李裳下来走走,买了点小点心,喝了点茶水才重新上路。

飞卿从来都能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温暖舒适。

到了扬州的时候,天已经黑透。隔壁的张婶已经把饭菜做好,隔壁的张大叔已经把马的草料拌好,等着他们回来喂马。

这个时候最关键是谢天民在饭厅的椅子里静静地翻着一本书,闲适地等着他们回来。

这个时候,桑梓还没有回来,他最近像失了魂的野狼,无处可凶,也无处能安宁的样子。北阔已经安排他在丐帮分舵那里住下,关注一下丐帮的动静。

谢天民听到院子里的动静,出了门,见到北阔一家三口已经进了大门,便叫道:“裳儿,可累到了?”

李裳笑道:“叔叔,我今日和娘亲、爹地去看我母亲了。”

谢天民“哎呦”一声羡慕道:“裳儿的母亲身体可好?”

李裳道:“母亲身体很好,没见到她咳嗽。”

谢天民上前拉着李裳的小手道:“那就好。快回房间洗洗吃饭了。”

李裳道:“叔叔今日出门可曾有什么收获?”

谢天民道:“我今日逛街给你买了些识字的书,买了纸和笔呢。”

李裳雀跃道:“正想着我的纸快用完了,谢谢叔叔。”

北阔收拾好自己,进了饭厅,问谢天民道:“今日可有什么消息没有?”

谢天民道:“没有。扬州城内的联络点只了解了大半而已。城内联络点不下四十个。这些联络点并不知晓丐帮最近发生了什么其他要紧的事情。”

北阔点点头道:“扬州城是水陆要塞,城市十里繁华,自是联络点也众多。吃饭吧。”

北阔内心深处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他感觉到扬州对她来说是个特别生疏的地方,朋友很少,消息闭塞。他想了解些事情,却无从问起。

因为白天飞奔了一天,晚上都有些累了。北阔一家和谢天民吃了饭,都早早洗漱,准备休息了。

北阔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丐帮该在的人都不在,连陆恒也不在,他心里总是想,是不是丐帮出了什么事情。

丐帮真的出事了。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