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兄,我饿,啥时候能有口吃的?”小男孩扯着男孩的衣袖,声音带着哭腔。
男孩沉默良久,抬眼望向战火笼罩的宫廷方向,沉声道:“等宫里这场夺权闹剧结束吧。”
……
景和十九年,崇光帝病危,京城之内,各路藩王诸侯蠢蠢欲动,只为争夺皇位,京都近日不得安宁,百姓生灵涂炭,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血气在各个街巷肆意蔓延,隐隐可以从雾霭深处传来低声的嘶吼以及诡异的咒语声,如今铁骑奔腾踏过、刀枪剑戟相互碰撞作声,硝烟如同笔墨,一笔一笔勾勒在京都的每一寸城墙之上,青烟缭绕,整个京都都被血色侵染,京都往日的繁华盛景悄然消散。
“吾等奉旨,迎洛川王入东御殿继位!”
此声名震京城。
只见一身着赤焰红袍的将军楚霄,周身散发着凛冽肃杀之气,胯下一匹矫健黑马,马蹄踏地,声声作响。身后,“凌”字帅旗烈烈翻飞,麾下的凌云军将士,皆身披玄色铠甲,步伐整齐划一,手中长枪如林,寒光闪烁。所到之处,阻挡者纷纷溃败,一路势如破竹,直抵东御殿。洛川王李逸在楚霄与凌云军的护卫下稳步前行。正当他们踏向东御殿之时,一个太监缓步从殿中走来,“陛下有旨!洛川王听旨!”
只见洛川王赶忙下马整理衣冠,神色恭敬单膝跪地,双手垂于两侧,额头触地,他的目光始终垂落着,不敢有丝毫僭越。
楚霄见状,手握长枪,胯下黑马似也感受到了这肃穆的气氛,四蹄不停刨着地面,扬起阵阵尘土,却也不敢再向前一步。
太监展开圣旨,那锦帛在风中轻轻晃动,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力量。“朕自登基以来,深感治国之艰,幸得诸位爱卿齐心辅佐。然朕近日身体有恙,恐大限将至,国不可一日无主,需早立储君。”太监的声音在殿外的空地上回荡着,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惊起一圈圈无形的涟漪。
“朕之诸子,或聪慧有余而仁德不足,或仁德尚可却根基未稳。朕思虑良久,唯有封你洛川王李逸为监国之臣。”说到此处,太监故意停顿了一下,似乎是等待着什么。
李逸心里一震,“监国之臣”,这看似尊崇的身份背后实则蕴含着诸多未知的危险与挑战。他微微抬头看了一眼远方,又迅速低下头。
“朕命你在朕龙驭宾天之前,代朕处理朝政,稳定朝纲。朕会速召各地藩王前来,商讨立储之事,你需谨慎应对,莫要生出事端。”
李逸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而坚定:“臣接旨。”这简单的两个字仿佛用尽了他的全身的力气。
楚霄此时开口道:“末将凌云军楚霄,愿护王爷周全,保我朝江山社稷。”他的声音如洪钟一般响亮,周围的凌云军将士们整齐划一地跟着高呼:“愿护王爷周全,保我朝江山社稷!”
李逸从众人的呼喊声中回过神来,对着太监道:“公公辛苦,本王自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还请公公速回宫中,告知陛下本王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太监微微点头:“王爷忠心可嘉,老奴这就回宫复命。”说罢,便转身缓步回朝。
等太监身影消失不见,楚霄翻身下马,走到李逸面前单膝跪地:“王爷,如今局势复杂,我们应先做何打算?”
李逸缓缓起身,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望向那宏伟却沉闷的东御殿,缓缓道:“先回府邸,召集谋士商议一番。”
楚霄应一声“是”,便又翻身跨上战马,在他身后,凌云军将士们严阵以待,跟随李逸向着他府邸的方向缓缓而去,这一路上,气氛沉闷得像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密布。
“小逸,你说陛下此举何意?虽然各路藩王主力都被我们所击溃,短时间内不能再生事端,但若是他们纠结在一起,必定会对我们造成威胁。”楚霄眉头紧锁,目光中透露出些许忧愁。
李逸微微眯起眼睛,像是在探究太监离去后那仍残留着圣旨威严气息的空间,“陛下此举,或许是在以退为进。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藩王们虽目前被打压下去,但一旦他有失,新的皇位继承人选出之前,那些野心勃勃之人定会卷土重来。立我为监国之臣,一是需要我来稳定这摇摇欲坠的朝局,二来也是在各方势力之间设立一个新的制衡。”
楚霄手握缰绳,微微点头,“王爷所言有理。只是那些藩王心思各异,如今虽无力抗衡,可一旦让他们缓过劲来,必然不会坐视王爷顺利登基。而且在这京都之内,各方势力错综复杂,陛下此举也像是给这潭浑水又搅了一把。”
李逸翻身下马,一边走向府邸一边说道:“没错,当今之计,是要尽快将我们的亲信安插入京城的各个关键位置。首先是京城的守卫,这关系到王府和东御殿的安全,然后是朝中的一些重要官职,如今朝中大臣也多是观望之态,我们需得让他们知道跟着本王才是顺应大势。”
“那些老滑又岂是能够轻易说服的,尤其是以左仆射为首的那伙人。”楚霄无奈地叹了口气,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李逸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一丝坚定:“的确棘手,但事在人为。他们如今只是观望,无非是忌惮局势未明,担心站错队。我们只需展现出足够的实力与诚意,同时巧妙地分化他们内部的势力,想必能让他们中的大多数为我所用。”说罢,他抬头望向府邸的方向,步伐加快了几分。
就在此时,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一个温婉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只见一位身着淡紫色华服的女子,身姿婀娜,莲步轻移,脸上带着关切的笑容,正是洛川王的爱妻安然。
安然快步走到李逸身旁,轻轻挽住他的手臂,眼中满是心疼:“小逸,你一路奔波,必定累了,快随我回府邸好好歇息。”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如春风拂过心田,让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楚霄见过王妃。”经历风雨恶战的楚霄,声音虽因疲惫而略显沙哑,却依旧铿锵有力。“霄哥不必多礼,将军是王爷的逆旅之交,情同手足,往后莫要如此生分了。此番护送王爷归来,将军劳苦功高,妾身在此谢过。”
楚霄抬起头,目光坚定且诚挚,回以一礼:“王妃言重,护王爷周全乃末将职责所在,不敢居功。”
李逸和安然、楚霄一同踏入府邸,直接走向正厅。不多时,李逸的数位心腹谋士也已赶来。这些人面色各异,但看向李逸时都带着几分敬重与期待。
李逸示意众人入座,自己则坐在主位,缓缓开口道:“今日圣旨之事想必大家都已知晓,如今局势正如楚霄将军所言,错综复杂。”
“殿下明鉴,亦需尽快谋之,昔司马氏之八王之乱,而八王各怀鬼胎,终皆为败寇。想太宗当年,左房右杜,前有程咬金、侯君集,后有尉迟恭、秦琼等猛将,现如今殿下有我等,纵观我洛川府——楚将军掌'玄甲凌云',三千铁骑可破数万师;陈郡谢氏献'鱼鳞阵图',暗合当年李卫公兵法;更有关陇死士百人,皆饮血酒立过毒誓。定能助殿下成就大业!”
李逸微微颔首,脸上却并无多少欣喜之色。“先生所言虽有理,但如今局势,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各路藩王虽被暂且压制,实则暗潮涌动,等待一个时机给我凌云军以沉重打击。朝中大臣,或中立观望,或与藩王暗中勾结,难以捉摸。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李逸微微皱眉,目光扫过一众谋士,缓缓说道。片刻,李逸目光停留在一个老者身上,缓缓问道,“钟老先生有所高见?”
李逸所说的钟老先生,便是钟槐策,临大事不惊,谋大事善断。听到众将迎合,钟槐策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在心中细细权衡着各方利弊,捋了捋胡须,微微颔首,缓缓起身,面色阴沉,开口道:“殿下还有诸位,可听闻烬冥。”
“烬冥,藏匿于黑夜的杀手组织?”旁一随从将军附和道。
“三十年前,烬冥一道‘暗网’令下,晋阳数万铁骑竟一夜尽殁,晋阳王半生积蓄,付之一炬。”
“晋阳王广施仁政,轻徭薄赋,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然其仁政触怒了盘踞北境的豪族,更阻了某些人的财路。他们暗中勾结烬冥,以万两黄金买晋阳王一命。那夜'暗网'一出,数万铁骑尽殁,满城百姓哭嚎震天,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爱戴的王爷,连同一座繁华王城,在烈焰中化为灰烬......”
厅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皆面露惊色。李逸微微坐直身子,眼中闪过一丝凝重:“钟老,您的意思是,这烬冥组织如今也会成为我们的阻碍?”
钟槐策轻轻捋着胡须,目光深邃:“王爷,这烬冥行事诡秘,来无影去无踪。如今局势动荡,他们极有可能被某些势力暗中雇佣,来搅乱这朝局。以他们过往的手段,定会在暗中给我们使绊子,或是刺杀重要人物,或是破坏我们的计划。”
楚霄皱眉道:“哼,不过是一群藏头露尾的鼠辈,末将定不会让他们得逞。末将这就去安排人手,加强王府和京城的守卫,定要揪出这些家伙的踪迹。”
李逸抬手制止了楚霄:“楚将军莫急,如今还不是与他们硬碰硬的时候。我们既要防范他们,又不能打草惊蛇。钟老,您可有破解之法?”
钟槐策微微点头:“王爷,我们需先放出消息,就说殿下礼贤下士,广纳贤才,有意招安各方豪杰,其中也包括江湖中的能人异士。引得那烬冥内部人员动摇,或许能有我们的人混入其中,探听到他们的动向。同时,加强自身的防卫力量,尤其是机密之处的防护。”
“此计不错。”李逸微微颔首,“不过这引蛇出洞之计需做得巧妙,不能让对方看出破绽。钟老,此事还需仰仗您和谋士们细细谋划。”
钟槐策应道:“王爷放心,老夫定当竭尽全力。只是还有一事,如今朝中局势复杂,那左仆射一派的势力不容小觑,他们虽表面观望,实则在暗中观察,寻找我们的弱点。我们需得想办法分化他们,让他们无法齐心对付我们。”
李逸手指轻敲桌面,沉思片刻后道:“此事可先从他们内部的矛盾入手。据我所知,左仆射一派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下有几位官员一直因权力和利益之争与左仆射心存间隙。我们可派人在合适的时机给他们送上消息,稍加挑拨,让他们自顾不暇。”
另一位心腹谋士赵铭开口道:“殿下此计甚妙。不过这一举动需做得隐秘,不能让他们察觉出是我们所为。我们可利用一些江湖人物,在他们之间散布消息,这样即使事情败露,也难以怀疑到我们头上。”
李逸满意地点点头:“赵先生所言极是。不过这江湖人物,要找可信之人,不可让这消息源头不可掌控。”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韩统领开口了:“王爷,末将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如今洛川王的声誉在百姓和将士心中逐渐传开,我们可否利用这一点,让百姓和将士们自发地支持殿下,如此一来,那左仆射一派的阴谋怕也难以得逞,而且也能让那些心怀叵测的势力有所忌惮。”
众人听闻,皆露出赞同之色。李逸微微一笑:“韩统领所言甚是。我们可在京城中宣扬本王此次代为监国是为了稳定朝局,保百姓安宁的功绩。同时,对有功之臣进行嘉奖,让将士们感恩戴德,也让百姓看到本王治理天下的决心。”
楚霄挠挠头道:“王爷,那这宣扬之事,咱们可得好好计划一番,不能让那些人抓住把柄说咱们宣扬过了头。”
李逸站起身来,背着手踱步:“楚将军所言极是。此事交由钟老和几位谋士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