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一拿到师傅的又一幅字帖,欣喜若狂,连夜回去领悟其中剑意,直到天快亮了,才眯了一小会儿,立刻又赶至孤风亭。
黎山之南,是学院靠山的背面,很少有人过来,在这里修行悟道再适合不过了。
剑一十岁才开始悟道,对于天地之气的感悟自然是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按照师傅传授的练气法门,这几天也稍微摸到一丝门路。
卯正时分是天地阴阳交泰之时,大地的浊气和天空的阳气,和谐交替,此时打坐的话,感受周身灵气通透,能更快地领悟入体法门,只有天地之间溢出的灵气入体,才能被身体上的经脉吸收,如果掌握了高级心法,吸收的速度也会快上许多。
剑一一番冥想,很快让自己处于朦胧的意念之中,忽然感觉出头顶之上有一股纯净的气息,透过百会穴以及四神聪,丝丝入骨,正在缓慢地流淌到体内,耳目也为之一新,似乎能够看到灵气的流动,当真是神奇。
这股天地之气无比清爽,透遍全身,于身体穴位之中寻找藏身之处,然而穴位实在是太过狭小了,也收缩不住这股气息,剑一尝试用师傅教给他的凝聚丹田之法,小心翼翼地用念力引导灵气,游走于脉络,往腹中下沉。
人体的构造缜密而奇特,为了维持身体正常运行,经脉遍布全身,其中就有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联接内外、沟通上下的功能,保持生命的活力,称之为正经
除此之外,还有奇经八脉,分别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奇经负责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气血运行有着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故修行之人,既可以通过正经修炼来加强体魄,配合格斗身法,以力量达到武道之巅峰,也可以通过奇经修炼内力,配合内功心法,以真力达到真道之圆满。
因此剑一必须突破重重阻拦,将微弱的灵气引入任脉之气海,最终形成丹田之境,方能达到凤初真元。
这其中最难的就是周天运转。
从外界汲取的灵力不过是天地之间溢出的一种元力,要想转化为自身的真力,必须将灵气通过大小周天的循环往复,再汇聚丹田,才能成为自身丹田内的一股可以收放自如的真气。
剑一大胆地尝试将源源不断的天地灵气,吸纳入头顶,一部分经由百会、风府、大椎、灵台、中枢、名门、长强、会阴、曲骨,另一部分经由神庭、龈交、承浆、璇玑、紫宫、檀中、中庭、巨阙、神阙,最终聚集在气海,阴阳交泰形成丹田气旋。
这便是一个小周天,它的神奇之处在于阴气和阳气的两股气息分离和交汇,因此只有卯时时分,最适合修炼小周天了。
对于修真之人来说,能够完成小周天运转,就能持续积蓄丹田,从而提升真气容量,真气越多,自然境界就越高。
但是弱小的丹田是装不下浑厚的真气,一旦小周天运行完毕,便可开始推进大周天运转。
所谓真道大周天,则需要将丹田内真气,经由带脉环绕一周后,上行至冲脉,然后左右行维脉,再前后行跷脉,回中又经过任督二脉回至丹田。
这一周正好是从土开端生发到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构成了循环往复连续不断的一个五行相生的大循环。
这便是八脉淬体,固本培元,一旦形成可容纳真气的丹田海,就表示突破凤初真元境了。
剑一逐渐感受到丝薄的灵气存于天地之间,心中大喜,不急不慢不骄不躁地持续引信入体,这些混浊的灵气经过周天运转,十有其一被经脉吸收,令身体焕然一新,这种飘忽的感觉令整个身体都轻盈了许多。
一个时辰过后,剑一缓慢睁开双眼,那一抹微笑似乎在告诉世间,他成功了。
一重凤初境,剑一明显地感受到丹田内真气荡漾,虽然真气不多,但也算是成迈入了修真者的境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修士了。
接下来,他要试试太阿的剑气!
太阿,静静地守在一旁,犹如黎山一样大气沉稳,他的与众不同,不似凡品,早就期待着主人挥剑一舞,让世间充斥着与生俱来的剑气。
剑一屏住呼吸,双手紧握太阿,用意念催动丹田之气,那一股纯净的力量在身体内涌动,经手阙阴经中冲穴而出,沿青铜剑柄注入太阿剑。
彼时太阿剑光芒大盛,原本收敛的青光,瞬间涌现,在朝阳的照射下,依然不减半分。
剑一大喜,心想,此剑果然有灵性,仅仅是他的一股真力就能催动剑中之气,若是尽全力催动,会是怎样的威力呢?
太阿剑身长三尺三,柄长七寸,后刃就有三寸来宽,原本就是一柄大剑,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舞动起来十分吃力,但是这次不一样了,剑一用真力来舞动大剑,没有那种压不过气的感觉,倒是像模像样。
一套基本剑式适应之后,剑一瞬间催动全部真力,太阿光芒四射,猛一挥手,剑气由内而外迸射而出,直射十丈开外的山体。
轰隆隆一声巨响,不远处山体凸出的石块直接被剑气震成了粉碎。
连剑一自个儿都不敢相信,这一剑的威力虽然不及师傅使的那一剑神威,但剑气之刚猛丝毫不逊,只是少了几分磅礴之势。
剑一此刻已是浑身无力,若是常人,想要使出剑气,必须得达到御气境才行,刚才这一剑只不过是用真力来引导太阿自身蕴藏的剑气,才能暴发这样的力量,尽管如此,他还是用尽了全部的真力。
剑一小心翼翼地将太阿插入剑鞘,刚才那股强烈的青芒随着剑气的暴发,已然消失不见。
少年天子出宫求道,乃千古罕见之事,长公主无奈之下只能隐瞒事情,对朝廷宣称,龙兴帝抱恙,暂由她来代理朝政。
这原本就没有任何改变,长公主执政只是变得更加名正言顺罢了,满朝的文武也并不想深入追究,毕竟皇帝年纪还小,无法摄政是事实,让长公主代管,总比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来管要好得多。
至于少数人担忧的礼法问题,以及日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就交给皇室内部来解决吧,不是还有天星学院的存在吗。
捧场
章节评论
段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