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武侠 传统武侠 少年浣剑录
第九十八章 偶遇书生
作者:拉布拉风本章字数:3072更新时间:2020-10-27 21:00:01

一时间大家都不再束缚着陆晓阳了,除去了种种阻碍,他终于如愿以偿的下山了。但是在下山之前,还少不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去拜访自己的师父。

不知道那个老家伙又喝醉没有?真是奇怪,今天怎么都催着我下山,我倒要去问个究竟。

他若是也撵着我离开,那就一定是山下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棋来他们遇到难题了吗?若是这样的话,自己可得快快起身前往。

陆晓阳来到了老掌门的住处,没想老掌门不在。这下倒是打乱了陆晓阳的计划,他本是想要从这老头子嘴里套出几句话来。

要知道,他有着一身通晓凡事的本事,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一语成谶”这一词,用来形容他的言语简直就是不恰当。

他所说的话,几乎是句句应验,甚至是打趣儿的玩笑话。若是今早你见了他,他笑着同你说话了,那你这一天就都得小心谨慎了。

他几乎不给别人好脸色,除非是你将要大祸临头了。

也不知道最早是谁发现的,总之事实就是这样的。这也是大家为什么不敢与他亲近的原因。

谁碰见他谁倒霉,久而久之,大家对他就只能够敬而远之之了。

特别是不周山小一辈的弟子,他们见了老掌门几乎就是见了瘟神一样。宋棋来,李轩成他们倒是与他亲近,其他的弟子就不行了。

宋棋来是陆晓阳的儿徒,李轩成也正是林璟梦从小看到大的。

他们两个孩子倒是有出息,李轩成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现在正带着宋棋来、万玲他们相助剑门关。

而最让人放心不下的,还是宋棋来。她阅历尚浅,又不懂人情世故,陆晓阳几乎天天都在为她担忧。

但同时他又是相信宋棋来的,他知道自己的徒弟,能够处理这些事情。斩妖除魔这些事情,还不足以难住宋棋来。

只是这世间疾苦,她从未见过,这是陆晓阳最担心的,这些疾苦若是她见的多了,他恐她会悲观厌世。

但是目前看来,宋棋来将事情处理的很好,虽然不知道她的内心是否有些起伏,但是你总是能看出她的成长的。

她也就是这样一个人。你若是交于她一个任务,那么她就一定会办妥,即使是比别人多耗费些时间,使费些精力。

这也就是一开始陆晓阳不想她下山去的原因。

宋棋来有些时候过于倔强,甚至说她很爱逞强。就以此次剑门关之行看来,她明知这对自己是场考验,甚至说,可以说是一个难关。

若说自己闯得关去,那么万事大吉。若是自己没能完成如期到达剑门关的约定,那么她就将会如何呢?

是灰头土脸的回到不周山还是如何?

此次剑门之行不同于其他的任何事情,此次事情的严重性,事态的严峻,也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更甚之。

陆晓阳知道,这对宋棋来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说他有些想劝说宋棋来回来不周山的念头。

这次先去寻找老掌门,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陆晓阳想知道,自己的这个念头是否正确。

再有现在赵家小子思远已经与宋棋来、李轩成他们汇合了。陆晓阳想要去向老掌门打探一些事情,关于剑门关、赵思远,也关于宋棋来他们。

他还差点儿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徒弟。他也想去问一问关于自己这个徒弟的事情。比如说天赋,脾气秉性之类的。

陆晓阳毕竟已经是个三百多岁的年纪了,做事时还是有些时间他是瞻前顾后的。也许是年纪大了,他竟然有些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徒弟产生好奇心了。

据消息说,这和自己师父给自己收的徒弟,是三十来岁的个男子。陆晓阳就在想了,是否这个小徒弟是个石井混子,再或是纨绔子弟?书香门第倒是也好,就是最好不要是死板的书呆子。

本来说好了不再收徒弟的,可谁知道陆晓阳真的是心动了。

从收个徒弟来玩玩的心态,一下子就转变成了这儿八经的传道受业解惑,这其中的种种经历,也许只有他自己才体会的到。

宋棋来是他第一个徒弟,也是目前他最优秀的徒弟,他最看好的一个孩子。原因并不是因为宋棋来有任何天赋,或是领悟力惊人,只是每日的朝夕相处,真的是深深的感动了陆晓阳。

他自诩没心没肺,聊儿郎当,可当他真正去做他人之师这个形象的时候,却又转换的如此自然。

这种人,你不要问他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你只需知道,他想要做什么便就会做成什么。这也就是左右逢源的人。

陆晓阳出了不周山,顿时觉得身心都舒畅了。不是觉得在不周山待着太憋屈,而是太久没有出来了。

他已经数不清楚日子了,他近些日子就没有出过不周山。一个因为拜师比试的进行,他一个不周山重要人物,不能惹出什么事儿,再有就是他总觉得,最近大家都一直在明地里背地里盯着他。

只能是自己胡乱想了吧,别人都这么忙,忙着操持着拜师比试的事宜,谁有事儿没事儿干的在意自己?

他希望是自己的脑子在胡乱想,但是好像真的是这样,因为他的“感觉”就从来没有错过。

有其师必有其徒,就像是陆晓阳一样,宋棋来做事也喜欢凭借自己的感觉。这也叫做心识。

在佛教,把一切事物分为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法及无为法五种。心法就是“心识”;心所法就是心法的作用、动功;色法是指根尘;心不相应法,它是指在法界中与心作用没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无为法就是指心的真理性。总的来说,佛法认为万法唯心,一切唯识。

因此总的说来,第六识也说,第七识也好,乃至第八识,都是一体的心识。五位中心法是根本,除了预知推断或机体觉外,佛法重点在于通过修炼达到“心识”不受五尘传递而干扰,心中不为所动,最终做到六根清净的目的。

佛教所说的“四大”,乃是指构成世界的地水火风4种基本元素。佛教中的“四大”是从属性上而言的,“四大”包括:坚性的地大,湿性的水大,暖性的火大,动性的风大。佛教的“四大”最早出现于佛陀所说的《四十二章经》:“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

佛教的“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能见色谓眼,能听声谓耳,能嗅香谓鼻,能尝味谓舌,能感触谓身,能知法谓意。

所谓的“六根”,其实就是“欲根”,而“欲根”是无法脱离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佛陀所说的涅槃,第一步就是要断除杂染的“欲根”,也就是清净众生的“六根”。凡夫众生,眼根迷于纷华的物象,耳根迷于杂乱的五音,鼻根迷于各种气味,身根迷于各种触觉,意根迷于各种思想和概念,故不得解脱。

虽然陆晓阳平日里,丝毫不以文人雅士自居,但是他的才情、思虑,这些种种的思想还是有的。

他就像是一个袋子一样,你不打开他就不会知道他里面装着这什么。对旁人来说,他这个人就像是未解的谜团一样。

他会什么?他看起来什么也不会。他能做什么?他什么都能做。

你若要和他比试,他就能操起宝剑,与你打个百八十个回合,若是与他论道,那他便会将你骂的狗血淋头,让你不战自败。

可能他就是逢人自变的一种人。所谓逢人自变,也就是说他知道对什么人做什么事。

一番斟酌考量,陆晓阳决定加快脚程,尽快去到宋棋来、赵思远处,毕竟他们现在最需要自己。

但是他却是被沿途的风景吸引住了。“我是有多久没有下山了,山下真是美好啊。”

陆晓阳不知事态的紧急,正在边游山玩水边赶来。但是他脚程丝毫没有放慢,只是被一个人耽误了而已。

此处距离宋棋来他们已经不远了,又天近黑夜,所以说陆晓阳想在这里歇一歇脚。对于武功高强的他来说,这真的不算是什么,他根本就不累,却还是想要坐下来同人聊聊天。

这次他物色到了一个人,端起了茶杯,起身走向了最角落的那张桌子。最可怜的不是那桌子上稀稀拉拉的烈酒和为数不多的花生米,而是桌子前的那个人,那个有些落魄的书生。

头戴一顶中规中矩的方巾,身穿白袍,这袍子洗得干干净净,领口处还绣着一只梅花。脚下的布鞋早就磨的不成样子了,唯有这一副面孔,还有的可看。

这人一副书生的样子,却没有背着书筐或是摇头晃脑的念着经书。倒是在这里喝起酒来了,到底是怎样的事情,竟然让一个书生端起了酒杯。

陆晓阳很好奇,他走到了他的跟前,言道:“这个书生你为何在这里喝闷酒呢?”

书生抬头看了他一眼,只一眼,心中苦闷便就再也拦不住了,他哇的一下哭了出来。

这不问不要紧,一问便问出了些事端来,险些耽误了陆晓阳的正事儿。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