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历史 架空历史 大明枭臣
第一百零一章 麓川的呼吸(六)
作者:捷尔任本章字数:3433更新时间:2020-10-29 23:39:51

姜榆罔等待黎重,已经等待了很久了。

本来像是情报接洽这种事情,应该交给相对与自己的关系更亲密一些的孟良来负责的。但是考虑到自己需要在环境相对陌生的孟养城保证存在感与权力,除了手下的六百部队,即两个营之外,自己身边也需要人来撑住场面,不至于在其他军官面前落了威风。

身手眼色更为机敏的孟良因此被留了下来,而是派黎重前往莽古堡等待消息。

在黎重临走前,姜榆罔和他交代了不少事情。

一开始,姜榆罔其实只是想着简单说两句话,把要紧的事情说清楚了就好,但是随着讲述到真正关键的内容后,翻涌起来的不安的情绪让他还是多说了许多。

比如有很大的可能,黎重根本等不到蛮寺寨来的消息;而如果蛮寺寨的消息一直不来,那黎重就需要一直等下去。

诸如此类,不应该透露给手下的消息,他都没有什么顾忌地说了出来,一方面是信任黎重,另一方面也是心中的不安难以抑制。

他费劲心思建立了可能是麓川一带最发达的情报机构,有接近三百人于中任职,收集孟养一带的各种情报信心,但是这些信息的综合结果却是他感觉难以面对和承担的。

那是海量的敌军,接近十万的总人数,其中战兵至少有四万人,还不是没有更多的可能性。

而己方的所有守军数,加起来也不过六千之数,在这种悬殊的比例下,任何的战术失误都是导致严重的结果。

其中,最危险也最有可能发生的战术失误,就是援军的支援了。

因为江头城牵制了明军太多的注意力的缘故,在孟养城附近两百里的范围内,除了孟养城本身的守军外,几乎没有大量的明军军队驻扎,这也为援军的及时支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首先,因为战线过长的缘故,援军不可能有简单地进行高效支援的现实条件;其次,那就是江头城方向还存在大量麓川主力部队,大量的明军主力必须将全副精力投入才能保证对江头城方向的攻势进展,并不具备抽调一支部队援护孟养城的现实条件。

一旦抽调数量过大,很可能带来的结果就是江头城方向的战事出现问题,而一旦明军江头城防线溃败,那带来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在麓川战线的全面失败。

在这片土地上,明军实际上并不熟悉人与物。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缔造这个时代的战士们,一直在远征。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明军表面上是在包围麓川军,但是实际上,整个麓川势力正团团包围着明军,一旦明军在江头城的,和麓川军决战的战场上失利,整个麓川将不再畏惧和尊重明军,彼时一切都有可能发生,最大的可能则是,麓川将会成为明军的最大的陷阱。

为了保证江头城的战事不出意外,根本没有多余的部队能够长时间支援孟养城,而孟养城又无法单独抵抗麓川军,这样一来,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发生战斗时紧急从江头城调兵,之后再尽快将部队调回江头城。

而这么做,唯一的缺陷还是在于路途上面。

麓川虽然算是中南半岛在当时最为富饶,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是相比中原的平原地区,还是有许多丛林和山脉,开发度上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最明显一点就在于修筑的道路。

从孟养到江头城,如果是走直线距离的话,姜榆罔估计过,可能在后来的五十公里,也就是大约一百里路的长度,这还算一个勉强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行军的长度,借助马匹,可能能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行军的支援战略。

但是因为实际的麓川一带地形与道路状况,能够让大军通行的道路是绕过了莽古山的,因而出现了一个不小的拐弯,实际上的道路长度因此被延长到了一百公里以上,合成明代的里,足足超过了两百里,已经不是快速的行军能够支援的距离了。

再加上道路情况的复杂,就算是借助马匹行军的骑兵也做不到一直高速的行进,中途许多地形根本不能骑马,这也是姜榆罔的秘理院守观厅的接引线路设计的原理,通过对沿途路段的分析,同时考量不同的路段状况和路段的长度,于其中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立接引点。

在不能使用马匹通行的接引点间,往往就是要通过传令兵的人力奔袭来完成消息传递,而在路况足以支撑马匹通行的地方,则是在出发接引点和末尾接引点都建设马厩,其中以马匹来进行通行。

但是接引线的模式并不适应于大量的军队,因为大量军队的行军速度可能是非常慢的,两天能够实现都是接近于奇迹的事情了,而从他第二次向蛮寺寨发出情报开始,一直到情报中麓川军发动进攻的时间为止,总计只有刚刚过了一天的时长。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援军能够走到哪里?如果要到孟养城,援军还需要多少时间,换句话说,他们还需要战斗多久?

这里面还藏着第三个最令姜榆罔担忧的问题:如果蛮寺寨没有派出援军,而是直到战斗发生后,他们自主得知孟养城的情报后再决定进攻,那么孟养城还有多大的机会能够守住?在那么久的战斗中,他们真的能守住这脆弱的孟养城吗?

所有的问题萦绕在他的心头,姜榆罔第二次失眠了。

第一次失眠,还是他刚刚来到明代的第一天晚上,那时他失眠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与他躺着的草堆睡起来实在太不舒服,而与心态上的不安并无太多关系,甚至不如说,在那一天因为太多的事情的冲击,他从来没有那么累过,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

而这一夜则不同了,单纯的是心思翻涌,久久不得安心。

曾经他来到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孑然一身,带着与这个时代的人格格不入的世界的记忆,完全陌生地来到麓川战场上。

而在那之前,他是居无定所,在世界各地漂泊的古玩收藏者,实际上也算是一身轻的孤单之人,与何时都了无牵挂。但是在麓川的几个月里,他机缘巧合下不断赢得了周围人的信任与认可,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是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了几千人的莽古堡,从一个小小的无名小旗军官,到整个孟养城防线的重要指挥,不经意间,他已经背负了许多东西。

曾经,姜榆罔只是一个既可以存在,也可以是不存在的名字,在后来的时代里,不会有人知道他的生与死,在麓川之战的浩大战事面前,他太过渺小了。

但是现在的姜榆罔,已经不再是那么无足轻重的存在,甚至可以说,他的存在深深影响着整个麓川局势的走向。

固然,他只不过控制着莽古堡的几千人,在麓川算不得一等一的人物,可能连白千帆这种人物的影响力也要远胜于他。但是现在的姜榆罔是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无论是先进的火铳工艺,还是发达的情报体系,这一切的改变已经在悄无声息中发生了。

现在的姜榆罔,已经拿到了真正左右着麓川的命运的棋桌的入场券,诸位已经坐于其上的棋手,无论是思机发,思禄还是王骥,又或是远在云南的沐家,甚至是千万里之外的幕后明廷中人,都静静地等待着这个掌握着孟养城最强守备兵力的年轻人列席入座,举手投足间展示出自己的实力。

而平生第一次背负上这个重担的姜榆罔,不争气的失眠了。

其实如果没有几个月来在莽古山发生的种种事情,无论是最初与麓川军的死斗,还是莽古堡的发展建设,他还都能保持一个比较平和的态度。

那时的他,不可能在知道将要有几万人来进攻孟养城,而自己一方只有几千人,却还要下决心一定要赢下战斗,死守城池的。他大可以跟着指挥使或者麾下的千户,百户,一起撤向江头城,再一起跟随者大军后撤,没必要去挑战极限,等待奇迹。

但是现在的他,无意间已经变得没有选择了,或者说,他自己主动选择了一个最难的选择,这个选择背后固然会有不小的好处,如果事情能够按照他的设想来进行,白千帆身死或者被治罪,代替白千帆守住孟养城的他将会成为此次战役中立下最大功勋的人,他麾下的几千人将会支持他得到应得的奖赏。

而想要获得这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尽管他已经努力将计划足够顺利的推行,训练出来了一支大量列装鸟铳的军队,又赢得了白千帆的信任,承接下来了守城的任务,但是还有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得到结果。

那就是援军。

如果一开始,从孟养城送往江头城蛮寺寨大营的情报没有发生意外的话,走捷径的传令兵应该在天亮之前能够把求援的情报送到蛮寺寨大营,而如果蛮寺寨大营即刻出兵,或者是即刻将对求援的回应发回的话,那么在太阳落山之前,他应该已经收到了对于援军的情报描述。

但是现实显然并不如计划那般顺利,别说太阳落山,月亮在天空的位置都要开始下降了,他还是没有见到黎重的人影。

“难道黎重在从莽古堡到孟养城的路上遭遇了危险?”姜榆罔已经开始分析是不是在这上面出现了问题了,一瞬间,他还有点生自己的气,当时为什么不多安排几个人从莽古堡传达消息到孟养城来,作为黎重的意外准备。

不过冷静下来一想,这种安排实在是不太现实。因为从莽古堡到孟养城首先路途不远,没有经过什么危险的地方;其次这段路附近就是两个重要的明军据点,在莽古山的麓川军最活跃的时候,都没有人敢来犯这一片,更不用说是现在这样的将要发生战斗的前夜,如此敏感的时候了。

麓川军虽然许多兵员缺乏训练,但是军官领导都还是有基本的军事素养的,不会做出来在大战之前打乱整体战事安排这种低级的事情。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