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武侠 新派武侠 良人归
第四十三章:学琴治书,花灯逃命,美人起舞
作者:下诏求剑本章字数:3248更新时间:2019-04-19 20:41:49

简单的六字其实能让人有太多美好幻想,从这六字大概是能让张忆宁感受到父母那段难忘的风花雪月。

若是这六字表意最准的话,那么完全可以知道张天行用情最深。

那么那个看画像落泪的张天行其实也完全可以说得通了,张忆宁在六个字里或许把二人的相遇相知相恋全部看见了。

聂忘愁二人在也不好安慰,毕竟是感动哭的,只得陪在旁边。

客厅低声哭泣之际,一阵悠扬笛声传来。

笛声很轻缓,节奏欢快,如同早春万物复苏一般,各种花草发芽,各种动物觅食,那是一个晴朗的天气……

渐渐的,渐渐的,低声变调转慢,声音变得低沉,一种悲伤从笛声中传来。

慢慢的,慢慢的,笛声变成愤怒,变成嘲笑,变成失望,变成绝望。

再然后,是思念,是伸出注定握不住何物的手臂……

一曲毕,连风念二人都是满眼湿润。

张忆宁听到笛声后反倒是平静了些,只是有些遗憾。

其实那副一看就出自大家之手的画就是张天行画的,所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倒也算所言非虚。

画中本来应该有个白衣吹笛俊少年的,只不过那个合奏的少年要为抚琴仙子作画,才只能画一人而已。

琴张天行本来懂一些不算绝顶,后来遇到韩宁,为了与之合奏,便学了长笛,至于画,张天行也只是了解一些,那副所谓的大家手笔是他一生中唯一一副上得了台面的画,并且,是很上得了台面。

良久,三人醒过来,风念二人安慰两句,三人便各自洗漱去休息了。

张天行在窗边无声站立了不知多久,有水滴从脸颊落在窗沿上,落在那块颜色本来就有些不同的小块方寸中。

张天行醒来,把那只刻有“宁”字的,长笛小心翼翼收进了一只外形简单,但实则价值连城的木匣中,才准备休息。

翌日,张忆宁早早的起床了,吃完早饭便摇着张天行的手乞求着学琴,张天行故作拒绝,说年纪太小,容易伤手,惹得张忆宁闷闷不乐。

下午张忆宁正在和师弟向“先生”学诗词之时,张天行推门而入,背上背着两把“筝”,手上还捧了一把。

张忆宁一看,两眼放光,丢下曾经最爱的《诗经》就跑去找张天行了。

高兴说道:“爹,你哪里来的琴?今天就学琴?你会吗?还是要我们自己查典籍学琴?”

张天行被连问这么多问题,不过貌似只回答一个就行了。

他回道:“嗯,今天这两个小子惹我闺女不痛快了,所以我专门在万重山里找了材料,自己做了几把琴,唉,徒弟惹的祸事总是要师父来擦干净的。”

聂忘愁心中鄙夷,风念过了这么久了,对师父的崇拜之情早已所剩无几,二人几乎是同时心里骂了句:‘无耻’!”

不过表面是不敢表现,不然不教他们练功都是小事,要是在吃饭这一大事上作怪可就惨了。

曾经张天行还真就把润肠通便的菜做给他们吃,说对练功有好处,对大人和女孩子却无用,二人喜笑颜开的吃完了饭,结果那一天二人就在茅房没怎么出去过。

后来二人有理有据的无力不满也就出来之藏在心中了。

张忆宁对于爹的栽赃嫁祸一点不恼火,眼里只有张天行手上的筝。

张天行笑着递过一把筝,张忆宁飞快接过。

拿到手上,这筝倒不是什么稀世珍宝,不过也不算差,但是看了眼张天行身后背得,才觉得手上这把真是把好琴。

因为后面那二把就是有个琴的样子,连漆都没刷过,黄白色的木材直接裸露在外。

张天行坐下,说道:“你们两个来拿自己的琴。”

风念二人看到琴忍不住心中骂了句“偏心”,但是也不算特别难过,毕竟,早已习惯。

张天行喝了口燕国来的不知名茶水,起身说道:“都跟我去书房,今日教习琴艺。”

张忆宁一马当先,都走到了张天行前面去,抱着自己心爱的筝。

聂忘愁二人跟上,风念倒是和张忆宁一样,激动不已,哪怕琴差了些,但是无妨,能弹就行。

聂忘愁以前学过一点皮毛,倒是不想学琴,他觉得练功有意义得多,不过经过以前的经验,这琴他不学也得学,现在已经习惯逆来顺受了。

到书房,张天行先是坐下喝茶水,而后便叫三人找来桌子和椅子,而后自己又不知道在哪里找来了一根木棍,俨然一副教书先生的模样。

一切准备妥当,便说道:“忆宁也十岁了,就不等风念了,从现在起就开始教你们琴棋书画了,以后还会学一点奇门遁甲,你们两个小子就喜欢在心里骂我,今天开始,便教你们见识下什么叫全才。”

聂忘愁二人低头不语,害怕晚上又吃“强身健体”的药膳。

张天行也不管,直接说道:“首先,琴棋书画,琴排在第一位,是因为琴起源最早,在尧舜时期便出现,传闻还有舜弹琴一步入天人的说法,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但是以琴感悟天地大道者古来就有之,那施恩城的第五决便是弹琴,弹出个天下无敌,不过这也就是以讹传讹,哪能真无敌,老夫都不敢当。”

边说,他边来回踱步,颇一分先生的感觉,有的时候,这父女两却是很讲究,很有仪式感。

张天行的声音继续传来:“这琴棋书画的划分是大唐王朝张彦远著作《法书要录》写道:‘辩才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也就盖棺定论了琴的首席位置,琴指筝,在《说文》中就写有:‘筝,鼓弦竹身乐也’这样的描写,后面的关于筝的诗句数不胜数,譬如有《听筝》、《咏筝》等等诸多名诗,所以这筝的地位可见一般,一人奏曲,用筝可以演奏出最繁杂多变的曲子,这便是筝的优势所在……”

后面张天行讲了不知道关于筝的历史和诗词,倒是震惊了三人,不过风念和张忆宁显然不觉得无聊,听得津津有味,只有聂忘愁兴趣缺缺。

不过他倒是很喜欢关于“知音”二字的由来的典故,对钟子期和伯牙的诚挚友情赞叹不已,那句“人生有一知音足矣”着实动人心弦。

讲了整整一个时辰,张天行终于是开始教授如何弹了。

聂忘愁早就学过一点,也不觉得很难,但是还是震惊于邋遢师父对于筝的技艺之高超,比之之前教自己的那位著名琴师不落三分。

张天行教的很认真,对于“托、劈、抹、挑”等诸多技法都做了详尽解释,亲手示范也是信手拈来,手法娴熟。

聂忘愁觉得反正无法拒绝,也就和师弟师妹二人一齐认真学琴了,反正张天行说弹琴也能感悟天道,不是还有个弹琴弹到无敌的第五决嘛,也就不觉得浪费时日了。

三人学琴后面,慢慢的其余三艺也开始学习了,对于这四艺,聂忘愁都略懂一点,学得也不算累。

四艺中张天行棋艺最胜,琴艺次之,画艺再次,书艺最凡,但是无论哪一门教三人也算十分够资格了。

除了这四艺,兵法,治国之法等等的张天行也是慢慢教授,本来除了四艺张天行是不要张忆宁学的,可是看着闺女百无聊奈也就不坚持了。

几个人的时间被规划十分充实,早上练功,下午授课,晚上便可休息玩耍一番。

时间飞快流过,安静闲事的日子很快过去,中间倒是发生过一个小插曲,十四岁那年聂忘愁和几人下山看花灯会的时候,和一个认识的女孩闯了个不大不小的祸。

那是十四岁那年的那年的元宵节花灯会,几人下山到了瓦落寨赏花灯,聂忘愁被一个姑娘塞到手里几个极好看的玩偶,而后后面冲出一堆汉子喊着“无耻小贼,还我玩偶”之类的话,本来准备解释一番,可是看到几个大汉满脸怒容,手上依然菜刀高举,便不敢迟疑,拔腿就跑。

看到那个姑娘跑路很快,又很有章法,索性就跟在后面逃命了。

后面追上那个姑娘,也暂时摆脱了追兵,正准备责骂一番,却被一句谢谢堵住了。

刚想教训,但是看到是一个懵懂天真的孩子也就消了怒气,细细和那个姑娘讲道理,那个姑娘不知道是从个山中隐居的地方跑出来的,竟如此不暗世事,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也不懂。

讲了半天她终于懂了,又问这些道理他是哪里学的,聂忘愁便回到:“世俗的道理世俗中来。”

后面追根问底又糊里糊涂的答应了要带那个姑娘去外面游玩,去走遍天下也看遍天下。说完后便后悔了,也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多管闲事的好心肠,总之又是留了一个承诺。

后来那个姑娘被一位老妇人接走,那个老妇人和张天行好像认识,聂忘愁也就释然了,说不定是哪个隐士高人,结一份善缘也好。

也是那一年,一次下山时,看到报书,说:齐统帝之女那位姓董名悦的公主在观天台上行祭舞炼丹,最后求来九道天雷,丹成,齐统帝董齐一的性命被续上了。

那位公主也被封了个观天台舞美人的好听名头,着实引人。

对这个公主,聂忘愁和风念既恨也不恨,恨她救活了灭国散家的仇人,不恨她的孝顺,她的理所应当。

也只能安慰道:“亲手报仇最好”云云。

求剑留言:和那个女孩闯花灯会的故事本来准备写两三章的,但是想想,主角还要在五十章左右入江湖也就算了,男主和那个朋友的故事以后通过回忆写出,看官们不用着急,回忆带出,效果更佳。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