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历史 穿越历史 新华源
10.大蒐礼
作者:北蓿本章字数:2020更新时间:2019-07-25 23:56:10

大蒐礼是春秋时期诸侯加强统治的重要手段,大蒐礼起源于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武装“人民大会”。

军事民主制时期,部族的全体成年男子都是战士,组织也都按照军队编制,在讨论重大问题时,往往在广场举行集合,具有检阅的性质。

而在国家出现后,这种习俗仍然残留。

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蒐礼就是如此。根据《左传》记载,晋国在春秋时期共举行大蒐礼四次,从中可以看出大蒐礼的作用有:

1.变更军制。鲁僖公二十七年的大蒐礼,晋国创建了上中下三军的编制;鲁僖公三十七年的大蒐礼,又增加了新上军、新下军的编制;鲁文公六年的大蒐礼又取消了新上、新下二军……等等。晋国军制的重大变革,除了鲁成公三年外,都经过了大蒐礼。

2.选定和任命将帅和执政。大蒐礼还有选定将帅、执政的作用。如鲁僖公二十七年的大蒐礼。而且在大蒐礼上选定将帅,大夫们有一个相互退让的过程,当属于军事民主制的残留。这次大蒐礼上选定的将帅次序,长期为晋国贵族所尊重,由此可见大蒐礼的重要性。

3.制定和颁布法律。大蒐礼上不仅限于制定和颁布军法,也包括日常统治使用的民法。如鲁僖公二十七年的大蒐礼上颁布了“被庐之法”,鲁文公六年的大蒐礼上颁布了“夷之法”。

4.对违法者进行处罚。违反军令的军士,要在大蒐礼上进行处罚。

5.救济贫苦、选拔人才以及处理和公布重大问题。这也是军事民主制的残余。

军事民主制时期的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国家出现后,战士虽然已经没有了参与国家权力的实质,但西周、春秋时期的士兵多为国人,多少在形式上保留了一些公民权的残余。

就礼节本身而言,大蒐礼是阅兵式和军事演习,如在战争时期举行大蒐礼,那么就具有备战或军事威慑的性质。春秋时期经常在战争前后举行大蒐礼。

可以说,大蒐礼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种古典的民主形势。但是很可惜的是,后来由于国家的发展,权利越来越集中,国家的青壮年也不再全部参军,国土面积的扩大,使得大蒐礼难以适时举办。

终于在公元前536年3月(阴历),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左传·昭公六年》记载:“三月,郑人铸刑书”。 这一次铸刑书以后,法律条文的制定再也不像民众公开,大蒐礼失去了它所有的功能,后来成为了一个单纯的围猎和检阅军队的活动。而有些时候,甚至是围猎都不再进行,因为后面的王朝士大夫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是要亡国的。

这个相当于春秋时期的国家公民大会和阅兵式的礼仪活动,它的消失是江淮祯感到最为遗憾的一个东西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很适合现在这种人口不多,全民皆兵的时代。要继续生存下来,就必须进行相对应的改革,要不然就会和原来的历史进程一样,消亡于一次“铸刑书”活动。。

实际上这次组织的大蒐礼并不是全国的国人都参加的,毕竟江国有五十多万人口,分散在三十多个县邑,豫都稍微多一点,有近十万,召集起来的的青壮也就是1万人,这些青壮是江国陆三军的中军,用于拱卫国君或者主将的,也是由三军主将亲自率领。现在是由上大夫第一道所率领。一般来说中军主将也是全军的主将;当然,这是在战时才这样,平时只不过是主抓中军训练和战备。要当主将还是要经过大蒐礼的比试和演说。

第一项就是比试射术。要求很高:根据《周礼"大司马》等书中关于大蒐礼的记载,可知大蒐礼分两部分,前半部是教练和检阅之礼,后半部是田猎演习之礼。而在田猎演习之礼中射杀猎物的方式又分为三种,这三种不同的方式成为当时判断射手技艺是否高超的一个标准。

第一种为箭从猎物腰部进入直接插入心脏致死,称为上杀。这种方式所得的猎物是可以用于祭祀上天和祖先的。

第二种为箭从猎物腰部进入未射中心脏致死,称为中杀。

第三种为箭射到猎物腰部以外的部分致死,称为下杀。

而且,这个也是选择军事主将和执政官的重要条件。

一般的形势是,用军队把猎物都困在一定的范围内,然后让武士们骑着战马进行射箭比赛。这个活动所有的国人都能参加,只要觉得自己有能力,射术很棒就行。

在这样高标准的比赛条件下面,出来的优胜者自然是神射手,毕竟只有完成上杀者,才能称之为优胜者。所以,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比较合理的将领选拔赛。

当然,在江淮祯看来,这仅仅是一种兵王选拔或者说挑战赛罢了。没问题,是很重要,但是一个军队的主将是需要高超领导才能和指挥才能的。

丛观整个华夏史,这个民族向来重视教育,但是对于军事方面的教育体制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或者说,从来就没有人想到过像后面的国子监那样,建立官办的军事院校。。

所以,江淮祯从来到这个时空,莫名其妙的成为这个时空的引领者,就有想过怎么做。

教育,这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粮食问题,不解决粮食问题,就没办法获得更多的人口,也就没办法兴办教育,提升人口质量。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问题,这是一个有机的循环,一旦让这个闭环运作起来,威力无穷。

这就需要江淮祯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也要解决好基层生产力,所以一个50万人的国家要发展起来,不是一代两代的问题了。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