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奇闻异事 探险诡闻 寻金铁卷
第五回 老宅
作者:香煎带鱼本章字数:4117更新时间:2022-09-20 09:31:56

张洪山参军那会,正是光绪二十年。

在那个时候,倭人对外扩张的步子越扯越大,不单要吞掉朝*鲜,还要染指大清。从倭人侵占在朝*鲜半岛开始,大清朝就经常和他们在半岛上发生摩擦。

年轻的光绪帝是个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执政之后一心想着富国强兵,复兴大清。面对倭人在朝*鲜步步紧逼不宣而战,就下旨和倭人开打,这也就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甲午战争。

光绪下令之后,满清政府开始在各地大肆征兵。每村每镇都有朝廷颁下来的定额,你自愿报名参军那当然更好,要是村里镇上的配额没有招满,就得派人下来抓兵充军。

张洪山小时候家里穷。

这也是没办法事,他爹在村里是个出了名的烂赌鬼,爷爷留下的那点家产全让他爹给败祸光了。都说恶人自有天收,他爹因为一次赌博赢了钱,在外头喝了点小酒,结果掉进臭水沟子里给淹死了。

然而这对张洪山而言,既是好事,也是件坏事。

怎么说呢?

他爹那老东西再怎么不是人,家里面有个抗个包出个力这样的粗活,至少还有人照管。家里面的顶梁柱塌了,粗活累活没人干,剩下这孤儿寡母在村子里面,难免不被好事的淘小子和长舌妇欺负。

老话有讲,叫“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

家里那烂赌鬼是死了,可别人还得活着不是?

老娘只能带着他跟他姐改嫁到隔壁村的一个大夫家里。

话说回来,那时候就连它大清朝都是处处挨欺负,老百姓的日子能好到哪去?

家家户户都穷的叮当响,谁也别嫌弃谁。

但穷是穷,他这干爹对他是真的好。学医的就是比种田的佃户肚子里有墨水,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他去私塾读书。可是张洪山打小就是个不听话的主,他哪能学得进去呢?在私塾里头没坐热乎两天板凳,就开始逃学,让他干爹发现了以后扇了他一嘴巴。

他呢?倔得像头驴,竟然一赌气就这么离家出走了。

走的那年他才十二岁,因为个子小,身子骨还单薄,压根也没有用他的门店。

那些年忍饥挨饿吃了不少苦,后来他甚至还在绺子里头和土匪混过一阵子,开过枪,绑过票,也杀过人。在外头闯荡了五六年,赚着了两百多块大洋,这才敢回家看望老母亲。

按说这两百多块大洋在当时已经不少了,但是姐姐要出嫁,自己也十七八了,在当时那也是成家立业的年纪。

两百块大洋够吗?

肯定不够!

张洪山虽然对别人又横又恶,但是对他亲姐和爹娘那真是好得没话说。

他张洪山的大姐,一辈子就结这一次婚,家里头就是再穷,也得让姐姐风风光光地出嫁。去旅顺口那当兵,一方面他能把自己省下来的钱留给大姐做陪嫁;另一方面,听说军队里面的伙食和收入都还挺好,没准能在入伍了以后,把参军这事当成个正经的营生,往后出人头地了,就和绺子里的那群土匪彻底断绝来往,从此做个清清白白的良民。

报了名以后,上头给他发了件军服,还给了一把汉阳造,当时他自己还觉得挺靠谱。

别看他个子小,穿上了军装派头十足,大有威风八面的将军架势。

可真到旅顺,上了战场的时候,就不是他想的那么一回事了。

那帮倭人的装备和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倭人打仗是先用排炮狂轰滥炸一番,再用步兵冲锋,军队是规规整整;而清政府这一波人,当兵的大多数都是张洪山这样奔着混军粮而来的生瓜蛋*子,有些当兵的还是让镇上给抓下来的壮丁。

那些个在旅顺口指挥打仗的将军更不像样,一个个听见炮声枪响,都恨不得自己挖个坑把自己给埋咯。

正所谓“兵怂怂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大清还真是个纸老虎。在旅顺口这边,大清前前后后安排了一万六千多人,在敌人的炮火声里,全都叫那帮小鼻子给打得丢盔弃甲,节节败退。

张洪山一开始凭着一股子狠劲,已经是个清军里面的小队长了。他本想着能在战场上有所作为,回到家里面光宗耀祖。可是打到后来,镇守旅顺口的将军都他吗跑了,自己的那一小股弟兄,也在后来遭到了敌人的伏击,是死的死、伤的伤。

他转念一想:我要是还留在这,那不是傻狍子吗?

就这么脱了身上的军服,乔装打扮摸了回来。朝廷发下来的那杆汉阳造,也在躲避倭人和清兵的时候不知道给丢到哪去了,手上的这口精钢大刀都是从他一个战友的尸体上顺出来的。

至于他为啥躲在林子里头不敢回家?

这场仗大概是腊月左右打完的,朝廷上头是什么口风,他心里是一点数都没有。正赶上要过年了,万一上面问罪下来,这不是连累家人跟他一起遭殃吗?

就这么的,别人当逃兵都是往家的方向走,他呢,反其道而行之,往外边跑。心想着先找个僻静的镇子住下,等朝廷的口风松一点了再回去找爹娘。一路上就连慈禧归天,光绪驾崩的事都没听过,未成想刚刚提心吊胆地摸进这片林子里头,就差点因为万蛇过境丢了命。

梁布泉听了一路,气得是直嘬牙花子,拍着张洪山的肩膀,大有一副同仇敌忾的心情:“大哥,你是个英雄好汉!在这之前,我实在不是个东西,那什么来着……啊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可别千万跟我一般见识!我本来也是家里的一根独苗,你要是不嫌弃,以后我就是你亲弟弟,你就是我亲大哥!听说了吗,前阵子慈禧那个老妖婆升天了,该!咱老百姓的脸,都他妈让这个老王八丢尽了!”

梁布泉正说得兴起,赵友忠对着他就是一通死命的咳嗽,期间还不忘狠狠地剜了他一眼:“出门在外的时候注意点,小心你的舌头!”

张洪山笑道:“没事,我和梁老弟唠的投缘,也愿意认他当自己的亲弟弟。都自家兄弟,说话不用在乎那些规矩。”

“老头子我说的可不是这个意思,出门在外人要防……鬼,也得防。”

赵友忠悠悠道,“都说背后不说人,夜里不说鬼。但实际上,就是赶到白天,能不聊到鬼的,最好也别提到这些玩意,尤其是在这样的老林子里头。”

他不说这话还好,有的时候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在另一个人的心里就会不知不觉地埋下一颗恐惧的种子,说不准在什么时候就生根发芽。

梁布泉是个惜命的主,瞎老头那边的话音刚落,他在心里头就开始发毛,再加上林子本就阴森,这下子就让他更是害怕了。

赵友忠也不理他,自顾自地品着清风,嗅着泥巴,在前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赶路。几个人走累了就找来一颗大树歇脚,饿了就从林子里头找些认得出来的野果充饥,虽然吃两个果子不能顶饱,但总算不会被饿死。

有书则长,无书则短。

三人会面以后,在林子里又走了两天一夜,终于碰上了个荒败已久的大宅子。

这宅子足有两三进那么大,外面的围墙光看上去就得有一丈来高。

按现在的计量单位来估算,这一方宅子,最少也有九百多平方米,光是院墙就有三米来高。

朱漆的大门嵌着鎏金的团狮兽首门环,白瓦青砖,上面爬满了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藤蔓苔藓,还有几根张牙舞爪的树枝从庭院里面延伸出来。

此时正值盛夏,处处枝繁叶密,可这院落里头的树枝却偏偏干瘪的像是个老太太的手,就连一根树叶都没长;藤蔓也是一副半死不活的苦干模样,就连苔藓也不是众人印象当中的青绿色,而是在黄与红这两种色调当中,透着点隐隐约约的黑。

赵友忠走到宅子的大门口就止了步,拿手摸了摸那扇掉了漆的门,和掉了不少鎏金的团狮兽首:“这上头没灰。”

门环上面没有灰,在这么一片广袤的林子里头,除非是有人天天打点才能保证门环的整洁。

然而这宅子从外面看上去异常古旧,根本不像是有人时常打理的样子。换个角度想一想,即便是这个宅子里面住着人,他又为什么不顾围墙上爬满的绿植,只单单清理这宅子上的门环呢?

三个人几乎同一时间想到,这个宅子很有可能是土匪分赃的窝点。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这么老旧的宅子,只有门环是干净的。

因为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向来是来无影去无踪,既然在这里只是分赃,自然没心思打点外面的杂草,而门环经手的次数最多,自然也就最干净。

但转念一想,又有些牵强。

张洪山曾经在绺子里头出过力,心里比谁都清楚这帮土匪们的习惯品性。

大一点的土匪都有自己的山头,即便是抢了东西,也只会在自己的绺子上分赃。至于一些流窜作案的流匪,往往是一票得手之后,立刻找个就近的地方把财宝分了,根本没有固定的分赃地点,这样一来省去了互相猜忌,防止同伴黑吃黑的麻烦,二来也不会被官府的人抓着尾巴。

“这宅子,其实可进可不进。”

赵友忠把目光转向了梁布泉,似笑非笑道,“里头的宝贝少说也有五六箱,但是要得了这五六箱宝贝,可能得费点力气。”

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梁布泉这么个不捡钱都是丢钱的主,你让他在藏了宝贝的空宅子门前逛一圈就走,这显然不现实。

他当即二话不说,做势就要推门硬闯。

可梁布泉这头刚把胳膊抬起来,赵友忠紧跟着就把他的腕子按了回去:“你自己要抬的宝贝,自己出力气,老子可不帮你!”

自己动手就自己动手,梁布泉甩开了赵忠友就又要推门,这才猛然想起来那瞎老头之前曾经跟他说过的话:“不论下岭子还是进宅子,先抬鼻子闻一闻里头是个什么情况,不光得闻有没有宝,还得闻闻里头有没有人。藏着人的岭子会带着一股膻味,这是擦了多少粉都盖不住的,宅子也是一样。”

“要是霉味压着膻味走,那这里头即便有过人,也未必能是活人了。腥气和臭气大的宅子或者老岭,没有什么要紧的事要解决,是万万都不能进的。那里头的物什不费点力气根本降不了,没准还得把自己的小命给搭进去。”

想到这里,他抬鼻子朝着天上嗅了嗅,又把手摸上了门环,放在鼻子旁边闻了闻。这股子味道很奇怪,膻味里头还带着点骚*味,金石宝气所特有的腥味带着一点点,其中还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臭味。

不管怎么说,凭自己这一套嗅风的本事,能推断出个八九不离十,宅子里的正主应该已经不在了。

他也没想想,为啥会有人在老林子里头建一座这么大的宅子,住在宅子里面的人又为啥扔下宅子自己走了。

人为财死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他仗着自己跟赵友忠学过两天布阵的本事,就一手借来张洪山的大刀,顺着门缝把里面锁门的横木给挑开了。

不知是从哪赶巧刮来一股清风,把这朱漆的大门“吱扭”一声推开。

入正门过门廊,在外院二进门的正对面,摆着一口足有一人高的大水缸。梁布泉抬鼻子又闻了闻,这宅子里头果然没有人。院里的腥气,大多是从那口大缸里头传来的,刚要抬脚上前看看,结果张洪山突然嘀咕了一嘴:“兄弟,别是这家里有人,咱们再稀里糊涂地闯了窑堂。”

闯窑堂是当时土匪里头的黑话,单指大白天闯进别人家门打家劫舍,或者趁人不备偷东西。梁布泉跟着赵友忠这么多年,多少也能听懂几句,当即翻了个白眼,哼唧道:“这是个空窑,我闻过了,里头没人气儿,这家人应该早就搬了。”

“早就搬了?”

张洪山后面说的那句话,把梁布泉的一身白毛汗都给吓出来了,“那可是一丈高的院墙,宅子里头没人的话,是谁在里头给房门上的锁啊!”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