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现代言情 现实生活 似水年华静静过
静年第十六章
作者:暮潇潇本章字数:3202更新时间:2019-11-20 20:47:57

在雅的书柜里,摆放着一本精致的《圣经》,它有着黑色的凝重的封皮,骑缝处是粉红色的,上面依次有每章的开首字,想看哪章掀开那个字即可。雅从没见过这么精致方便的《圣经》,在老家,老妈买的《圣经》书厚重如砖头,封皮是厚厚的硬纸做成的,找哪个章节还要盲目地翻一会儿才能找到。

雅一见到这么方便精致的《圣经》书,就不由得爱不释手。她想:老家的《圣经》书如果也这样排版设计,老妈他们看时就方便多了。不曾想,几年后老家教会卖的《圣经》书也变成这样的模式了,看来,这种版本的《圣经》是普遍受到欢迎的。

看到这本《圣经》书,雅的脑海里便浮现出一个人来……

那时候,雅在北京的一个大型美容美发店打工,这个店主要是面对外国游客开的。北京是个旅游业很发达的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很多,他们多是随团旅游。到雅打工的这个店的游客,绝大部分是韩国人。韩国人中有些人的汉语说得很溜,有时候雅的同事们会议论某个有些特殊的韩国人,他们以为韩国人听不懂中国话,谁知忽然听到有韩国人用字正腔圆的中国话同他们讲话,令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竟然比很多中国人说话还标准。很多中国人说话还带有地方口音,但这些韩国人说出的中国话竟像电视电台上主持人说的那样,妥妥的标准普通话。雅每次听到便觉汗颜:自己也说不出那么标准的普通话来。

韩国人一般来说都很有礼貌,但也有个别人比较挑剔,会嫌弃店员手法不熟练,用力过重或过轻,这时候便需要店里的导游来沟通。

一日,雅到店里上班,一个中等个头,皮肤略黑的小伙子正转过头来,他见到雅灿然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老板娘对雅说:“这是新来的导游,金导游。”

雅冲他笑道:“你好!”

“你好,美女!”那小伙笑着冲她点头。

“好帅的小伙啊!”望着小伙儿浓重眉毛下那双晶亮的眼睛,雅若有所思。

“你刚下学吧?有没有20岁?”雅问小伙子。

“没有这么小吧,我25了。”金导游大笑起来。

金导游除了给旅游团翻译,平时闲暇时还负责教店员学习简单的韩国语。他打印了两张中韩对译语句,让店员学习。他不是泛泛一教就算了,而是一个个的考试,过了他那一关才行,否则就无休止的学无休止的考。

金导游的韩语很标准,甚至带有韩国人的地方口音,很多韩国人以为他也是韩国人。金导游是地道的朝鲜族人,他说他妈妈说的朝鲜语更古老些,现在已很少有人会说,难怪他韩语那么地道呢。

店员的工资是底薪加提成,会说韩语,意味着可以得到更多的小费和提成,有些老员工一个月拿的小费和提成,甚至高过底薪。雅虽然不善言辞,但她跟金导游学的那些简单的韩语也派上了用场,甚至也有韩国人问她是不是韩国人。

她也学那些同事,用韩语向韩国人推销产品、项目,这些收入虽然不多,但也有底薪的1/3。在这个行业干,收入比雅以前在的药店多了不少,当然时间也比药店长,休息时间也没药店多。

一次,雅到一个韩国餐厅吃饭,吃完饭走到电梯口,两个侍立两旁的男服务员看着雅说:“像是韩国人。”当雅走近时,一个男服务员用韩语说:“请走好。”

雅微笑着点了下头,用韩语说:“谢谢”,那个男服务员立马兴奋地对另一个男服务员说:“是韩国人,我说是韩国人吧!”雅憋着笑走出电梯。

雅曾在重庆一个鞋子专卖店打过一段工,那里有不止一个顾客说雅说话带有浙江金华口音。浙江是个美丽的地方,可惜雅从来没去过,她也不止一次地想过去浙江游历一番。江南那淡淡的水雾云烟不止一次地出现在雅的梦里,竟有乡愁的感觉。雅想,前世她肯定在江南的雨巷里徘徊过,绿柳长堤肯定有她伫立的身影。

雅的长相,有江南女子的小巧玲珑感。可老妈和姊妹们都长得高高大大的,难道自己是抱养的?可自己的五官,自己的一颦一笑又跟老妈那么相似。很多人说老妈是大美女,从年轻美到老,可为何称自己大美女的人不多呢?难道是身材不够高大?

现在,有韩国人说雅的口音里有韩国的地方口音,难道她前世也到过韩国?什么人能从浙江游历到韩国呢?自己前世应该是一个男士吧,至今自己还遗憾自己为何不是男儿身呢。男儿有什么好呢?可能是来自社会的束缚小些吧,可以自由的驰骋大漠原野,可以踏足高山僻壤,可以豪饮可以大醉,可以高谈阔论。

难道女儿不可以吗?现在这个社会,女子也是可以如此形态的,但似乎总不能开怀畅饮,总不能心之所至,行也至之。

金导游是雅第2次遇到的朝鲜族人,女儿一两岁时,雅再次到北京打工,她先是到一个保健院做讲师。

雅的青春年华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对老师和学生这两种身份印象深刻。那时候具体的理想应是当一名教师。但走上社会后却并没为此刻意追求,却也当了几次老师,竟然还都是成人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在北京的一段讲师生涯。

雅的老板是个二三十岁的姑娘,朝鲜族人。那时她的孩子才一岁多,之前曾做过韩语翻译。她是个很有头脑的人,短短几年时间就在北京买了几套房子。这个保健院是她卖了一套房子开办起来的。

保健院是个能容纳上百人的大会堂。大会堂中间是讲堂,两边及后面是医疗床和脊椎治疗仪等很多医疗器材,这些产品都产自韩国。主要是用玛瑙制作成的,利用玛瑙散发的能量来治病,价格不菲,疗效还是显著的。

有不少常来听课做治疗的老人竟然变得肤色红润,白发转青。当时带院长共有七位讲师。那几位都是北京人,还有一位王老师是河北人。王老师大学毕业后就结婚生子在家带孩子。孩子大些就到这个行业来做讲师。她已在大兴那边的保健院做两三年了。后来院里装修,需要几个月,于是她被借调到雅所在的保健院来讲课。她的课讲得和院长一样自如生动,并且歌曲戏曲都唱得不错。

有时一堂课讲下来还有剩余时间,就要想办法调动这些老年人的积极性,参与到一些娱乐活动中。主讲课的讲师有四位,另外几位主要做些维护工作。除了王老师,这三位都是新来的,培训一个月后就开始正式讲课了。为了第一天的课,雅准备了将近半个月,写了一篇方方面面俱到的稿子,并且日日背诵,以期印到脑子里讲课不看稿子。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虽然雅有当过成人教师的经历,但毕竟只是一个小教室,顶多几十个学生而已,而现在下面却是黑压压一片上百人看着雅。雅开始讲课时还是出现了卡壳。北京人的素质是无庸置疑的,他们报以掌声。雅很快平复了情绪,慢慢进入了状态。雅讲人体知识,讲保健原理,第一堂课就这样满满结束了。下面掌声一片,那些叔叔阿姨们冲着雅竖着大拇指:“姑娘,讲得不错!”雅也如释重负,半个月来压在心头的一块重石终于落地了。

有时讲完课还有空余时间,雅就给他们朗诵诗歌,或者唱首歌,然后在下面的叔叔阿姨中挑选一位来唱歌。这些老年人很多都能歌善舞,歌唱得很棒,尤其京剧唱得有板有眼,可以想见当年都是才艺俱佳的人。

几位老师每天轮流讲课,没讲课的就给来的人发牌卡,有了这牌卡才能轮流做治疗。有位女老师,她的稿子写得也比较全面,讲得也很好。可她每天每堂课都是那篇稿子,连讲例子都不改变一下。那些老年人不知认真听没,竟每天听着没异议。雅却听得痛苦起来。她不能允许自己每天都千篇一律地讲同样一篇稿子。这也让雅的生活变得不轻松起来。

老师们八点上课,下午五点下班。学员们都走了,老师们自己先做半个小时理疗,然后打扫卫生。卫生打扫完后他们都走了,余下雅一个人在偌大的会堂里备课。因北京房租贵,雅晚上就睡在理疗床上。

保健院每个星期天都休息,但雅却没真正休息的时间。下班后及星期天她都用在写讲义背讲义上了。那些叔叔阿姨对老师们都很尊重,见他们就老师长老师短地寒暄着。

那年端午节,好多老人把自家煮的鸡蛋粽子水果拿给老师们,说老师辛苦了。这些老年人象学生一样每天按时来听课,按时做治疗。每个老师都分配了一批学员,平时要跟踪询问他们的健康情况。因为坚持天天来至一个月可以奖励一个玛瑙手镯,两个月可以奖励一条玛瑙项链,坚持时间越长奖励越多……

那个保健院的经营模式应是早期的,此后这种模式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连老家那些个小地方都有很多这样的经营模式,但规模都比较小,象在北京那样能容纳上百人的大会堂还几乎没有……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