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历史 历史传记 书籍1175379
第二十六章 渤海王的火攻计
作者:新作者WN3PD5本章字数:3624更新时间:2023-03-24 15:18:08

徐温杀了反对他的宣州观察使李遇,又对镇南节度使刘威、歙州观察使陶雅百般笼络,现在这俩人都成了他的人了。

不久,徐温和刘威、陶雅一起推举吴王杨隆演为太师,徐温也给他自己升官加爵,担任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徐温又派出大将陈章去攻打马殷的楚国,夺了楚王的岳州,把岳州刺史苑玫也抓了回来,又在无锡打退了吴越军。楚王马殷和吴越王钱镠先后向梁朝皇帝朱友贞告状。梁朝于是派大将王景仁为淮南招讨使,率兵万人去进攻庐州和寿州。

徐温和东南诸道副都统朱瑾一起带兵出战,大破梁军。于是徐温又给自己升了官儿,任马步诸军都指挥使,相当于三军总司令了,兼两浙招讨使,兼侍中,进爵齐国公。随后他自己去坐镇润州,就是现在的镇江,留下他儿子徐知训坐镇广陵。徐知训本身就担任着淮南行军副使,现在更是手握内政大权,一般的小事儿他自己就做主了,大事才和自己的父亲徐温商量,当时的淮南,人们只知道有徐氏父子,都已经不知道有杨隆演了。

梁朝皇帝朱友贞听说现在淮南发展势头很猛,他就担心东南各镇去和淮南联合,那将来就成了梁朝的心腹大患了。于是他就打算把淮南笼络住,可巧,荆南节度使高季昌打造了500艘战舰,同时整治城墙堑壕,修缮兵器,招兵买马,也打算大干一番。公元915年,朱友贞封高季昌为渤海王,赐给他冠冕剑佩,高季昌别看都五十七了,依然是意气风发,天天想着如何开疆拓土,他听说蜀中发生了内乱,于是就亲自率领战船去攻打西蜀的夔州,想趁火打劫一番。

再说蜀王王建,自从称帝以后,他就和岐王李茂贞闹掰了,这个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双方交战多年,最终蜀军击退了岐王的兵马,从此以后,王建的气焰就更加嚣张了,王建的养子、左丞相王宗佶和太子王宗懿关系不好,枢密使唐道袭原来是王建的舞童,就是王建养的一个舞蹈演员,因为王建喜欢他,就封他做了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了。

王宗佶对唐道袭很看不上眼。于是唐道袭就天天在王建面前说王宗佶的坏话,最后王建就把王宗佶给杀了,太子王宗懿改名王元膺,这家伙长着一副猪嘴,满嘴的烂牙,但是好勇善射,他和唐道袭合作,一起搞死了王宗佶。其实他自己也看不起唐道袭,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模仿舞童的样子,拿这个唐道袭开涮。唐道袭老羞成怒,心里非常恨这个太子,他本来是王建的宠臣,王建事事都要和他商量,于是他就趁机向王建进谗言,说太子王元膺谋乱,王建开始并不相信,但是经不住唐道袭一而再再而三的吹耳边风,再加上其他的王公大臣都一起添油加醋,也不禁动了疑心,于是他让唐道袭带兵进宫保护自己。太子王元膺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又惊又怕,就让手下的大将徐瑶池、常谦等人率兵去袭击唐道袭。唐道袭身中流箭,坠马而死,那边王建得到报告,以为太子王元膺真的发动叛乱了,立马派自己的另一个养子王宗侃调集大军,去抓太子。王元膺逃到民间藏了起来,第2天出来找饭吃,结果被人给认出来了,然后就被卫士给杀了。王建还把自己这个太子废为庶人,然后改立自己的小儿子王宗衍为太子。

蜀国遭了这场内乱,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就觉得有机可乘,于是率领战舰去进攻夔州,夔州刺史王成先出兵迎战,高季昌命令手下的军士趁风放火,焚烧蜀军的浮桥。蜀兵一看,风大火急,一个个面露惧色,幸亏老将张武手举铁链,拦住了敌舰。让高季昌无法进军,就在这时候,忽然风向变了,风势倒吹,反而烧向高季昌的战船,荆南兵不是被烧死,就是被淹死,高季昌换了一条小船,才狼狈逃走。

再说梁朝这边,天雄节度使杨师厚又被封为了邺王,杨师厚晚年拥兵自重,后梁朝廷几乎对他无法控制,幸亏杨师厚享年不久,于公元915年死在了任上。梁朝朝廷上上下下都非常开心。租庸使赵岩和判官邵赞上表给皇帝,请求把天雄军一分为二,削减其兵权。皇帝朱友贞依计而行。

天雄军就是过去的魏博军,它过去管辖的疆土包括魏州、博州、贝州、相州、澶州、卫州6个州。现在朱友贞任命贺德伦为天雄节度使,只管辖魏州、博州、贝州三个州,剩下的三个州,就是相州、澶州和卫州,另外组成了一个昭德军,任命张筠为昭德军节度使,两人受命前去赴任。朱友贞还担心魏州人不服,于是又派开封府尹刘鄩统兵6万,自白马顿渡河,扬言要去攻打镇州和定州,实际上是为了防止魏州人叛乱。

贺德伦到了魏州,就按照皇帝的命令,把魏州原有的士卒分拨了一半,准备让他们迁往相州,去归张筠的昭德军指挥。这些魏州士兵互相之间都是父子兄弟或者亲戚,他们不愿意分开。大家就聚在一起,唉声叹气,怨苦连天,贺德伦担心发生兵变,于是就告诉了刘鄩,让刘鄩早做戒备。刘鄩此时正屯兵在南乐,他接到贺德伦的军报,先派遣常州刺史王彦章王铁枪率领五百龙镶军进入魏州。

魏博牙军互相联姻都有上百年历史了,人脉关系极其复杂,而且人家还有叛乱的传统,稍不满意就给自己换主帅。现在这些士兵看到这种情况,更加恐惧。大家就聚在一起议论,朝廷忌惮我们军力强盛,所以想把我们拆开,我们这6个州历朝历代都在一起,一旦骨肉分离,那真是生不如死啊。

于是这些牙兵当天晚上就开始趁夜作乱,纵火抢劫。乱兵围住了王铁枪的军营,王铁枪斩关而走,乱兵拥入牙城,杀了贺德伦的500名亲兵,把贺德伦关在楼上。乱军首领张彦禁止乱兵抢劫,又逼着贺德伦向朝廷上表,请求恢复原来魏博军的老样子,贺德伦只好依他,写了表章送往京师。

朱友贞看了贺德伦的表章大惊,立刻派供奉官扈异去魏州安抚军心。还答应任命张彦为刺史,但是不答应恢复旧制。张彦一再请求,别把我们分开,朝廷的使者穿梭往来,只是好言抚慰,但是始终坚持要把这六个州一分为二,拆分为两个军镇。最后张彦气的撕了诏书,扔在地上,指着南方大骂朝廷,说天子愚暗,听人摆布,又对贺德伦说:“现在我们兵甲虽强,终究是难以自立。应该请大帅你写信给晋阳,找个外援,方无后患。”贺德伦被人家乱军控制着,现在保命要紧,只好听人家的话,写信给晋王李存勖,请求派兵支援。

............

知识卡片:

梁朝大将、邺王杨师厚去世了,这对梁朝来说是个巨大损失,这里要补充说一说杨师厚,以及他所创建的银枪效节军。

杨师厚是安徽颍川人,标准的底层出身,草根一枚,他连自己什么时候生的都不太清楚。但是他勇武善战,淮上人家骁勇的特性让杨师厚完美的继承下来了。

黄巢的起义军溜达到颍川的时候,杨师厚不想让自己穷苦一辈子,就加入了李罕之的队伍。李罕之是五代时期一位杰出的变脸专家和刮地皮能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烟火断绝,幸好杨师厚没有从一而终,跟着他把坏事干到底。

有一段时间,李罕之和李克用打得火热,李克用遭遇上源驿之变,李罕之就特意选了一百名帐前的精兵献给李克用,其中就有杨师厚。李克用器重沙陀人,所以杨师厚根本就入不了新老板的法眼。于是他就当了逃兵。

杨师厚对自己前面这俩老板都不满意,所以这次他决心要好好选一个老板,最终,他选定了毕生为之效命的朱温。朱温自从和李克用在上源驿闹掰以后,对于所有从李克用阵营叛逃过来的人都非常器重。他一眼就看出这个杨师厚有前途,于是让他当了宣武军的押衙,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后,朱温发现这是个好苗子,就让他当了曹州刺史,杨刺史对朱老板感恩戴德,就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思,接下来杨师厚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朱温的眼光。

公元902年,杨师厚秒杀了李茂贞的西北劲卒,顺利地将唐昭宗抢到手。

903年,杨师厚去PK王师范和杨行密。他先是迎头痛击杨行密部将王景仁率领的两万援军,大获全胜,杨师厚因功被授予齐州刺史。接着,杨师厚进攻王师范,杀敌万人,王师范的弟弟王师克也当了他的俘虏。然后,杨师厚又歼灭了赶来支援的莱州兵5000人,凭着这一战功,杨师厚又升了官,被封为检校司徒、武宁节度使。

公元905年,赵匡凝勾搭杨行密和王建,朱温派杨师厚出征。杨世厚一路杀过去,将襄、唐、邓、复、郢、随、均、房八个州收入囊中。等到朱温带着大军到了汉江北岸,杨师厚又渡过汉水暴打了赵匡凝,几天以后杨师厚又攻入江陵,荆襄之地尽归朱温。杨师厚当上了襄州节度使。在朱温篡唐以前,杨师厚赢得了朱温的信任与重用,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卒子变成了一位举足轻重的大帅,成功实现了草根逆袭。

公元907年,朱温称帝,他开始大封功臣,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杨师厚,他被授予山南东道节度使,加封检校太保、同平章事。第二年,又加封检校太傅。第三年,直接封弘农郡王,兼潞州行营都招讨使。任何朝代异姓封王都是不容易的,由此可见朱温对杨师厚的好感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磨损。

后来杨师厚征长安,打李茂贞,对抗锋芒正盛的李存勖,在魏博站稳了脚跟。杨师厚正式入主魏博以后,他从强悍的河朔精兵当中招募了几千牙军,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军事训练,将他们打造成了五代时期战力最强的特种部队——“银枪效节都”。朱友贞上台后非要拆散魏博藩镇,银枪效节军于是转身投靠了李存勖,成为了梁军的头号劲敌。杨师厚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杨师厚创建的“银枪效节都”后来成了北宋杨家将手中的利器。杨家的枪法虽然跟杨师厚没什么关系,但是“银枪效节都”的编制确实是杨师厚的专利。他们都是既善战、又忠诚的纯粹军人,我个人认为,无论什么时候,那些称职的军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