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仙侠 古典仙侠 凤还朝
凤还朝
一秋寒暑
仙侠 类型2018-09-25 首发时间21.2万 字数
与众多书友一起开启品质阅读
「舵主」00O呀 「少侠」一只小白花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第一章 状元郎
作者:一秋寒暑本章字数:3951更新时间:2019-02-24 13:16:07

第一章 状元郎

永隆初年秋,将过盛夏,江南的秋凉还未到,街市上的百姓也未曾多添件衣裳,只是树梢上的蝉声愈来将息了。

今日的苏州不比寻常,市集上少了几分喧闹,官府前多了几分人气儿。苏州府衙此时虽然人流杂乱,从内向外却又有些章法,离府衙最近的多半是一袭长衫的读书人,之后是颇显雍容富贵的商贾,最后是围观看热闹的市井百姓,至于官宦人家,早已经提前入了府衙内,以便第一时间的知道消息。

府衙前的读书人多是一副急切模样,明明盛夏已过,却不停的用袖子抚弄额头;而少数表面上波澜不惊内心实则翻江倒海的人,两只手却不知觉的已缠在了一起。

后面的商贾们则是在一脸谄笑的相互攀谈着,不时指向前面某个气度不凡的青年,笑的嘴角都翘到了脸颊上。

围观的市井百姓则是神态各异,少些是前面读书人的家里人,皆是双眼低垂,暗暗祈福;有些贼眉鼠眼的精瘦男子眯缝着眼睛;有些嘴碎的大娘们讨论着邻里谁谁谁家的谁谁谁会不会一人得道带着她们鸡犬升天……

但随着五声钟响,吵闹声逐渐散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声张,看向苏州府衙缓缓而开的大门,眼睛瞪的溜圆。

随着大门打开,两行兵甲先从中涌出,护卫两旁,随后三位身穿官服的官员缓步走出,立于门前。

为首那人约莫四十年纪,身着青衣,头戴玄冕,双手捧着个长方的木盒,上面交叉贴着两道封条。

看到为首这人的官服,站立于前的读书人皆是一惊,呼吸更是局促了,后面识货的商贾或是平头百姓则是差点儿叫出声来!青衣纁裳,冕有五旒,宣读榜单的居然是堂堂五品大员!一些心思活泛的人已经开始暗自揣摩深意了……

虽说众人没有发出声响,但是各色的神态令现场的气氛变得有些诡谲,五品官员身后的二人已经感到些许的不安了,站立的身体有些不自觉的微摆,而为首的这名五品大员却像是毫无知觉一般,脸上还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五品大员单手拿住长盒,一手撕开封条,从中取出一张榜单,缓缓打开。

“此次科考,我江南道举人四百余参加殿试,中进士者……”说到这儿,五品大员故意提高了声调,引得众人不禁伸长了脖子。

“一百一十六名!”

随着五品大员沉甸甸的一声话语,众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要知道每三年科考,才取三百进士!此次江南道独占四成,算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了。虽说江南才子冠绝天下,但近年来,随着大吴的繁荣,各地文士渐多,江南考中进士历次也不过两成。

若是赶上陛下心情上佳,这一百一十六名进士够江南众官集体升上一级的了,怪不得连宣读榜单的官员都是五品大员。

“三甲一百零二位、二甲一十三位!”又是两声高呼,众人又是一惊,十三位二甲进士,已经是上次科考的两倍有余了。

“咦!?”有一人问出了声:“那还有一人呢?”众人皆是侧目,好似在说:“你当我们不会算数么?”

只见五品大员微微一笑,说道:“此次科考,江南道一人进士及第……取状元!”

众人呼吸一滞,随后一阵欢声沸腾。

“三甲,同进士出身者:润州丹阳郡白岚秋、温州永嘉郡徐久……”三甲一百零二人念了足足半个时辰,饶是五品大员也免不了口干舌燥,念了七十多位之后,声音早已不复起初的高亢,念到最后甚至有些萎靡,若身后眼尖的陪同官员偷偷拽了拽腰带,最后几人的名字恐怕只有他们三个能听到了。

“二甲,赐进士出身者:”念到二甲升员之时,这官员仿佛被打了一针鸡血一样,又回复了最初的慷慨激昂,一口气念完了足足十三个名字。

“呼……”五品大员长喘一口气,大声喝道:“进士及第取状元者:”

这一声下去,全场连呼吸声都听不见了。

“饶州鄱阳郡:徐凉生!”

——————————分割线——————————————

很久以前流传下了一句话:天下鱼米半出江南。

其实这句话说得很低调,实际上天下鱼米至少七成出自江南!

而除却粮食,江南更不缺富贵商贾,不缺书香门第,最最不缺读书人。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再传承回江南,致使这片土地愈发的人杰地灵。

但自大吴建立以来,江南的书香气似乎没落了许多,读书人的气运似乎被数次南下平叛的铁蹄给踩碎了,连续九次科考,整整二十七年,都未有人能够进士及第,更别说状元一席,于是,徐凉生此次殿试夺得榜首就显得更加尤为珍贵了。

在苏州府衙门前,这位五品大员宣布完榜单之后,自然有人欢喜有人忧,但无论作何态度,他们几乎都在寻找这个叫做徐凉生的人,可找遍了整个苏州,都寻不到他半分身影。

这时苏州刺史萧烨的一个手下小吏,说是隐隐记得这个叫做徐凉生的人,他可能不再苏州,说不定在原籍老家。萧烨听罢,立即派遣卒驿六百里加急赶赴鄱阳郡。

朝廷有明律标明,战事之下诸事最多四百里加急,但已经当了整整十四年的苏州刺史兼任江南道副经略使的的萧烨哪里还管的了这么多,他只想尽快找到这个叫徐凉生的人,似乎自己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皆系于他身上了。

——————————分割线——————————————

鄱阳郡毗邻鄱阳湖,于是有了如此称谓。

鄱阳郡整体来说还算富庶,但这份富庶仅仅指的是士子阶层或者说是官僚,对于靠着鄱阳湖打渔为生的渔民来说,生活便只有贫苦二字。

及冠之年便已出仕的范季已经任了二十余年的鄱阳郡郡守,起初刚到任之时还算是励精图治,但好景不长,架不住各路人马的“好处”:,一年之间便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贪官污吏。

起先还有所收敛,只是做些偷税漏税的走私勾当,后来变本加厉的开始搜刮民脂民膏,先是明文规定渔民每月的捕鱼期限,为自己的“官船”腾挪出空隙;后来更是加了一条“贩鱼税”!所谓“贩鱼税”,便是贩鱼的商贾每贩卖一斤的鱼就必须交纳一定的银两,虽说明面上是定给商贾的税收,但实际上掌握鄱阳湖贩鱼生意的商贾都多多少少和这位郡守有些金银往来,税钱说到底还是渔民来交,本来就被限制了收成的渔民更是叫苦不迭了。

徐凉生便是出生在一个渔民家庭,父母据说是早年打渔翻了船,早早亡故,全靠年迈的爷爷打渔维持生计,虽然面儿上说是维持生计,但其实可以叫做苟且偷生了,每天一顿半饱,有时也就喝上两口鱼头汤,也就逢年过节才能清汤寡水的炖上一整条大鱼,平日里打来的鱼都是用来卖的。

徐凉生的爷爷虽然从来不向徐凉生诉苦水,生怕自己能识文断字的孙子意气用事,出去做营生贴补家用,但徐凉生一直对贩鱼这个行当有些了解的,至少在卖钱这方面很了解。

正常一条二斤的鱼卖给商贾能有两文钱,但至少得有一半用来交乱七八糟的税钱,什么“贩鱼税”“渔船税”,还剩一文钱,但之后又要面对一些“地痞无赖”的盘剥,一文钱能剩下二三铜板就不错了。

徐凉生的爷爷虽然年迈,捕鱼的本事却是着实不错,但每天虽然能捕上二三十斤的鱼,到手里却不过五六文,鄱阳郡物价又奇贵,一斗米要足足八十文!

再除却修补渔船、渔网,每月的辛苦打渔不过能买上一斗米,一包盐和几十片菜叶子。

可若是不卖鱼又当如何?难不成天天吃鱼不吃油米不成?这身子可怎的挨得住?

穷苦的日子就剩下徐凉生这么个指望,可徐凉生上个月进京赶考,徐凉生爷爷便把渔船都卖了,给徐凉生凑了小半吊钱的路费,穷苦日子便只剩下穷苦了。其实各地举人进京赶考,各地官府理应自助考生入京的,但这郡守竟连这一点点的路费都舍不得掏。

徐凉生本想前日就赶去苏州等候揭榜的,可奈何家中实在拿不出那一点点路上的盘缠了,渔船卖了之后,生计就更难维持了,徐凉生爷俩整日就喝些不加盐的鱼汤,这几日已经饿得有些头眼昏花了。

徐凉生正看着自己读了十年的十五本书籍,心里琢磨着要不要一把火全都烧了,爷爷已经日渐老迈,自己每日只喝鱼汤都吃不消,更何况是整日打渔做活的爷爷。

有些吃力的把十五本书一齐抬出了门外,喘着粗气的徐凉生从炉子里抽出了一截柴火,拿在手里,眼角不自觉的渗出几滴眼泪。

徐凉生清清楚楚的记得最上面的一本《论语》里有载:学而优则仕。可自己这连寒门子弟都算不上的读书人还是多想想怎么活着吧。

“小生苦读十载,无论儒学诗文还是经略韬晦,样样都算是学有所成,可如今又如何呢?一家生计都维持不了,要之何用?”

“孟如瑶,小生可没法子风风光光的娶你了……”苦涩的闭上了双目,徐凉生把柴火一把扔向了伴随了他十年的十五本圣贤书。

扔出了柴火,徐凉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双手扶额,掩面痛哭。

刚刚回来的爷爷嘴上还哼着小曲儿,方才在岸边上捡了大半吊铜钱儿,光是簪着铜钱儿的那根红绳就有些讲究,不知系着个什么结,看起来便有些门道,不知是哪个清贵人家遗失的。

正想着明日用着大半吊钱买艘渔船,还能再买只鸡给孙子补补身子,可没走两步正看到书籍烧起的大火,佝偻着身子连忙走到徐凉生身后,一巴掌打在了徐凉生的头上,不轻不重:“我的傻孙子呦……”随即也瘫软在地上。

这一巴掌没打疼徐凉生,却用光了他十年的辛苦,用光了他每天半碗菜汤还能挑起二十斤鱼兜的力气。

“我的傻孙子,你咋就想不开了,你可是文曲星下凡,怎么就不知道珍惜自个儿的前程。”老头颤巍巍的叨咕了一句,嘴里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他知道孙子的想法。不读书,可就白瞎了这十年来的苦读,心底满是酸楚。到底还是没个清贵家世。

就在这爷孙二人痛哭之时,一票快马赶来,领头一人下马躬身问道:“可是徐举人?”

徐凉生抹了抹眼泪,站起身来,略有迟疑的答道:“小生正是,不知……”正说着,爷爷一把将徐凉生拦在身后,曲着身子,可怜巴巴的说道:“各位军爷,前些日子我家连渔船都卖了去,实在是没有钱了,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吧……”说着说着,就要往下跪去。

可方才问话的人哪敢让他跪下,连忙跑过去将徐凉生爷爷扶了起来,头顶上的汗珠子都快滴下来了,连忙恭声说道:“老丈说笑了,可别折煞了我们这些小小军士。”后方的一票人都已下马,态度甚是恭敬。

徐凉生爷爷一头雾水,但徐凉生却好像知道了什么,走到爷爷面前,声音略有颤抖的问道:“可是我中了进士?”那人一听,连忙答道:“是!”

徐凉生爷俩互看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激动与喜悦,徐凉生接着问道:“不知小生位列几何?”

那人深吸一口气,高声道:“苏州府甲等斥候恭贺状元郎!”

后方众人齐声喝道:

“我等恭贺状元郎!”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