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仙侠 古典仙侠 翊上纪
第一百零七章 道初原始时,何来翊上纪
作者:十方朔本章字数:4494更新时间:2020-07-29 23:08:53

玉京很繁华。

  作为鲁国的都城这里时刻都保持着完备的皇家禁军和巡逻队,百姓们安居乐业,各地的商贩也将这里当作风水宝地。但是随着战争的开始一切都改变了。

  征税让所有商人苦不堪言,而那些贫苦之家更是要担心自家唯一的劳动力被拉去充军。宵禁让城池变得冷清,越来越多的军士在城中巡视让百姓们在白天也尽量避免着出门以便染上无妄之灾。

  皇烨华的车驾在街道上匆匆驶过,马车上的皇家标志让沿途的城卫军不敢盘查。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鲁王有命,现在事急从权,战时除皇家车驾一律需要审查,即使大臣上朝也避免不了这种情况。

  马车从小门停下,皇烨华确认周围无人从后门进了秦府,随后马车就继续行进不知道去向了何方。马车想要避开皇帝的眼线并不容易,但是人就要简单得多了。

  秦府的后门关的死死的,但是这种围墙怎么拦得住皇烨华。作为一国王子,强身之武术可是必须要学的,即便皇烨华天赋并不够好,但也勉勉强强练到了中三平的境界。

  悄悄翻进院墙中,皇烨华潜入了秦宏博的卧室,悄悄等待着。此时还是清晨时分,据他了解秦宏博上完早朝之后便会回卧房睡上一个时辰。老年人的身子骨弱,经常早起是经受不住的。

  没等太久,秦宏博推门而入,但是刚以推开门就止住了脚步,“大王子殿下?你怎么在这?”

  “自然是有事相商。”皇烨华笑了笑,“这事可大可小,如果秦大人觉得没什么问题自然是好,如果秦大人觉得不好那大家可能就都不好了...”

  秦宏博走到圆桌前给自己倒了杯茶水,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殿下说话还真是难懂,如果有什么要求不妨直谈。老臣一个困于京都的囚徒可没有什么不能割舍的。”

  “真如此倒也不错。”皇烨华笑了笑,“秦大人对当今天下之事怎么看?”

  “记得不错的话,前几日殿下应该是已经与我谈论过此事了。”秦宏博仿佛明白了些什么,但还是装着有些糊涂的说道,“不知此时又提是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想法固然是有,但实施起来确实不易。”皇烨华坐到秦宏博的对面,“前些日子与秦大人相谈甚欢,提及如今四国之困境更是让我豁然开朗。你曾说破局的关键在翊鲁之间,不知今日是否还这么想?”

  秦宏博点了点头,他大概明白为什么皇烨华会挑这么个日子来找他了,昨日线报,翊鲁两国的修道人联手退敌,在静曲关上抵挡住了百万妖民的冲关。种族之争也就此摆到了台面上来。

  从前这边关退治总是在史书中看见,百余年的小打小闹让各国君主下意识地忽略了关外的大问题,把更多的注意力放置在了四国之间的内斗上面。

  每个君王的最高理想就是一统四国再现当年出云国的盛景,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所有人还是维持着最初四国的版图,其中的出入不比弓箭能够射出的距离更大。

  四国还在忙着内耗,但静曲关外这种程度的大军聚集还是给那些聪明人敲响了警钟。四国之间可以交谈,远交近攻种种策略,但面对妖民不一样。那是真正的生死存亡之争!

  齐人不再执着于和翊国争夺三山关和漆水城,他们与妖民接壤的南巷关似乎也传来了妖民异动的消息。

  翊国从不主动出击,甚至还有两位道人到鲁国助阵。鲁地负责攻打翊国韶光谷的主将也听从了道人的意见撤兵返回,回防边线。只有蚩国依旧坚定不移的在登州纠缠着,这个时候即便是傻子也能够发现问题所在了。

  鲁王也一样,在这个几乎全天下都在想着终止战争一致对外的时候,他的脑子里面还是趁机打下翊国。不顾大局,不顾天下人,他似乎已经被开疆扩土的壮志冲昏了脑子,或者,他真的已经老眼昏花了也说不定。

  秦宏博脑子里面升起了些大逆不道的想法,但是他敢肯定,现在皇烨华脑子里面的东西肯定更加的大逆不道。

  “老臣觉得这天下变化如同四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乃是常态,如今也该是到了合的时候了。”

  “呵哈哈哈,秦大人很懂我的心思吗,那你知道如今分久必合最大的阻碍是什么吗?”

  “蚩国?”

  皇烨华摇了摇头,“如今最大的阻碍自然是我父王。”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你说呢?秦大人?”

  秦宏博沉默了,“殿下准备逼宫?”

  “没有几个人还准备让他继续坐在那个位子上,秦大人。对此你应该比我更清楚。”皇烨华若有所指,“听了这么多,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我有一个疑问。”秦宏博又给自己倒上了一杯茶,这次也同样分给了皇烨华一杯,“不过几日,殿下是因为什么下定的决心?可别说是天下大义,既然是一个选择,那没人希望听到这种模棱两可的假话的殿下...”

  “前些日子遇上了一个仙人。他和我说了不少的话,也更是让我茅塞顿开。”

  “那些飞来飞去的道士?”

  “不,不是他们。”皇烨华摇了摇头,“是仙人,不是修道人。这中间的差别可大了。当然,真要具体说的话,这个仙更应该说是佛。”

  “佛?”秦宏博皱了皱眉,在鲁国,或者说纵观四国也少见寺庙的身影,他倒是听说有一个武林门派里面全是些和尚,但是其他的可就没见过了。

  “佛。大自在真言妙语广浩佛陀。这可与那些道士不同,道士们用些神通咒术看上去威力无穷但究其根本也不过是凡人而已。佛陀降我面前,天降甘露地涌金莲,许我来世转佛之金身,从此天地不朽...秦大人,你知道不朽吗?不是千岁万岁,万万岁,那是永远无拘无束的长生!”

  皇烨华一脸憧憬的向往着,“而我需要做的不过是放弃人间繁华,促成四国统一,再为其建一些庙宇而已。身后流传千古美名,身后金身不朽于世,实践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买卖了!”

  “这天下在殿下眼中原来只是一桩买卖?”秦宏博挑了挑眉毛,苍老的皱纹中挤出了大笑,“呵,呵哈哈哈,老臣选择殿下!”

  站起来舒展了下身子,“还真是怕殿下为了所谓的大义而准备牺牲,那是天下之间最不靠谱的事情不是吗?老臣官场战场上纵横驰骋靠的是权谋,如果靠的是大义早不知道荒冢枯骨,葬身何处了!”

  “秦大人果然是同道中人啊!”皇烨华也笑了起来,很快笑声就传出了屋子,在秦府中回荡起来...

  ...

  静曲关上,此时的穆敬德终于醒了过来,他还躺在祠堂的木棺当中,周围的活人只有正在看书的云之一个。

  从棺中翻身坐起,四处打量了一番终于是看到了云之,稍一愣神,很快就认出了眼前的这人是谁,“云道长,许久未见还是风采依旧啊!”

  云之还在读那本州府志,这里面记载的东西远比他想象中的要多,甚至这完全不像是一本凡人应该有的书籍。祠堂中有一卷名为《道元史前手记》的书居然使用龟甲刻文,而那内容更是骇人。上面讲述了开天历史以及三界变迁,将它放置在这里的人或许以为那不过是古人的神话,但云之却知道其中的内容确实是准确无误的!

  看向已经醒过来的穆敬德,云之点了点头,“确实是好久不见,不过穆将军之前所做之事才真是风采,比起来我不过是略通些道法罢了。”

  穆敬德笑了笑,“生前之事且都留于后人评说吧,某家可是不想再管了!”

  “生前之事?”云之终于放下书笑了笑,“吃了我一颗还魂丹就不要再想着生前事了,如今你窥入十品境界,怎么说也能再活上个百年,想看后人评说还是再等等吧!”

  穆敬德看了看云之,又看了看自己的双手,“某家没死??但是印象中明明已经燃尽了全身的精元才对...”

  “已经死过一次了。”云之说道,“死了差不多有七天,不过后来又活了而已。至于为什么在祠堂,他们之前想把你的肉身供起来就把你搬到了这,我也就顺势在此救人咯。”

  穆敬德一头白发,但也能够依稀看出往日俊朗的容颜,冲着云之拱了拱手,“如此就是某家欠道长的第二条命了!”

  “那种事情都无所谓了,你这天下第一个武道十品的命可比我的精贵的多。”云之走过去为他探了探脉,“你是第一个,而在你之后的武道十品破境就不会有这么困难了。如果说曾经的武道是天堑,那么你就相当于在这天堑上搭了一条绳梯,虽然依旧困难,但好歹已经有了路。”

  再次翻开了那本书,云之说道,“当然,这路传不传还要看你。出去看看吧,静曲关之围还没有结束,援军也得要些日子。将士们需要你,他们已经太需要一个能够激励士气的人了。”

  ...

  《附录》

  《道元史前手记》

  此系为本书世界之大观,笔者拙作,若有文法错漏还望海涵

  道其体而,名其用也,有固为名,而无亦名也,道原于无,宵然空然,以名天地之始。

  元始时,有天地根曰翊。千千万万岁,有感茫茫之约束,遂展双翅,云气上卷而为天,沙尘下坠而为地,翊则于上上天之上,不知其踪也。

  于苍茫中,翊呼十三次,遂有清气十三,生而有灵,名白苍,首皓,潮演,融红,坤后,神藏,有辰,玄陆,雨泽,灵走,幽明,外道,寂祭。

  时天苍苍而茫,地渺渺无迹,大静大寂,大音无声,寂祭从其职,清清上而为界,恶堕下而为幽,清浊交际不知其广,遂谓之曰荒。三界既成,寂祭无迹。

  有辰者,光而明者也,清清之上,化而为星,其魂为日,其魄为月,昼夜更替,周而复始,映照三界。自有诸星辰以来,有辰不显。

  玄陆者,地母也,有草木花岩,灵根玄脉,山泽大川,峰峦峻险。有雨泽,施雨布云,卷风降雪,和于玄陆。天道渐成,可有灵走显圣,飞虫走兽,羽类妖民,鱼蚌鳞种。

  白苍,首皓,潮演,融红,坤后,此五圣者居五方极道,神藏居于上清天,幽明入幽,外道无踪,余圣者皆演化于天道。

  有神民,从神藏气中孕,曰云帝,帝好谋,招云气而成子,有万万之众,皆臣于帝。幽明闻之,荒之灵但有死者,皆属幽辖。

  有妖民曰冥,于至高山之上问帝曰,“夫神民居于清天,妖民居于地,何也?”帝曰,“清居浊之上,此天道也,神居妖之上,此命数也。夫走兽安敢吠于天?”

  冥怒而掷山石,帝避之,以天雷击。冥呕血而亡,入幽见幽明,幽明曰,“居下而思上,生惑而敢言,临死而有志,是知者,吾善之。”遂以剑刺之,冥活,赐尊号宗,领幽众死者。

后冥宗掷石之山得名定幽。

  又四万八千岁,荒之灵尽死,皆化幽民,冥宗谋,领幽民万万至上清天,战于云帝。幽民死而无迹,帝臣死而为幽民。时居五极圣者至,又招神藏幽明,皆止战,冥不忿,乃压于幽之下下。又定轮回,帝臣死者皆转而为人也。天道实之,帝镇于上清天,携帝臣而固三界,幽明下居幽,建都名酆,定轮回而演造化,五圣复归五极,神藏不显。

  时渐久也,繁上清天之民皆通吞云吐雾之术,服五玄之灵气,开四方之天门,遂有奇术,或御风乘云,或舞炎弄浪。云帝见之,令帝臣以神民号,又以诸星辰周天相映,有上清洞真仙掌阴阳,曰上清洞真太昊神尊者,曰上清洞真太阴神尊者。又有洞玄太乙圣真君掌四季交替之时,日升月落之际,此六真君各有神号。余应对星辰者赐周天辉煌圣灵道君,有三百六十五之数,应江河湖海,山川泽地者赐司职显圣尊神位。再余者皆归于丁甲小神,神通甲士之列,不予赘述。

  云帝自号上清天妙然圣神云气尊神大帝,尊五极圣者五方五老,神藏为太上,神藏许,乃定上清天界,立浩然天宫,仙府繁几。三界大定,神道昌隆,此后千年无事。

  时荒中遍布人迹,有荒灵四万万,先民人族独占三分。盖因荒中少清灵之气,皆为凡俗,固常有妖民捕而食之。先民乃帝臣之后,凡灵长之类者皆有玉骨,妖民食之遂有神通。

  有先民曰玄首,坐而忘性,离形去知,乃和天道,昼夜之间褪祛凡胎,重归上清。因无神职乃称散仙。

  玄首于堂庭山讲道,天降极光,异香阵阵,遂有仙道出。凡人形者修之,玉骨炼化,真灵常有,五行五玄,同于大通。太上特赦封为羽织仙传道广法道君,并赐仙宝如意,七彩玉壶,以彰其德。

  人道大昌,立堂庭山为祖庭,又有诸名山大川,辈有仙人出,遂有年号道元。

  后有先民聚众而部,聚部为集,分分合合,乃有四国林立,曰翊蚩鲁齐,征战不休,时称战国。

  仙人避世,世人闻三山五洞十二台皆以为谣。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