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历史 历史传记 书籍1201903
二圣临朝
作者:随唐人本章字数:1.2万更新时间:2023-03-23 10:38:35

一、太子之乱

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共生下三子四女:长子李承乾、次子李泰、三子李治,长女长乐公主、次女城阳公主、三女晋阳公主、四女新城公主。

公元626年唐太宗登基,年仅八岁的李承乾被册立为太子。史书记载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

唐太宗非常喜欢他,挑选名师教导他,其中包括陆德明、孔颖达这样的儒学大师,还有房玄龄、魏徵这样的朝中重臣。

唐太宗从小就把李承乾作为接班人培养。唐太宗御驾亲征打高句丽、外出巡察等时,都由太子留京监国。李承乾都处理的非常好,“颇识大体”“颇能听断”。

从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开始,李承乾患了足疾,内心开始出现了自卑情绪,并出现一些叛逆和荒唐行为。

李承乾宠幸一个男乐工,唐太宗把他杀了。李承乾十分悲愤,一连几个月称病不上朝。

有一次,他和汉王李元昌玩观战杀人游戏,扬言:“有谁劝谏,就将谁杀掉。只要杀个几百人,大家就会安静。”李承乾与父皇之间的隔阂不断加深。

李承乾喜好声色和打猎,生活非常奢侈。朝中大臣张玄素看不下去,向唐太宗进谏:“周武王平定山东、隋文帝统一江南,都靠的是节俭爱民。然而他们的儿子不孝,却导致亡国。”李承乾听到后,将张玄素打的半死。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李承乾不过盖个房子,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书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可以说朝中很多大臣对他意见都不少。

唐太宗三个儿子从年龄角度看都比较适合皇帝,魏王李泰比李承乾小一岁,晋王李治比李承乾小九岁。

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由他主编的《括地志》完稿,这本书讲述了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太宗看后非常高兴,如获至宝,不仅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秘府中,还接二连三的大肆赏赐李泰。

李泰很优秀,朝中大臣每天都在议论更换太子之事,但是唐太宗始终不为所动。他让已经躺在病床上的魏徵担任太子的老师,来杜绝大家的疑心。同时又称“周幽、晋献,废嫡立庶,危国亡家。汉高祖几废太子,赖四皓然后安。”

这个时候首先沉不住气的是唐太宗第五子李祐,因为是庶出,也没得到唐太宗的太多关注,他不想就这么的没有存在感。

李祐很早就被封为齐王,但因为生病就没有去封地,而是滞留长安多年。养病期间,他的舅舅就劝导他:“有朝一日皇上去世就没人保护你,你要丰满自己的羽翼才行。”

李祐认为他讲的很对,就招募了许多敢死队。但是不久事情败露,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三月,李祐仓促起兵谋反。

唐太宗知道消息后,写信痛骂李祐,我经常告诫你不要亲近小人,你净干这种事。同时派礼部尚书李绩率九州兵马去讨伐。

没等到李绩赶到齐州,李祐就被叛军内部活捉,献给朝廷。李祐以谋反罪被贬为庶人,被赐死在长安太极宫。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魏王李泰看大哥脚不利索,平时德行也不怎么样,也一直觊觎太子之位。暗中拉帮结派,通过别人之口向皇帝推荐自己。

李承乾对魏王李泰耿耿于怀,暗中养了一批壮士,伺机谋杀魏王李泰。他找的第一个帮手就是凌烟阁二十四史之一的侯君集。

此时的侯君集在朝中日子过的并不舒服,和张亮、李靖等大臣有过节。内心怨恨较多,感觉自己被大才小用,内心十分不甘。

侯君集担心李承乾会步入李建成的后路,建议李承乾起兵谋反,两人一拍即合。

侯君集的妻子看出了最近他的一些反常,劝到:“你是国家大臣,如果你做了什么对不起国家的事,应该自己到皇上面前去领罪,这样才能保全自己。”侯君集把妻子的话当成了耳边风。

李承乾找的第二个帮手是汉王李元昌,汉王李元昌也劝大哥“愿陛下早为天子。”希望大哥事成之后将皇帝身边一个善于弹琵琶的美人赏赐给他。

三个人一台戏开始谋划,想要复制父皇玄武门之变,杀李泰后逼宫唐太宗,直接称帝。但很不巧的是这秘密被李承乾的卫士纥干承基知道。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初一,纥干承基上书告发太子谋反。唐太宗让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等人牵头与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审理。审理的结果是谋反罪成立。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置他们三人?

唐太宗问大臣:“怎么处置太子李承乾?”按理说这不用问,谋反罪理应当斩,这时大臣没人敢说。

通事舍人来济看透了皇上的心思,建议:“贬为庶人,并以流放保住他性命。”唐太宗马上同意。

唐太宗想免汉王李元昌死罪,但群臣不同意,最终被赐死。

侯君集为唐太宗立下汗马功劳,唐太宗想饶他一命,但群臣进谏说侯君集的罪天地难容。唐太宗非常难过,将侯君集处死。临死前,侯君集请求赦免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唐太宗同意,将其妻儿流放岭南。

李承乾被废,李泰借机向父皇保证,自己百年之后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唐太宗立马心就软了,再一听这样的保证,当即便许诺要立他为太子。

褚遂良建议到:“杀子传弟的事根本不可能发生,皇上要吸取前太子的教训。如果要立魏王为太子,就要安顿好晋王,这样双方都安全。”

唐太宗默许了褚遂良这说法。过了几天后,皇上单独留下了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褚遂良、李治等人。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立晋王为太子,并昭告天下。

唐太宗解释到:“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也就是说立李泰,兄弟三个得死两个;立李治,兄弟三人皆可保住性命。当年九月,李承乾和李泰被安置到地方当郡王。次年,李承乾抑郁而死。

四月初一到初七,从有人告发太子承乾谋反,到废太子承乾,许诺魏王李泰,幽禁魏王李泰、立晋王李治为太子,整个过程也就七天时间。

对于李治来说,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不争不抢就得来。当然这里面并非这么简单,还有个关键人物长孙无忌支持李治。唐太宗曾经对李治说,你得到太子之位,应该感谢的是你舅舅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支持李治的原因是李治性格宽厚仁慈,便于控制。也正是因为这性格,也才有后来的武则天称帝。

二、旧情复燃

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开始,唐太宗的病情开始加重,他将军国一切事物都委托给太子李治处理。

李治是出了名的孝顺,之前在东征高句丽时,皇上长了毒疮,李治亲口吸吮疮口。这次李治进宫服侍,由原先的每隔一天回东宫处理事务,变成了每隔十天回东宫一次,其余时间都在服侍父皇。唐太宗让太子出去多游玩,李治也没答应。唐太宗十分感动,在寝殿的边旁设置别院给太子居住。

这时候,你可别忘了,被封为才人的武则天也正在日夜服侍着唐太宗。武则天以前多少肯定是见到过李治,只不过当时它只是不起眼的晋王,太子之位压根跟他没关系。按照武则天的政治嗅觉,现在再看到这个李治,应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治以前就没怎么正儿八经的看过武则天。按照规定,皇帝的寝宫未经批准是不能擅自入内,哪怕是太子也一样。武则天作为唐太宗的嫔妃,李治肯定是不敢多瞧一眼。

所以有这么一天,李治和武则天相见。就这么一对眼,确认过眼神,就是对的人。不管是一见钟情还是在唐太宗久病榻前的日久生情,至少可以明确一点的是他们暗生情愫好上了。

这段恋爱期,各类史书上记载的差不多就仅有这么一句,“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这个“悦”字,充分说明了一切。

到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史书上记载唐太宗深受痢疾的严重困扰,身体每况愈下。唐太宗召集长孙无忌、褚遂良、李治等人留下最后的托孤遗言,和上次立李治为太子时候相比少了两个人:房玄龄和李靖。房玄龄已于公元648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七岁。李靖也在当年四月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褚遂良说:“我把后事交给二位,希望你们全力辅佐太子。”同时对叮嘱褚遂良:“长孙无忌对这个天下功劳很大,我死之后切不可让他人挑拨君臣之间的关系。”

在此之前,唐太宗还对李治单独进行了交待,“李绩很有才干。如果你对他没有恩德,他不会顺服你。我现在马上降低他职务,如果他立即执行,你上任后马上任用他。如果他观望徘徊,你就杀了他。”

唐太宗深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为了巩固李治的皇权,采用了双保险。看的出来这安排用心良苦,说到底就是对这儿的不放心。

当年五月,一代圣君唐太宗在翠微宫寒风殿去世,享年五十二岁。

六月,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改年号为“永徽”。

八月,百官上表唐太宗谥号文皇帝,庙号太宗,葬在昭陵。由他主导的贞观之治落下帷幕。

当年的凌烟阁二十四大臣此时还健在的只有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刘宏基、程知节、唐俭、李绩六人。

殷开山,唐高祖武德五年,病死军中,享年不详。

长孙顺德,贞观元年,病逝,生卒年不详。

屈突通,贞观二年,病逝,享年七十二岁。

杜如晦,贞观四年,病逝,享年四十五岁。

张公谨,贞观六年,病逝,享年三十九岁。

刘政会,贞观九年,病逝,享年不详。

柴绍,贞观十二年,病逝,享年五十岁。

李孝恭,贞观十四年,病逝,享年五十岁。

段志玄,贞观十六年,病逝,享年四十五岁。

魏徵,贞观十七年,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侯君集,贞观十七年,谋反罪被斩,享年不详。

张亮,贞观二十年,谋反罪被斩,享年不详。

高士廉,贞观二十一年,病逝,享年七十二岁。

萧瑀,贞观二十二年,病逝,享年七十四岁。

房玄龄,贞观二十二年,病逝,享年六十七岁。

李靖,贞观二十三年,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虞世南,贞观十二年,病逝,享年八十一岁。

秦琼,贞观十二年,病逝,享年不详。

唐太宗去世后,按照当时的皇室规定,太极宫里面皇帝的嫔妃有三条出路选择:一是跟随陪葬,这类非常少;二是有子女的可以出宫跟随自己的子女;三是没有子女的也不愿陪葬的,那就必须到寺院或道观中选择出家。

当时二十五岁的武则天被分配到长安皇城内的感业寺出家当尼姑。武则天的心情跌落到谷底,眼前一片迷茫。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在想,那个拥有六宫粉黛和佳丽三千的皇帝李治还有能不能想起当年的我。她写的一首《如意娘》,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这种愁滋味,后来被收录在《全唐诗》。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一年,转眼之间来到了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五月,唐高宗李治在父皇唐太宗周年忌日,来到感业寺进香祭奠。

武则天苦苦等待着这一天到来,她在人群中已经远远的看到了李治,内心既兴奋又惆怅:兴奋的是见到了皇帝李治。惆怅的是身份卑微,伦理不符,不知道李治会不会喜新厌旧,还记不记得一年多之前,在照顾父皇时的那段缠缠绵绵的感情,一切都是未知。

唐高宗李治按照周年忌日的仪式进行,突然间人群中看到武则天,此时对他们来说空气是凝固的,双方眼神是对峙的,身体是僵硬的,眼泪在眼眶里是打转的,史书上就记载了一句话:“上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

这眼神,意味着将要旧情复燃。这一幕也被王皇后看在眼里。此时的王皇后十分需要她这枚棋子用来扳倒萧淑妃。

王氏因貌美,贞观年间选为晋王妃。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册立为皇后。但王皇后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是长期没有子嗣,得不到唐高宗的喜欢。

唐高宗此时宠幸的是萧淑妃,短短几年萧淑妃为唐高宗生下一子两女:贞观二十年生雍王李素节,稍后生义阳公主。贞观二十三年又生宣城公主。

因此王皇后建议唐高宗将武则天引进皇宫,唐高宗是巴不得这样做了。王皇后万万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武则天最终把她们两个都搞倒。

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七月的一天,一辆皇家马车悄悄的来到了感业寺,接上了武则天,车辆缓缓的驶入宫中。

第一次入宫,武则天十四岁。

现在第二次入宫,武则天已经二十七岁。

三、废王立武

唐高宗即位之后,立马进行调整人事。公元649年六月,在唐太宗去世后的一个月时间内,按照先皇的托孤遗言,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把流放在外地的李绩召回任尚书左仆射等职务,形成自己的宰相班子。很奇怪褚遂良只被封为河南县公,三年之后,才把他召回身边担任吏部尚书。

长孙无忌掌权后,趁机清除政敌。首先从公元653年“房遗爱谋反案”说起,此案涉及的人数众多。

房遗爱是房玄龄次子,当时娶了唐太宗第十七女高阳公主。这个高阳公主骄傲专横,曾和玄奘高徒僧人辩机私通,屡屡被唐太宗责骂,高阳公主怨恨很大。

高阳公主见唐高宗比较软弱,和房遗爱商议起兵造反,又拉上了与唐高宗不和的薛万彻(娶高祖第十五女丹阳公主)、驸马柴令武(娶太宗第七女巴陵公主),拥立荆王李元景为皇帝。

为什么选李元景,他是唐高祖第六子,唐太宗六弟,房遗爱之弟房遗则娶了李元景的女儿,他就是这几个人的利益综合体。

但是事情提前被泄露,唐高宗安排长孙无忌去清查。长孙无忌非常记恨唐太宗的三子吴王李恪。起初唐太宗觉得这个儿子最像自己,名声也很好,一度想立他为太子而不是李治,长孙无忌百般阻挠。因此相互结下了仇恨。

房遗爱为了戴罪立功,看穿了长孙无忌的心思,硬是把李恪拉扯进来说是同谋,这个时候长孙无忌正好借刀杀人。

公元653年二月,李元景、李恪、房遗爱、高阳公主、薛万彻、柴令武、巴陵公主等人全部被杀。

这段时间的武则天一直在借势蓄力,在宫中非常机敏、懂权术,而且加上子嗣的优势,深的唐高宗的宠爱。永徽三年(公元654年)五月,武则天便被封为二品昭仪,位列九品之首。

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婚姻以现在的角度看有点不伦不类,毕竟武则天是李治的庶母,但在当时来说还算正常的社会习性。李渊家族拥有鲜卑胡人血统,当时汉人在生活中深受胡人的影响,包括婚姻习俗。比如兄长死了,弟弟可以娶嫂子为妻;父亲死了,儿子可以娶庶母为妻。唐朝后面也出现唐玄宗娶了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

武则天为了实现自己的最终目的,开始一步步实施计划。

第一步:有爱情的结晶作为保障。入宫前,武则天已怀孕,入宫后便生下儿子李弘。此后四年,接连生下了安定公主、李贤、李显,进一步丰满自己的羽翼。王皇后万万没想到,自己当时引进的武则天能量这么大,几乎甩出了她好几条街。

第二步:铲除王皇后和萧淑妃,向皇后位置发起冲击。这其中就发生了著名的“杀婴案”和“厌胜案”。

公元654年,武则天的女儿安定公主出生。某一天,唐高宗过来看刚出生的小公主,却发现小公主死在襁褓中,武则天哭的非常厉害。

皇上问:“刚才谁来过这里?”

大家说:“皇后刚来过这里。”

皇上非常生气:“是皇后杀了我的孩子。”

王皇后百口莫辩。但是此事非常蹊跷,王皇后没有必要以这样明显的方式动手,再说要下手也应该是对武则天的儿子下手,而不是她的女儿。

因此历史学界基本认定此案的主谋是武则天,利用在王皇后看过小公主后和唐高宗来看小公主之前,亲手掐死小公主,然后再嫁祸给王皇后,真是虎毒不食子。

唐高宗产生了废立皇后之心,但武则天仅仅凭借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出身名门望族的王皇后属于李唐皇室家族的姻亲,背后站着的是关陇贵族集团,她的舅舅柳奭(读如是)担任着中书令的要职。

武则天和唐高宗都想拉拢当时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趁机用钱财和官职封赏长孙无忌和他三个儿子,长孙无忌并没有答应。随后武则天又让自己的母亲杨氏去求情,始终没有用。

公元655年六月,爆发了“厌胜案”。所谓厌胜,就是一种以诅咒压服人或物的巫术。当时在王皇后的寝宫被搜出,这是一个大罪。

王皇后被囚禁,她的母亲柳氏永远不得进宫,舅舅吏部尚书柳奭被贬,王皇后的家族势力完全被打压。

第三步:在朝廷中慢慢开始培养了一批自己的人,比如李义府、许敬宗、王德俭、崔义玄、袁公瑜、侯善业等人。这些人多半是和长孙无忌不和,特别是李义府,曾经被长孙无忌发配到边疆。

李义府为人表面谦逊随和,实际内心小肚鸡肠,手段残忍无比。只要是跟他作对的人往往都会遭到报复,成语“笑里藏刀”形容的就是李义府。

他在任相期间,卖官鬻爵、权势熏天,可以说是不得人心。当时有人将他称为“李猫”,原因在于他在太子府的表演,把猫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武则天找到李义府时,他正担任负责起草诏书的中书舍人职务。两人一拍即合,他成为第一个上表废后奏书的人。

不久,唐高宗召见宰相长孙无忌、李绩、于志宁、褚遂良四人商量,大家都知道讨论什么事情。李绩在玄武门之变中没有站队,这次也不站队、不参合,所以称病没有来。

唐高宗直接开门见山:“我想立武则天为皇后,大家觉得怎么样?”

褚遂良:“不能废王皇后,理由有三:皇后出生名门。先帝有遗言;皇后本身没有犯下重大错误。”

于志宁,曾经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不发表意见,保持中立态度。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是坚决反对。

因此,这次讨论,一票弃权,一票中立,两票反对。唐高宗见褚遂良这么执着,这次也就不了了之。

转头第二天,唐高宗又提起废立之事。褚遂良又站出来发话:“要废王皇后可以,但不能立武氏为皇后。一她不是名门望族。二她是先帝的遗孀。”并且非常激动,说话间激动的将笏(读如互),大臣上朝时所拿的手板,往殿前一扔,把自己的头磕出血,并请求辞官归隐。

唐高宗非常生气:“拉出去。”

这时隔着帘子里面的人突然说了句:“何不扑杀此獠?”你为什么不杀了这家伙。这话听着真吓人,没有任何的征兆。

隔着帘子说话的人会是谁呢?正是武则天。

长孙无忌:“万万不可,褚遂良是受先帝的遗命。”褚遂良这次命是保住,但是不久就被贬,赶出了长安。

反对立武的还有韩瑗、来济等重要人物,反对的理由也就无非两点:皇后要出自名门望族,武则天德不匹位。

这些人的名字被武则天一个个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不久都要遭殃。

支持废王立武的投机派和反对废王立武的先帝旧臣派在朝廷两边基本上势均力敌,这时出现了一位关键人物,使事情发生了转变,他就是一向不惨和的李绩。

唐高宗问李绩:“你也是先帝时期的大功臣,我想要武则天为后,可褚遂良这个死老头偏偏出来阻碍,事情就这么停止了吗?”

李绩:“这是陛下的家事,为什么一定要问外人。”

唐高宗恍然大悟,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从此刻开始,唐高宗下定了废王立武的决心。

公元655年十月,史书上记载王皇后、萧淑妃投毒害人,被贬为庶人。唐高宗在朝廷上宣布立武则天为皇后,还解释了一点:父皇十分欣赏武则天,当时把武则天赏赐了给我。

显然这话比较可疑。

废王立武大戏落下帷幕,但好戏才真正开始。

四、天皇天后

从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到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唐高宗在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绩共同辅政下,君臣都牢记先帝遗训,继续执行贞观时期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因年号为“永徽”,历史上称为“永徽之治”。北宋司马光评价到:“故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遗风。”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武则天正式被确立为皇后。次年改年号“显庆”,武皇后大大儿子,四岁的李弘被确立为皇太子。

为了巩固皇后的地位,武则天第一把刀砍向了原皇后王氏和淑妃萧氏。他们自从被囚禁在别院,唐高宗时常也会想到她们,也有放她们出来的想法。

武则天知道后非常生气,后果也非常严重。将王氏和萧氏各打一百杖,砍掉手脚,扔进酒坛里,王氏和萧氏就被折磨而死。

第二把刀对准了旧臣集团韩瑗、来济等人。武则天采用了“以退为进”的办法。武则天被封皇后后,就向皇上进言:“韩瑗、来济一心为了国家安危,在朝廷上和皇上您据理力争,要对他们进行褒奖。”

唐高宗点点头,并把武则天上表的内容拿给他们看。

韩瑗、来济当场吓傻了,多次请求辞去官职。但唐高宗都没有同意。

公元656年十二月,韩瑗上表要为褚遂良申诉冤屈,这个事情虽然过去一年多,但是唐高宗对他的气还没有消停,只是觉得他那臭脾气挺招人恨。

许敬宗和李义府趁机抓住机会,这是迎合武皇后的难得机会,二人联合上表诬陷韩瑗、来济和褚遂良暗中勾结,里应外合,图谋不轨。

公元657年八月,韩瑗、来济被贬,永不能回京,最终在长孙无忌背叛案中被斩首。褚遂良再次被贬,贬的越来越远,于公元658年因病去世。

武则天的第三把刀对准的就是位高权重的长孙无忌。他经历了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帝,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又是辅佐唐高宗的托孤大臣,但这人在武皇后那里已经成为眼中钉肉中刺。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许敬宗指使人向唐高宗呈奏密章,称监察御史李巢勾结长孙无忌图谋造反。

唐高宗便命许敬宗与辛茂将一同审查,许敬宗连续多次上表,称长孙无忌与褚遂良、韩瑗等人勾结谋反,希望陛下能果断处理。

唐高宗哭到:“我怎忍心给舅舅判罪,后代史官会怎么看待我?”许敬宗直指长孙无忌就是当年王莽、司马懿之类的枭雄,又引用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古训。唐高宗也不与长孙无忌对质,便下诏削去他的官职和封邑。

当年七月,长孙无忌被逼上吊自杀,终年六十六岁。两朝元老、一代权相的辉煌仕途就此彻底终结。至此阻碍武则天的反对势力基本被清除。

从公元660年十月开始,唐高宗开始受头昏困扰,眼睛不能看东西,很多朝廷政事都交给武则天来处理,武则天的权利基本和唐高宗等同。唐高宗更多时候是有名无实,从李义府中就可以看出。

龙朔三年(公元663年),李义府升任右相,负责官吏的选拔。靠着武则天的势力,肆意妄为,开始卖官,朝廷上下怨声载道。

唐高宗听说了此事后向李义府问到:“你儿子和女婿做了不少非法的事情,应该多加管管。”

李义府丝毫不把唐高宗放在眼里:“是谁告诉陛下的?”唐高宗非常恼火,你不好好回答就算了,还逼问我。唐高宗一直憋着气,要处理这个货。

没过多久,李义府家里子女贪污受贿被告,唐高宗将新账旧账一起算,下令将李义府及其家人除名流放。

从现在开始,唐高宗要反抗武则天专政,因为最初力挺武则天是因为她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没想到她当上皇后后“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唐高宗甚至一度起了废后的想法。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一天,宦官王伏胜向唐高宗告密,皇后在宫中作法,诅咒皇帝,这是代表着谋逆。唐高宗叫来负责起草诏书的上官仪商量如何处置。

“皇后专权,天下百姓都不赞成,请求把她废除。”上官仪说到。

“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办。”唐高宗说。

武则天知道了这个事情后,来到了唐高宗面前,唐高宗赶紧认错:“从前都没有这想法,都是上官仪教我的。”

当年十二月,许敬宗诬告上官仪密谋叛,上官仪和他的儿子被处死。

从此以后,皇上每次处理政务,武后都在后面垂帘听政,天下大权都归武后,朝廷内外称他们为“二圣”,武则天大权独揽后,开始转型,开始造势,目的就是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公众形象。

第一件事情:公元666年十月,“二圣”率文武百官,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到泰山进行封禅。

封禅的概念,史书上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封禅是作为古代帝王国家最高级别的典礼,一般都是通过这个活动来彰显自己的丰功伟业,并为天下祈福。

此前到泰山封禅过的帝王只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三位帝王。唐太宗想做又不敢做,因为他得位不正。

按照封禅的传统,先由皇帝向上天封礼,这个称为初献。而后再由文武大臣祭祀皇地祇,这个称为亚献。第三次进行终献。

结果武则天把由大臣们来亚献改成自己来,整个仪式下来,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彰显武则天的绝对权威。

第二件事情: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四月,武则天以两万贯钱资助僧侣在洛阳龙门石窟雕刻卢舍那大佛,用当时的粮食价格换算过来相当于现代的六百多万人民币,此工程历时三年九个月完成。

梵语“卢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辉普遍之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第三件事情:在武则天垂帘听政的第十年,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八月,鼓动唐高宗以孝顺的名义对祖宗进行封赏。比如尊唐太宗为文武圣皇帝,长孙皇后为文德圣皇后。唐高宗自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

干完这三件事,武则天获得了地位和名誉双收。

当年十二月,她提出了著名的“建言十二事”,即富国强民的十二条政策,成为了她的施政纲领。

一:劝农桑,薄赋徭。

二:给复三辅地(免除长安及其附近地区之徭役)。

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

四:南、北中尚(政府手工工场)禁浮巧。

五:省功费力役。

六:广言路。

七:杜谗口。

八:王公以降(下)皆习《老子》。

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丧服)三年(此前为一年)。

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委任状)者,无追核。

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增薪)。

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提级)申滞。

这十二条,归纳起来是四大政策:一是富国强民,二是善用人才,三是笼络百官,四是提高妇女地位。

可想而知这个女人没那么简单。

五、李唐武功

从唐高祖到唐高宗这段初唐时期,可谓群星闪耀,涌现出了李靖、李绩、尉迟敬德、秦叔宝、薛万均、薛万彻、侯君集、李孝恭、李道宗、裴行俭、王玄策、薛仁贵、苏定方等许多名将。

想想这三位皇帝是幸福的,很多朝代的帝王从来没有像他们拥有这么丰富的人才武器库。

在显庆、龙朔年间,已经安定了多年的唐朝四境,形势开始复杂化起来。东部与唐朝关系密切的新罗受到高丽和百济的包围(朝鲜半岛三个国家),向唐朝求救。西突厥进扰西域各地,影响中西商路的畅通。

面对这种局面,二圣继续采用唐太宗时期和睦安抚和武力征伐两手政策。从显庆元年(公元656年)至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唐高宗平西突厥、攻回纥、征百济、灭高句丽、打新罗、败吐蕃。武功绝不亚于贞观年间,甚至超过贞观年间。唐代的版图以唐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

唐高宗时期既任用老将程知节、李绩、刘仁轨等人,也大胆启用新人苏定方、薛仁贵。

苏定方,名烈,字定方,冀州武邑县(今河北武邑县)人。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立下大功。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生于大业十年(公元614年),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在唐太宗远征高丽时崭露头角。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苏定方随程知节征讨西突厥,被任命为前军总管。在征讨中,苏定方斩杀数万敌军,取得一定胜利。

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功劳,向程知节劝说到:“敌军虽然逃跑,但官军死伤也很多,宜守不宜攻。”王文度又假称另有诏命,程知节恃勇轻敌,皇帝让他指挥部队。

苏定方听到后心急如焚,对程知节说:“天子下诏征讨敌人,如今却只是防守,马饿兵疲,遇上敌人就会失败。怯懦成这个样子,如何能立功?”程知节没有听从苏定方的意见。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十二月,唐军无功而返。唐高宗非常生气,王文度伪造圣旨被判处死刑,程知节行军不力罢去官职。公元665年,程知节去世。

次年春,唐高宗派苏定方二次征讨西突厥。公元657年,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被擒,西突厥灭亡,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

原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降附,整个西域置于唐朝的掌控之下。唐朝政府采取“两厢分治”的策略,分别设置濛池都护府(今中亚楚河以西至咸海一带)和昆陵都护府(今中亚楚河以东至新疆北部地区),隶属于安西都护府。至此唐朝的势力延伸至中亚。

公元661年,一向与唐交好的回纥(读如和)转为与唐为敌。唐高宗任命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讨伐九姓铁勒。

大军到达天山后,薛仁贵临战时,发三箭射死三人,三根箭一根也没浪费,回纥兵看到了都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追击,打败九姓铁勒。“三箭定天山”使薛仁贵一战成名。

隋炀帝、唐太宗都亲征高句丽,但大都无功而返。唐高宗吸取唐太宗的教训,认识到必须要在朝鲜半岛建立根据地,才能持久作战。“欲吞并无未百济。留兵镇守,其心腹。”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派大将苏定方率水陆大军十万进攻百济。唐军到达距城约二十里时,百济举全国之兵来战。苏定方打败百济军,斩杀一万余人。唐军乘胜攻入外城,百济举旗投降。

百济平定后,百济被分为五部分,唐朝“以其地置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都督府,并置带方州。”

苏定方一生驰骋疆场数十年,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生擒扶余义慈、阿史那贺鲁可汗、都曼等三个国王,史称“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

公元667年,苏定方病死在前线,终年七十六岁。

百济被灭后,高句丽的一个重要盟友没了。公元666年,高句丽发生内乱。次年唐高宗派七十六岁高龄的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郭待封、薛仁贵等部众两万攻人高句丽。

公元668年,唐军攻下平壤,高句丽灭亡。在属地设立安东都护府,分设四十二州进行管理。

公元669年,李绩病逝,享年七十六岁。

按下葫芦浮起瓢,高句丽和百济被灭后,唐朝设立的安东都护府引发了朝鲜半岛上另一个国家新罗国不满,从此唐朝和新罗从合作走向了对抗,爆发了长达七年(公元670年—676年)唐朝新罗战争。

这几年打打停停,唐朝迫于西部与吐蕃作战的压力而放弃百济,但是控制了大部分高句丽,新罗也向唐朝请罪称臣。

公元669年,吐蕃军入侵并占领吐谷浑,吐谷浑国王向唐朝发出求救。公元670年,吐蕃又来争夺唐太宗时期唐朝已经占领了的安西四镇:龟兹(今新疆库车)、焉耆(今新疆焉耆境内)、于阗(今新疆和田境内)、疏勒(今新疆喀什)。

吐蕃王朝是中国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唐太宗时期采取和亲政策,派文成公主进西藏。没想到若干年后,突厥举兵来犯。

唐高宗十分恼火,派出以薛仁贵为行军大总管,阿史那道真(受降的西突厥首领)、郭待封为副总管五万大军进行打击。

唐军抵达青海湖南面的大非川,薛仁贵深知吐蕃军兵多将广,且以逸待劳。唐军须速战速决,方能取胜。薛仁贵采取计策:自己率部分军队快速前进,占乌海城。副将郭待封作为后援部队,保护辎重粮草。在大非岭做好防守,把大非岭作为进可攻退可守的阵地。

薛仁贵轻装奔袭,打的对手措手不及。但问题就出在名将郭孝恪的儿子郭待封身上,他不甘心屈居薛仁贵之下,擅自率后队前进,又没有及时与薛仁贵军队会合。吐蕃趁机抓住战机,郭待封辎重、粮草尽失,薛仁贵被迫退到大非川。

八月,吐蕃在钦陵指挥下,以四十余万大军与唐军展开决战。薛仁贵没有退守的地方,更没有粮草供应,溃不成军。

大非川之战,是薛仁贵遭遇人生的滑铁卢,也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战后,吐蕃军占据了青海西部。唐朝撤销四镇建制,安西都护府迁至西州(今新疆吐鲁番)。此后唐蕃间冲突频繁,连年用兵,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

此次失利,薛仁贵、阿史那道真、郭待封被撤销官职。

公元681年,唐高宗念及薛仁贵旧功,被重新启用,先后担任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公元682年,薛仁贵与突厥的战争中,取得云中大捷。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薛仁贵去世,终年七十岁。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