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历史 历史传记 夷水悲歌
第一百0七章 撤军
作者:葫芦生本章字数:2663更新时间:2022-07-15 18:04:13

恰在这时,门外护卫高声通传:“张大贵张提巡自向家湾前来,有重要军情禀报!”

听说有重要军情,齐莺儿借机说道:“秋云妹妹,大哥他们想是有军务要处理,你难得来趟营盘岭,就先随姐姐到女营去玩,等他们办完正事,再一起吃饭。”

“多谢姐姐好意。但出门时我爹再三嘱咐,等我回去吃饭的,今儿就不去女营了。反正这里又不远,往后会常来看姐姐的。”冯秋云见过覃声鸾之后心中已踏实,便不再去女营。

“覃嘎哥哥,你们忙正事,我先回去了。”冯秋云说罢告辞,自带冬梅下山。

待冯秋云主仆出了莲花堂,覃声鸾急令:“速传张提巡。”

张大贵行色匆匆进来,向覃声鸾行过礼,报道:“启禀都督、副都督,建始知县赵源生,不日将率官军来犯。”

哈哈……好,来得好,赵源生这么久不来,我胡子都要等白了。”武魁大笑。

“武二哥稍安勿躁。”覃声鸾止住武魁,向张大贵问道:“详情如何,你且细细说来。”

“是,都督。”张大贵答道:“两月前我军攻占石斗坪时,杀了税课司官店口协理赵传宗。那赵传宗乃是建始知县赵源生的亲侄子,料想赵知县定不会善罢甘休,属下便分派了几拨兄弟,利用县城的亲朋故旧关系,打探官府消息,但衙门却一直没有动静。昨日夜里,有兄弟回向家湾来禀报,赵知县已经募集团练乡勇七八百人,施南府又请得湖北提督府下令,建始、野三关绿营由赵知县统一节制,限期清剿我营盘岭先锋营。现今赵源生手下,两处绿营把总署加上团练乡勇和衙役捕快,共有一千余众,已经集结完毕。”

“官店先锋营要壮大,正愁没有战机,赵源生此来无异于雪中送炭。全歼犯境官军,不仅粮草武器收获不小,还能借机扩大影响,吸纳兵员扩充队伍。”覃声鸾说罢,再问道:“打好这一战,武二哥有何高见?”

武魁见都督问计于己,倒谨慎了起来,细细想过一阵,方才说道:“属下担心,赵源生会半道退兵。”

“哦?为何会半道退兵?”

“目前,营盘岭和伍家河及石斗坪三处,已有两千余人,加上才在邬阳关、薄刀粱子大获全胜,士气正高,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赵知县那千把多人,不在话下。”武魁说道:“属下以为,官军区区千人就敢围剿营盘岭,定以为官店口还是当初那样,只有属下所领数百人马。但前日里都督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官店口,早已轰动十里八乡,这消息想隐瞒都难,一旦传到县城,或是赵源生半道得知消息,只怕借他个胆子也不敢来了。”

“嗯,武二哥言之有理。现今问题的关键所在,倒是怎样才能让赵源生放心前来,之后才是如何将其歼灭。”覃声鸾说罢站起身来,齐莺儿欲上前搀扶,覃声鸾摆摆手,自己慢慢在堂中来回踱步。

众人不敢打扰,静静站在一旁。

沉思良久,覃声鸾突然面露微笑,说道:“张大哥,你再多派几人,继续打探官军消息,也不用去县城了,只在夷水南岸双土地一带暗中观察即可,一旦官军从对面建平关出现,立即返回报告。官军大队人马出关口,与我军双土地回来报信之人相比,差不多得晚到一天,我军完全有充裕时间准备。”

“遵命。”

覃声鸾接着下令:“武先锋,自明日起营盘岭上留下三四百人,由你带领守卫钱粮库。余众连同石斗坪、向家湾人马一起,分成三队,每队六百人,张罗汉率领第一队先行,本都督率领第二队为中军次日出发,刘顺率后队第三天开拔,立即回师瓦岗寨,与张总教头会合后,进击宣恩城。”

“哥哥,这是何意?”齐莺儿莫名其妙,张大贵也一头雾水。

武魁更是心中没底,迟疑着问道:“都督,三四百人还包括轻重伤员,要对付赵源生千余官军,属下可没把握,都督意思莫非是要放弃营盘岭?”

“哈哈……武二哥稍安勿躁。”覃声鸾大笑着,如此这般说出一番布置,众人听罢,恍然大悟。

“都督尽管放心,此事交给属下了,明日起便按计划进行,一定搞得轰轰烈烈。”武魁抱拳说罢,转身吩咐张大贵、向腊生:“腊生兄弟去石斗坪传令刘顺,向家湾那边就请张提巡即时返回,将都督的布置向张罗汉传达,两处只留下少数兄弟看守驻地,他二人亲自带领所部大队人马,按时赶到营盘岭集结,向瓦岗寨分期开拔。”

暂且放下营盘岭上紧锣密鼓布置安排,先说建始县衙,为何石斗坪之战后过了两月,今日才有所动作。

当日白莲军在石斗坪山边刺蓬里,生擒一名穿着班服模样的人,武魁审问得知,是官店课税司协理处的县衙衙役,名叫杨林。

那杨林眼见石斗坪血流成河,赵传宗和一干衙役也死在白莲军刀枪下,心知自己绝难幸免,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不住磕头求饶。

武魁突然发话,让他回县城邺州给赵知县捎信,他侄子赵传宗在官店口被白莲军武魁所杀,要报仇只管发兵过来。

杨林无异捡了条命,本是腿上中了无数铁砂行动困难,但性命攸关哪里还顾得伤痛,在稻场边捡根树枝当拐,拖着条伤腿,连滚带爬一口气跑出二十多里,直到挖角坦,路边见到个草药铺,才一头撞进去倒在门槛边,央求郎中医治。

包扎好伤口又吃了些东西,等体力有所恢复,再拄着拐一步一挪到了双土地,找到当地税课司协理处。

双土地那几名衙役得知官店口之事,吓得魂飞天外,哪里还顾得上税赋差事,慌忙绑了副滑竿,雇请两名背夫将杨林抬着,连夜北渡景阳河,一齐逃回了县城。

当日堂审已毕,赵大人退堂回了后衙。杨林不敢直接面见赵知县,先在班房找到捕头,把一应经过禀报。

县衙捕头姓晏名升,身高八尺力大无比,平日使用的那柄腰刀乃是量身定制的,比捕快常用的腰刀长了半尺阔了三寸,足足重了十二斤,县城宵小见他犹如小鬼见钟馗。

晏升闻报大惊,急带杨林去到后衙书房。

一身书生模样中年汉子,正在案前翻阅卷宗。只见那人身材略显消瘦,白净面皮上三须胡打理得整整齐齐,剑眉如墨两眼有神,端坐身姿挺得笔直,相貌威严不苟言笑,不像文官倒似武将。此人正是建始知县赵源生。

赵知县乃河南郾城人氏,自幼苦读,先入县学,再乡试中举候补待缺。偃城毗邻登封距少林寺不远,受少林影响习武之风盛行,故而赵源生苦读诗书之余,又练得一身好武艺,善使一柄精钢游龙剑,文武两道双双出类拔萃,有“上马安邦下马治国”之才。无奈朝中无人仕途不顺,候补多年,乾隆五十四年才补缺出任建始知县,时年已近四十,好在也算壮年,仍有一番大展宏图造福百姓的抱负。

主政建始不过数年,整肃吏风,平反冤狱,勤勉厉行颇有建树,还亲率衙役捕快辑匪擒盗,深得当地士绅拥戴。不过官店口一方,距离县衙遥远,又隔着夷水河,往来十分不便,有些鞭长莫及。

晏升领着杨林进到书房,不敢多说,行过礼便把手往杨林一指,报道:“赵大人,衙役杨林有要事禀报。”

杨林顾不得腿伤,“扑通”跪倒在地。

赵大人眼不离卷宗,随口问道:“下跪者何人?何处当差?”杨林常年不在县衙行走,也许赵大人并不熟悉,又或许碍于知县身份,需要端着架子。

“小人杨林,课税司当差,常驻官店口。”杨林边磕头边哭喊道:“大人……大事不好。”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