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奶奶是个很老很老的老太婆,满脸沟壑纵横。住在三层楼的单位宿舍一楼。
冬天会穿很厚的棉袄棉裤,出门戴毛线帽子。
进门外屋正对的屋角上有个炉子,冬天烧炭,烧蜂窝,
小明奶奶经常弯腰蹲在那里,拿火钩子拉炉子下面的篦子,很多煤灰就会落下来。
小明奶奶然后用铲子把炉灰锄走。
每天早上,小明奶奶会在炉子上烧水。她会拿个碗,磕个鸡蛋,
等到壶开始尖叫的时候,她提起壶,去冲鸡蛋。然后拧开一个玻璃瓶子,拿出两块冰糖,
扔进去,再倒点香油。
再泡上一杯茶。
用个搪瓷盆,倒进热水,放进毛巾,趁热把毛巾拿出来使劲拧,擦脸。
然后,继续烧水。
她住在外间屋,小明爸小明妈和小明住在里间屋。
早上当里屋的插销打开,小明妈出来的时候,小明奶奶一般猫在那里,
在那一瞬间,喊一句台词“那个绿暖瓶是先烧的,红暖瓶是后烧的,你们洗脸先用绿暖瓶。”
小明妈就会折返回去,絮叨一会:“你妈又开始了,这都快迟到了,她在那里用这个暖瓶,不用那个暖瓶。”
“行了,行了,快点吧。”
然后是手忙脚乱地洗脸刷牙,下炝锅面条。
小明妈冲出来问小明奶奶:“妈,昨天我下班捎回来那捆菜呢?”
“我看那菜都蔫油了,我就扔了。”
小明妈对小明爸:“她把我买的菜扔了。肯定是蔫油的,我买的处理的,
谁不知道贵的好?咱买得起吗?过日子不是这么一分分省出来的吗?
她嫌你骑破车子没铃铛,没脚蹬子,刹车靠鞋底磨,换个吧,拿来的钱?”
“你下面条先凑合着用别的吧。我去说她。”
“妈,你把徐的菜给扔了,别扔,还得用呢。”
“行,行。”
小明妈忙着下面条,在锅里倒点油,放点葱花,放点切碎的白菜,
炒炒,加水,放面条,放鸡蛋,尝尝咸淡,等咕嘟咕嘟的时候,就能盛了。
小明妈盛一碗给奶奶,然后一人一碗吃了。
敛和敛和碗筷,小明妈准备出门。
“我药匙呢?你俩帮着找找,我昨天放哪了?”
“这,这”
“对,我走了。你走的时候锁门,别让你妈进来翻咱东西。”
中午小明妈下班,推车到门口。
被邻居卢老太太拦下来:“
你婆婆在街上买了,这么大个猪肝,买了个火烧吃了。
我告诉你,你别说是我说的啊。”
小明在门口树下玩豆虫。树上的豆虫比手指还大,经常掉下来。
小明妈喊:“喊奶奶让她给你开门啊,你蹲那里干什么?”
小明妈拿钥匙开了门,奶奶在床上坐着,问:“妈,吃了吗?饿了吧?”
“我吃过了,你们吃就行了。”
小明妈在厨房下白菜面条。
煤气罐的气不多了,小明妈在煤气罐下塞了搪瓷盆,倒了壶开水,晃着继续使。
小明妈道:“让你爸去换个煤气都不行,下次还得我跟他一块去。让他单独干什么什么瞎。
跟你小姨一样。小时候,去买肉,我到那先喊:要肥的。人家就给我最肥的。你姨去了,到那
,人家就捡瘦的给她。你爸也是,去了说不清楚。跟他说了,换煤气的时候,你挑干净的罐换回来。
这种用了有年头的罐,里头有渣,压秤,使不住。他到那里就是不说,怎么样?这才多长时间?没气了。”
“你晃着我炒。”
小明晃着,小明妈在锅里倒点油,放点葱花,放点切碎的白菜,
炒炒,加水,放面条,放鸡蛋,尝尝咸淡,“去窗台剪几根蒜苗。”
“几根?”
“五六根就行。”
小明去了数着根数剪回来。
小明妈冲了下,切几刀扔进去。
吃了饭,在里屋稍微休息会,小明妈就去上班了。
下午家里来了三个老太太,一起搓麻将,用塑料片当钱,奶奶抽着烟,一玩一下午。
快到家人下班的时候,她们就散席。
依然是白菜面条,吃了以后,
晓明妈和小明爸,拿着一包东西,低声说着话,往外走。
“回来”奶奶道“干什么去?拿的什么?”
小明妈知道不妙,拿出兜里的东西:“
给你看也没什么,我们厂里每个月发的劳保,干活用的手套。
每个月都发,我俩没舍得用。别人用三幅,我俩用不了一副,
省下来去集上,给孩子换个小书包。”
小明爸道:“厂里发的,我们没舍得用,我手都快磨破了,攒着留着换点东西。”
奶奶没说话,
出门小明妈道:“你妈是不是老警察啊,干特工出身的,什么都盯着。”
小明爸:“她就那样。”
一会爸妈回来的时候,带了个小书包回来。
晚上,小明跟着奶奶在玩。
小明指着屋里道:“那有一只大黑猫,带着三只小黑猫。”
奶奶看,屋里什么都没有。
奶奶笑:“除了一只大黑猫带着三只小黑猫,还有什么?”
小明看着墙上斑驳掉落的墙皮道:“那里有一只狼,那里有一个小孩,小孩下面是只熊。”
小明妈在屋里换衣服,
小明爸道:“怎么内衣内裤秋衣秋裤全都换了?”
小明妈道:“明天下了班以后,我去单位澡堂洗个澡再回来,顺便把你衣服在单位洗了。
我去洗澡总不能里头穿这些带洞的,补丁摞补丁的吧?
她们看不见的时候,穿里面就穿破的,她们看见的时候就穿好的。
要不怎么攒出钱来,就咱俩这死工资?”
“每个月给你那钱,你也买点衣服,别弄得这么寒碜。”
“我不想买啊?你们家这么穷,结婚时候,你们弄得什么破烂家具,第一天橱门子就掉下来了,
一搬橱子腿就掉下来。不是我这样这么攒下来的钱,重新找人打的这一屋子家具。要不,哪有钱?”
“别提这些,这几个月,没事吧?钱呢?”
“钱呢?钱在这呢!你拿出去花干净,一分钱都别剩,
跟你妈一样。到时候用着钱的时候,就哭,就借,就闹。
孩子年年得买衣服,买鞋吧?就捡亲戚的孩子穿小衣服穿,孩子也这么大了。
被套你盖的时候少使点劲,破了不得拿钱买啊?这里外不都是钱啊?”
奶奶在外面听着争吵,深深叹了口气。
戴上毛线帽子,出门去,买了一堆东西回来。
奶奶敲门,“我给小明买了皮棉鞋。”
小明妈妈道:“小明,快穿上,谢谢奶奶。”
奶奶道:“我买了棉花,买了布,给小明做棉袄棉裤。”
小明妈妈道:“小明,快说,谢谢奶奶。”
小明:“谢谢奶奶。”
星期六下午的时候,
小明妈去了趟娘家,回来时候自行车驮了一大包东西。
几床被子,几件衣服,还有鞋。
小明爸:“你别老往家弄些破衣服,烂袜子的。全是旧的。多不好。”
小明妈:“我不从娘家往咱家带点,这床上铺的盖的,哪来的?咱上哪弄钱去?”
小明爸:“钱钱钱,一天到晚就知道钱。”
小明妈:“我就知道钱,也得有钱啊。别人那真有钱的真不吱声,就我这个真是一分钱都没有,
没地方弄去,倒成了一天到晚就知道钱的了。”
小明爸:“这日子真过够了,腻歪的上。”
小明妈:“你过够了,我还过够了呢。不行就离。”
小明爸:“离就离,谁不离谁是王八蛋。”
小明妈:“你说的啊,谁不离谁王八蛋。”
小明爸:“我说了,怎么着。”
小明妈,小明爸放声大吵,小明开始哭。
奶奶进来,开始抹眼泪,拉着小明爸“别吵,别吵了。
你娶上媳妇了,没一辈子打光棍,我对得起我老头子。
可不能轻易说这几个字。”
小明爸,小明妈都不吭声。小明在哭。
奶奶抹着眼泪哄着说:“小明不哭,奶奶给你买糖葫芦吃。等着,啊。”
奶奶戴上毛线帽子出去。
屋里一片安静。
一会,奶奶空着手回来了。
“糖葫芦呢?别告诉我,没找着卖的。”
“买了,走到门口,遇到一群小孩,喊我奶奶,我把糖葫芦给他们吃了。”
“别人孩子喊个奶奶,你就把糖葫芦送出去了。小明,快点喊奶奶,把糖葫芦喊回来。”
“你有完没完,咱妈这么大岁数了。”
“这么大岁数又不是我让她去的,她自己要去的。”
奶奶开始放声大哭:“老头子,你怎么走得这么早啊。”
一看这形势,小明爸拉着小明妈就往里屋跑,小明妈也不再喊叫。
星期天的早上,小明爸和小明妈起得特别晚。
“歇班,今天做什么呢?”
“屋后面有个美容美发学校,那里学美发的学生免费帮人剪头,我带
小明去把头发剪剪。我也顺便让他们给我剪剪。”
“外头下雨了,咱家的伞坏了,用得时候慢点,
我在上面绑了钉子,你对准了卡住就行。”
“外面有买豆浆的,要不打点来喝。”
“下着雨打什么豆浆,他一碗不得卖出两碗来?”
小明妈起身去上厕所,回来表情愉悦道:“
破天荒了,你妈在厨房里炒菜呢。”
“炒什么啊?”
“我看了一眼,好像是黄瓜木耳炒肉。”
小明爸笑:“
别看我妈这样,她年轻时候在饭店干过,
还炸过油条,卖过包子。”
小明妈:“
她这么懒?说出来谁信啊?”
小明爸:“
她还在合作社卖过布,
做过不少事情呢。”
小明妈:“
尝尝妈的手艺。”
小明妈起来后,
去厨房下白菜面条。
等盛好后,一人一碗,
看到柜子上放着盘子,炒好的菜。
伸手就要去端。
奶奶道:“
别动,那是给我闺女留的。”
小明妈对小明爸道:“就一盘菜,还给她闺女留的,
别人不能动。”
小明爸道:“我都忘了,今天我姐要来。”
小明爸的姐姐叫小亮,俗称小亮姐。
小亮姐的到来,使得奶奶十分开心。
小亮姐也没闲着,来了就打扫卫生,
拿了把扫帚,没几下就扫到了床底下。
一扫,扫出来一堆鞋。
小亮姐冲着小明爸喊:“
这鞋一双双都脏成这个样子,
你们做儿女的也不给刷刷?”
小明妈站出来道:“
她自己不会刷,就知道买,
脏了就买,脏了就买,
我们有什么办法?”
小亮姐道:“
做儿女的就看着这样,也不动动手?”
说着拿了几双鞋去水池子刷。
小明妈气得脸都红了:“
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们管她吃管她喝,
照顾着,我们什么都得管。
你这倒好,一年来不了几次,
来了就找事,还是我们天天管的不对了。
你要想管,你住这里,全管了,我们搬走。
你管的好,我们没话说。
你也别拿一件两件事挑理。”
小亮姐不再说话,只管刷鞋。
小明妈带着小明从外面回来,
头发都变了样。
小明妈烫了卷发。
小明爸问:“
这头花多少钱?”
小明妈:“
不要钱,都是实习生给做的,
烫发,剪发都不要钱。”
晚上,小明爸小明妈小声讨论着,
拉着小明来到奶奶面前:“
妈,咱家没钱,你也看见了。
我们俩找了个朋友,介绍了个厂子正好招人,
夜班,生产卫生球。我俩想给家里多赚点钱。
以后每天晚上,小明你给看着点,辛苦你了。”
奶奶道:“我不看孩子,我又不是老妈子。
你们也别拿我当老妈子使唤。我看了一辈子孩子了,
我拉扯他姐俩长大不容易。我这岁数,也该退休了,
这孩子我不看。”
小明妈对小明爸道:“你妈不是一辈子没正式工作吗?她也退休吗?”
小明爸道:“没事,我跟她说。”
小明爸道:“小明自己可以,也不用你费心,就是别跑丢了什么的。”
小明妈道:“不用了,不用你妈了,我们把小明反锁屋里,
早上早回来会。让他在屋里好好睡觉就行了。”
说着就要这么做。
奶奶道:“我给你们盯着点。”
小明的爸妈开始了每天晚上在卫生球厂加夜班的工作。
家里的伙食明显得到了改善,肉包子和鸡爪子。
月底的时候,小明得到了一个洋娃娃,作为分红。
小明爸妈快乐地数钱的时候,奶奶敲了敲门,
道:“给我盒烟钱,欠了楼后那几家的钱拖了很久没还了。
她们找我好几次了。”
小明妈道:“给我盒烟钱,你妈这都能张开嘴?她一拿到钱就买一堆东西。
洗头膏用得多好?她非得买洗发水,谁用得起?一到月底就开始借钱,
借不到就闹。她没钱,找我们闹,我们没钱,找谁闹?”
小明爸道:“他从年轻就那样。她一把年纪了,别跟她一般见识。”
小明爸妈每天白天上班,夜里去卫生球厂干活,几个月下来家里宽裕了不少。
奶奶在门口,拿个马扎坐在树底下,
小明蹲在树下盯着地面不动。
奶奶起身,过去:
“小明看什么呢?”
“小蚂蚁在讲故事。”
“哦”奶奶笑。
奶奶拉着小明回屋。
里屋,小明妈手里攥着钱,倒在床上,
小明爸也仰面朝天躺着。
小明妈:“这几个月,太累了。现在我鼻子里,
嘴里 眼睛里 全是卫生球味,我闻什么都是卫生球味。”
小明爸:“我已经闻不出来了,我觉得我就是个卫生球,我到哪哪就不招虫。
我全身都跟散了架似的。我就想保持这一个动作,我感觉我的
肋条 心脏现在都压在这个床上,我只想这样躺着,张着嘴往外呼气。
保持这一个动作一直到死。”
小明妈:“这样下去不行。还有别的赚钱的路子没有?”
小明爸:“有倒是有,我有个铁哥们,从南方往这边倒货,跑一趟不少钱。”
小明妈激动:“让他带着你。”
小明爸:“我见着他问问。”
这天晚上,小明爸:“那事谈成了,火车票买好了,今天晚上就跟车走,
单位我请了假。这几天妈和小明你给照顾着。”
小明妈:“你就放心吧。出去多点心眼。”
小明爸:“我知道。”
小明在奶奶桌子旁边玩,奶奶打开瓶子,拿了块冰糖放在小明手里,
小明放嘴里吃了。
小明妈从外面进来,
奶奶喊:“徐,你过来。”
小明妈过来。
奶奶道:“这几天没看见全呢?他去哪了?”
小明妈:“单位上派他出去一趟,过几天就回来。”
奶奶若有所思,小明妈上班去后,
奶奶戴上毛线帽子,出了门,
不辞劳苦,不畏遥远,来到了爸的单位,
跟同事领导一通打听,然后安心地回了家。
几天后,小明爸回来。
奶奶叫:“全,过来。”
小明爸过去,小明妈跟着。
奶奶道:“这几天干什么去了?”
小明爸:“单位让出趟差。”
奶奶道:“我去你单位问了,领导说你请假了。”
小明妈拉着小明爸进屋:“我说你妈是老警察吧?
她去你单位上问,这影响多不好?这么远她怎么去的,走着?”
奶奶跟了进来道:“全,这工作是你顶替你爸干的,你爸当年在厂里是
车间主任。他跟你不一样。”
小明爸道:“妈,我知道了。你先出去歇会。你的意思我懂。”
小明爸推着奶奶去了外屋坐下,进了里屋,插上插销。
小明爸拿出钱。
小明妈道:“跑一趟这么多钱?”
小明爸:“这还算少的呢。”
小明爸:“单位上再请假是请不下来了,快辞退我了。”
小明妈:“辞退就辞退吧,在外面赚得更多。我一份正式工作,
你跟着他们倒货。这样行了吧?”
小明爸:“我是担心我妈不愿意,她要是知道我被单位辞了,不死了,
也得疯了。她是死脑筋。”
小明妈:“那怎么办?为了她,日子不过了?”
小明爸:“我知道个办法,叫做停薪留职,就是我离开厂子,但是工作给我留着,
我每个月往厂里交一部分钱。我算了,按我这个赚法,那点钱算不了什么。”
小明妈:“这个办法行,就这样吧。”
又是一天,小明妈做着白菜面条。
小明爸拉着她,道:“停薪留职办好了,今天我再跟他们一趟,
家里这边你顶着点。”
小明妈道:“你放心吧。”
奶奶跟了出来。
小明爸小明妈停止了对话。
晚上小明爸裹了刘德华同款军大衣,
匆匆就要出门。
奶奶喊道:“你去哪?”
小明爸:“我出趟差?”
奶奶道:“上哪出差?”
小明爸:“妈,你就别管了。”
小明爸离开。
中午,奶奶坐在马扎上,在树下。
小明在一边玩,卢奶奶的孙子也在。
小卢抓了一把泥巴道:“你看,我能把泥巴粘在墙上不掉下来。”
小卢把泥巴按在墙面上,果然没掉下来。
小明看着觉得挺厉害。
扫大街的经过,
奶奶喊:“你过来,把这边也扫几下。”
扫大街的喊:“我只管扫街道,院子里不归我管。”
奶奶摸索出五毛钱,塞给扫大街的:“你帮着打扫打扫,你看看扔的垃圾,
都成什么什么样了,你每回多把手的事。”
扫大街的不要,奶奶硬塞给他,拉着他,道:“楼道这边你也扫扫。”
几天后,小明爸扛着一麻袋东西回到家。
奶奶喊:“全,过来,你拿的什么?”
小明爸:“没什么,别人的东西,让先放我这。”
小明爸拿着麻袋进了屋。
小明妈:“她又盯着你了?”
小明爸点头:“我跟他们去了一趟,我想了想,
我想单干。每次不少出力,他们拿大头,我拿小头,
我觉得太吃亏。不如我们在街上盘个摊位,我停薪留职也办下来了,
我有时间,我自己进货自己卖,有多少赚多少,多好?”
小明妈:“行,有空我也能替你会。”
小明爸:“妈那边怎么办?每次进货出货让她看见,不都是事?”
小明妈:“你回来的时候就敲敲窗户,我从窗户给你接进来。”
早上,小明爸的 没脚蹬 没刹闸 没铃铛的自行车就在窗户下面停着。
小明爸出门后来到窗户下面,小明妈把货从窗户递给他。
然后关好窗户。
晚上,小明爸敲敲窗户,然后把货从窗口递进去,
小明爸再空手进门。
奶奶在外屋,丝毫没有发现。
小明爸和小明妈在里屋床上仰面躺着。
小明爸问:“有钱了,你想买什么?”
小明妈:“买最大的彩电,放在外屋,谁来串门,
一眼就看见。”
小明爸:“小明,咱家有钱了,你想要什么,
别嫌贵,想要什么都行,说吧。”
小明:“我想吃跳跳糖。”
买了大彩电,放在了外屋。
小明妈看着奶奶,道:“妈,你看你这衣服,袖口领口都发亮了,
赶紧脱下来,我给你洗。”
“还有这窗帘上面都有灰,我给你拆下来,洗洗。”
小明妈脱了鞋,站在窗台上就开始行动。
奶奶看看妈妈的脚道:“徐,你这袜子破了,大脚趾头和脚后跟都在外头露着呢。”
小明妈道:“没事。”
小明妈踮起脚尖够上面的夹子。
奶奶看看小明妈的脚底板道:“徐,你袜子脚底板上的成硬的了,不能再穿了。”
小明妈忙着够东西,道:“没事,那是鞋底磨透了,有的地方裂了,容易进脏气。”
奶奶拿起小明妈的鞋,看看鞋底,果然。
奶奶拿着鞋就要走。
小明妈突然一个激灵,回头喊:“
你别动我的鞋,放那,不能扔。”
奶奶犹豫着把鞋放回去。
小明妈洗完了衣服,晾在门口树和墙之间的铁丝上。
回到屋里,小明妈拉着小明爸:“你妈
今天想扔我的鞋,还嫌我袜子烂了。穿在脚底下,
谁能看见?你说,要不是我在这些看不见的地方省钱,
怎么卖得起这大电视机?”
小明爸:“你别听她的。我和小亮姐小时候都没鞋穿。”
小明妈来了精神:“怎么回事?你说说,说,说。”
小明爸:“我妈年轻的时候不会过日子,她有我爸的抚恤金,
街道上也介绍工作给她做,但是她只能过每个月的头几天,
家里乱七八糟的缺这少那。”
小明妈:“按说我们家比你们家难,
我妈照顾我们几个,能吃上,能穿上,不比别人差。
你妈怎么这样?”
小明爸:“那时候,我妈不太正常,有时候我和小亮姐在学校
上课,我妈突然跑到学校来,到我班上来,拉着我就走,
说,还上什么学啊,回家,回家。”
小明妈:“还有这样的事?”
小明爸:“有几年是这样的,后来好多了。”
小明妈:“哈哈。。。”
家里装了大的吊扇,
小明妈:“你安装能放心吗?不会掉下来把我们头都旋下来吧?”
小明爸:“怎么不放心?这是膨胀螺丝,打进去它能膨胀开,卡住,
天花板掉下来,它都掉不下来。”
小明妈露出忧虑的神情。
小明爸:“你把吊扇递给我,我挂上。”
小明妈:“你干点事情为什么每次都得带上我呢?
你要做你自己做完不就行了?
每次都指使我。”
小明爸:“别这么多废话,快点,快点。”
小明妈:“能行吗?我可合闸了。”
小明爸:“合吧。”
小明爸:“怎么样,转了吧?”
小明妈:“转什么啊?现在开关是关着的,它怎么转了?”
小明爸:“也是,我拧到开试试。”
小明爸:“拧到开它就停了。”
小明妈:“那就行,就先这么用着吧。
都记住啊,拧到开是停。拧到关是开。”
小明爸:“妈,你就跟着你儿享福吧。”
奶奶笑着点头。
事情的转折是一次,进货之后。
小明妈把麻袋打开一件一件往外拿。
“你买的残次品啊?”
“不是啊。”
“你自己看,这件尺码太小,这件这里偏了,这件有污损。。。”
“这下完了。”
“还能找到他吗?”
“怎么找?找到了谁承认?”
“退不掉,这几个月不白忙活了?”
小明爸开始意识到问题严重性。
“我就说你,让你干点什么行吧?我不跟着你干什么瞎什么?
你当时就没挨个看看啊?花这么多钱,你连看都不看你就买回来?
怎么办?之后怎么过吧?下批货怎么进?没钱了。”
门口有敲门声,“别喊了,妈听见了。”
“你别哭,大不了我跟着他们多跑几趟,辛苦点,少赚点。”
小明妈进门,
奶奶喊住:“徐,全这几天干什么去了?”
“妈,你就别问了。”
“我这担心,心里老扑腾扑腾跳。”
“妈,我们这就够乱的了,您就别跟着搀和了。”
“哎。”
再次敲窗户的时候,接进来的是些别的东西。
小明爸推门进来。
小明妈:“这是什么啊?”
“录像带,有武打的,恋爱的,电视上从来没放过的,
咱们这不让播,可好看了。在咱们这卖很贵,买的很多。”
“能赚钱?”
“能,比衣服赚钱。”
警察来的时候,是个晚上。
一阵搜捕,床底下一堆的录像带。
“赃款呢?”
“在抽屉里。”
“就这点?”
“都用来进货了,等把货卖出去,才有钱。”
小明爸被带走了。
奶奶不想接受这个现实。
奶奶变卖了电视。
小明爸爸的几个朋友上门来探望,
奶奶托他们帮忙捞人。
奶奶煮了肉。
肉汤里煮鸡蛋,
再煮鸡蛋。
分给小明和小明妈吃。
有天小明妈说“这肉汤都馊了。”
奶奶点点头,倒了。
小明妈带着小明去探望小明爸。
小明爸过得不错。
小明爸说,这里伙食很好,
有的时候吃冬瓜里面有肥肉,很热很香。
家里水管子漏水,
小明妈带着同事来修,
奶奶急了,
推着小明妈的男同事往外走,
嚷着:“别想勾搭我儿媳妇。”
小明妈对着小明愤愤不平:“
有的是男同事看上我,跟我说,把钱都给我,
让我跟他过。我是那样的人吗?我要是那样的人,
我找的比你爸好。我要是那样的人,我早跟人跑了。
我不做那样的事。你看你奶奶,她还来事了。”
卢老太太对着奶奶说:“那个大夫可灵了,很多都是从那里治好的,
天天都有到他那里开方抓药的,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你去看看吧。”
奶奶带着小明走了很远的路,到了一个平房,排着队,号了脉,抓了药。
奶奶煎药。
小明妈说:“药煎糊了,就不能喝了。”
奶奶煎好了药,给了小明块冰糖。
从砂锅里倒了一碗。
奶奶说:“小明,你妈不容易。
那时候,我跟你妈一般年纪。
你爷爷是厂里的车间主任,
长得又高又帅脾气又好。
我跟你爷爷结了婚,
先有了小亮姐,
后有了你爸。
你爷爷京剧唱得好,
是个票友。
是厂里文艺骨干,
经常登台唱上一段。
那时候,我一手拉着小亮姐,
一手抱着你爸,
在台下听他唱戏。
你爷爷扮演忠臣被奸臣所害。
你爸就在我怀里哭闹,
小亮姐大骂“坏人,坏人,害我爸。”
你爷爷很能干,
里外一把手,
那时候你爷爷经常抱着你爸,
“儿子,长大了像你爸一样,
也不用多有出息,
堂堂正正做人,
做个好人,活得快快乐乐就行。”
那年发洪水,雨下个不停,
你爷爷在屋里休息,鼾声如雷。
水越来越高,灌进屋里,越来越高,
床开始漂起来。
你爷爷醒了,
起来就要往厂里跑,
我拉都拉不住。
他出门,我跟在后面。
邻居卢老太婆正在拿盆往外泼水。
“水都这么高了,你泼也没用。”
她对我笑。
我再看你爷爷,早跑得没影了。
你爷爷到了厂里,跟着一群人去加固堤坝。
他们扛着沙袋一袋又一袋。
雨不停地下,漫过了膝盖,漫过了大腿,漫过了腰。
大家忙了一阵,都累得不行,
水还是沿着边缘往里涌。
“谁还有力气再去抗几袋?”
你爷爷强打精神喊:“我,我还行。”
也有人跟着一起去。
别人一袋扛起来都吃力,跌跌撞撞。
你爷爷一手一袋,在泥水里奔跑。
他把沙袋堆在堤坝上。
水还是往外涌,
冲开一个缺口,
你爷爷站立不稳,
猛地跌倒,
水冲了过来,
带着你爷爷卷了进去。
一直到水退了,才找到你爷爷,
在泥里躺着。
我奶奶知道后,
疯了。
她在街上乱转,唱歌。
她坐在地上哭闹。
她想把我爸爸送人,
又抱了回来。
她抱着我爸去工作,
她把小亮姐从学校叫出来,
带回家,回家干活,看孩子。
老师来到家里,又把小亮姐领走了。
从此奶奶带着小明爸和小亮姐过上了缺衣少食的生活。
冬天还穿着单薄的夏装,夏天穿着长袖长裤,没有鞋,
到了吃饭点家里灶台冰凉,都是经常的事情。
更经常的是奶奶领到了工资或者抚恤金,
去商店看好了一块花色好看的花布,花了大半月的钱。
到月底时候挨家挨户借钱接济,到处吃闭门羹。
最终,小明爸爸在这样艰难的 环境中长大了,
娶了媳妇,虽说不太正常。
还生了娃,虽说也不太正常。
两年后,小明爸爸从监狱出来了,
万幸,工作还在,老婆还在,娃也还在,很老的老太婆我奶奶也还在。
一切都如同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