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仙侠 古典仙侠 太极祖仙
第七十五章 点金之术
作者:天民思想本章字数:2198更新时间:2023-01-28 09:29:54

忽必烈灭了南宋后,立即向武当派示好修建了金顶道观。本来他也准备亲自来拜谒,但张三丰此时已将武当派掌门之位传与了宋远桥,自己出门游历去了。何时走的,具体时间,连那宋远桥也说不清楚。忽必烈以为是张三丰对他故意避而不见,也不好意思来自讨没趣。只吩咐州县,武当山一切一如既往,不得扰乱。

张三丰其实是真的出游去了。也就是按玄武所说的那样,去修习那“寻龙点穴”的风水地理之学去了。按常理而言,是要寻那龙之气积结之地。但张三丰自看懂《道德经》后,只找天地灵气所聚之地,对那龙气反而不怎么上心了。他认为地杰人灵,风水宜人就是宝地!

于是,他首先决定去游下川东。毕竟那时元军还在围困钓鱼城,他也想看看元朝会如何对待钓鱼城的军民的。如果元军屠城,他也需担心下武当山的未来,说不得还需回去与元军硬杠!

于是,他首先到了今重庆市合川县,在铜梁山的一个石洞内修炼。后来此洞被称为了铜梁洞。明朝时朱元璋与朱棣都万分推崇张三丰,追寻他的足迹,在此不远处又建了二仙观。这铜梁洞外石壁上确实留刻得有无人能仿甚至无法辨认内容的龙形大草真迹。这幅题记石刻远看犹如一幅画或书法,近看是一部天书或武功秘笈。字体前后照应,如大自然的江河山川,逶迤蜿蜒,此起彼伏,云雾缭绕,连贯一体,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豪壮不可言喻!当地文物部门研究认定,这就是一幅道符,究竟有何作用根本不可考!或许是张三丰所留为合川民众祷福避灾的符箓吧!

随着南宋朝庭的覆灭,忽必烈对依山而建,凭险据守,而其上又可屯田的钓鱼城采取了和平谈判解决的方式。宋军守将冉王进两弟兄同意了元朝的提议,解散军队投降了元朝。但他们两弟兄却独自离去了,并没有出任元朝官职。忽必烈也依照条约,善待钓鱼城上的百姓。

所谓当初信誓旦旦地要为蒙哥复仇的事,不过为了获得较强的政治号召力而已。如今大局已定,忽必烈不再需要那么回事了,当然最好是能不打就不打。况且这小小的钓鱼城,能坚守三十多年,的确是块极其难啃的骨头。话说忽必烈自己就领教过武当山的厉害了的,又经丘处机点醒,自然也不想死磕到底。除非钓鱼城要死磕下去!

张三丰见忽必烈果然守信,知道他还算个明君,也对武当山放心了。于是他又放心地去游了今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面与贵州相邻之处的四面山。在四面山朝源观住了一段时间。也有故事说是他在寻找龙脉时于贵州福泉山遇到了个故人沈万三,然后才依点穴之术找到了朝源观,而在此建观修炼的。

那沈万三本是个丐帮弟子,随丐帮在武当山做过民兵,故认得张三丰。他本就渔民出身,脱离丐帮后靠贩鱼起家,竟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逐渐要想把手伸向方方面面去了。

此次在福泉遇到张三丰,沈万三自然万分高兴!这张真人可是武当山民兵的集体偶像啊!

张三丰在外游历,自然不可能注重形像。所以不知之人反而笑他成了“张邋遢”。但沈万三岂可如此!知道张三丰可能对自己没有印象,所以连续做出乐善好施的形象来。沈万三的热情,当然肯定吸引了张三丰的注意。待一问清来由,冲着洪七公及丐帮的情谊,张三丰便欣然接受了!

接触多了,张三丰便难免不问起沈万三的营生。

沈万之说自己在贩鱼!但又觉得其它方面都应该大有作为的。

张三丰笑笑,对他说道:“汝欲发财,可知金为何物?”

沈万三不知如何对答,便凭着自己的理解说道:“黄金其实也不过百谷聚成而已。一粒一金吧!”

张三丰颔首说道:“汝既知此理,可知粒米可救苍生?”

沈万三被难住了,只好请教何故。

张三丰对他说道:“物尽其用,是其一也!物聚而不得其用,是谓废之也!汝聚其物,何以用之?”

沈万三也没想过这些问题,不得已又继续求教。

张三丰却说道:“吾观你面相,不是奸恶之人!纵有为也非为己!倒不妨传你一术,或几十年后有用!”

沈万三自是虚心求教!

张三丰笑而称之:“我欲传你点金之术呢!”

沈万三一听,顿然拜伏!

张三丰却笑道:“你亦不听何术,何必拜之?”

但那沈万三自是把张三丰当偶像看的,哪里会说其它。只说道:“张真人所言,岂会虚假!我当谨遵而慎行之!绝不他传!”

张三丰见其虔诚,便说道:“其实无它,见民之所需而为也!”

此语也算是张三丰读懂《道德经》而活用之也!因为他知道了一切赖民而生的道理,所以,王候将相,于他心中不过粪土!但说实话,他从来不敢想象王侯将相会为民服务。但这沈万三之流,完全可以去做的呀!所以他如是教那沈万三!

见沈万三还未悟及,张三丰又加了一句,说道:“此点金之术也!汝若会之,何愁事业无成!”

那沈万三也是这方面人才,一下子就以切身体会懂了过来!连忙拜伏:“多承神仙指点!”

其它无言,不过吃喝拉撒的事情而己!

自此,一代乱世财神崛起,但急民之所需而做贸易。终其己力,又雇帮手,竟在南国形成了个贸易网络。一代富豪,囊括半个中国的经济达三十余年。直到最后栽在了朱元璋手里。

其实沈万三对朱元璋也挺有帮扶的。但奈何朱元璋很仇富,也相当相信《道德经》,深信“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反正觉得沈万三得来非正!因无把柄,最终也赐其“兄弟伙”不死而己!

其实,整个经济,除国家调控外,自然的贸易还是有其必要的。但朱元璋何其人也?他能把贪官剥皮后填上稻草立于衙门口的人!对沈万三还是算可以的了!

当然,这肯定不能怪张三丰的!张三丰那道理,内涵还多得很,沈万三也未必真的理解得透了。

所以,传说沈万三除了帮张三丰在福泉修了道观外,连四面山那朝源观也是他修的。

想来也是,张三丰以“张邋遢”之名,怎可能修起道观来嘛?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