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历史 历史传记 天启帝
第一百零一章 坚守还是反攻?
作者:井底之冰本章字数:5718更新时间:2019-06-19 08:26:01

第一百零一章

踌躇了一晚,陈*良策在毛文龙率军再袭双山之前,找上毛文龙说道:“将军,朝廷的大军呢?我看您麾下也就一百多人吧?双山那个地方,可是有千余名建奴骁勇的,只靠将军的本部人马,及临时从镇江城内抽调的民夫,恐怕难以取胜。”

毛文龙嗤笑道:“哪儿来的朝廷大军?”

陈*良策大吃一惊,他忙问道:“那个陈忠暗中与我联络的时候,可是信誓旦旦的说将军所辖皆是王师精锐!难不成将军等人不是从辽西而来?”

毛文龙哈哈大笑道:“若非谎称我部兵强马壮,你小子那肯充作内应?”

闻言,陈*良策顿感手脚冰凉,他畏畏缩缩的问道:“也就是说...将军只有这么点儿人?”

毛文龙豪情万丈,大声喝道:“用兵之道,贵在出奇,班超以三十六人定西域,耿恭以百人守疏勒,皆奇功也!汝安知本将军不能出奇制胜?虽然我的人马是少了点儿,但一样能建立不世之功勋。”

陈*良策急道:“我丝毫不怀疑将军的胆略以及您麾下健儿的英勇无畏!可是您就这么点儿人,却又鼓动镇江等地的百姓参军,痛击建奴,万一建奴大军压境,又当如何?”

毛文龙嘿嘿一笑道:“往东是朝鲜,往南是大海。老子打不过建奴大股部队,但建奴的大股部队却也追不上老子。”

陈*良策忙道:“将军跑的,可镇江等地的老百姓当如何自处?建奴一旦无功而返,势必要拿当地的老百姓泄愤,届时,整个辽左都将血流成河。”

毛文龙厉喝道:“老子顾不了许多了!连朝廷都护不住辽民,我又能怎样?生逢乱世,人命如草芥,老子不可能为了区区草芥就豁出性命去。老子还要留着这条命报国仇家恨嘞。”话音落下,毛文龙不再理会陈*良策,而是点阅人手,抄小路朝双山而去。攻克镇江城后,毛文龙非但吞并了陈*良策的百余部众,还从城中征调了千余名壮丁,发放武器,暂时武装起来。毛文龙还十分鸡贼的命令陈*良策的部将为前锋,以骗取劫掠双山的八旗兵的信任,然后又出其不意的将毫无防备的八旗兵杀掉。待陈*良策的部将动手之后,毛文龙等人立即敲锣打鼓,一边从四面八方冲上去,一边扯着嗓子叫喊王师来了,朝廷派兵来救大家伙了。为祸双山的八旗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又岂是听信了毛文龙等人的喊叫之后,更是惊疑不定,不晓得毛文龙到底有多少人马。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相比于八旗兵的猝不及防,毛文龙的部将却是怀着复仇雪耻的心思,一个个悍不畏死,跳上马背,跟八旗兵们作殊死搏斗。

战斗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悬念,在双山附近劫掠的八旗兵本就分散,又没有丝毫防备,迅速的就溃败下来。双山八旗兵的溃败,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借着溃兵之口,镇江附近方圆数百里地区的辽民都知道朝廷派王师赶来剿虏,一时间各地的老百姓,纷纷拿起武器,跟驻扎在当地的八旗兵展开了剧烈的抗争。更多的老百姓拖家带口的从宽奠、汤站、险山等城堡赶往镇江,归附于毛文龙。这种声势立即惊动了整个辽东。

毛文龙的胜利,虽然斩首不多,但是造成的影响力却是十分深远。整个辽东大地的老百姓们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都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抗金斗争中去了。

这次的战功,田弘遇无论如何也没法子贪墨了,因为这次的战功影响力极大,远在辽西的王化贞通过散落各地的哨探,得知了此战的确切战果后,迅速上折子替毛文龙轻功,并且在奏疏中点明,毛文龙是自己的心腹爱将,他此次出击,全部是在自己的运筹下完成的。

为了渲染此次胜利的辉煌程度,王化贞还极力款待即位御史朋友,让他们上折子为毛文龙的胜利造势,其中一个叫董其昌的御史这样动情地说道:“毛文龙以二百人夺镇江,擒逆贼,献之阙下,不费国家一把铁、一束草、一斗粮。立此奇功,真奇侠绝伦,可以寄边事者!如此胆略,夫岂易得?使今有三文龙,奴可掳,辽可复,永芳、养性可坐缚而衅之鼓下矣。”

这场胜利在朝野上下引起了极大的物议,在王化贞的运作下,已经使得越来越多的官员认为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皇帝为此星夜召开了御前会议,参会的有叶向高、徐光启、王象乾、孙承宗等阁臣,也有兵部尚书张鹤鸣及其部属,另外,皇帝还破格下令信王朱由检跟福王朱常洵列席会议。

“毛文龙一个卑将,便能在辽东搅动风云,可见建奴在辽东极不得民心,此时朝廷若是派王师反攻,定能大获全胜。”一个兵部官员上奏道。

辽务司侍郎官王在晋奏对道:“毛文龙收复镇江,擒缚叛贼,四卫震动,人心响应。报闻之日,缙绅庆于朝,庶民庆于野。自清、抚失陷以来,费千百万金钱,萃十数万兵力,不能擒其一贼。此一捷也,真为空谷之音,闻之而喜可知也。”

这些兵部的官员大都在张鹤鸣的授意下,坚定的站到了主战派的一侧,他们一个个轮流站出来向皇帝高谈阔论,讲的却都是些空洞洞的,鼓舞士气的话,对前线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没有一个人心知肚明的。

皇帝兴致似乎不高,他瞥了眼叶向高,问道:“叶阁老怎么看?”

叶向高沉吟片刻后,圆滑的说道:“毛文龙收复镇江,人情踊跃,而或恐其寡弱难支,轻举取败,此亦老长考虑。但用兵之道,贵在出奇,班超以三十六人定西域,耿恭以百人守疏勒,皆奇功也,今幸有毛文龙,此举稍得兵家用奇用寡之法。臣以为应该重赏毛文龙,并重用毛文龙,给予粮饷军械,令其在辽东坚守,以待王师。”

皇帝撇撇嘴,叶向高的话算是两边都不得罪,倒是会做人。

这时候,令皇帝有些意想不到的是刚刚被受封信王的朱由检竟然站出来,开口说道:“臣弟倒是觉着,假如辽西驻军能够挥师东进,辽地百姓必然纷纷响应,届时战场之上有王师挞伐,民间草泽有辽地百姓钳制,何愁建奴不破?”

听信王这么说,兵部的官员们都面有喜色,皇帝宠溺信王已是举朝上下的共识,想来信王的话在皇帝面前应该极有分量。

不料皇帝却是轻声说道:“福王叔与诸位臣工俱在,哪儿有你讲话的份儿?”

闻言,朱由检面色微变,连忙告罪。

福王朱常洵以为皇帝在逼迫自己表态,连忙上前说道:“皇上,小王以为,辽东巡抚王化贞的计策可行。他不是已经联络了林丹汗了吗?林丹汗不是有四十万大军吗?只要林丹汗跟辽西的军马一同向建奴发起进攻,加上辽东百姓的拥护,定然可以挫败建奴,乃至一蹴而就,剿灭之。”

皇帝瞥了福王一眼,不置可否地撇撇嘴。最近这些时日,皇帝的确对这个三叔表现得过于恩宠了,以至于朝野上下的风向已经渐渐改变,有越来越多的官员趋附在福王身边,为他摇旗呐喊,出谋划策。皇帝觉得这个火候已经充足了,是时候给福王点儿脸色瞧瞧,否则假如朝臣们一味的被福王收买人心,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势必会对皇帝的皇位产生威胁。事实上,在皇帝还没有子嗣的当下,假如皇帝万一有个不测,福王被拥护登记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皇帝用福王来牵制东林党,可不是让他来挖自己的墙角的,所以一直以来,皇帝对于福王的戒备心,甚至超过了东林党,乃至是辽东的努尔哈赤。

见皇帝对福王爱答不理,群臣都是暗暗心惊,不知道福王是怎么忤逆了皇上。福王更是惴惴难安,面色发白。

皇帝接连给了信王、福王脸色,而他们二人又都是主战派,那么皇帝的心意就不难揣测了。皇帝仍旧坚持既定的“三方布置策”,而不是支持王化贞冒险的军事行动。

“再派些人手到辽西,乃至辽东打探一番,摸摸虚实,探探深浅。不要总是听风就是雨!”皇帝缓缓开口说道:“现如今辽西当地的驻军,大都是从辽东溃败而来的残兵败将,他们要么是被建奴吓破了胆,要么就是就是不教而征的壮丁,那里是建奴虎狼之师的对手?假如建奴真的向卿等所言的那般不堪一击,也就不会有萨尔浒之败,辽沈也不会那么快沦陷啦。”

虎狼之师?

听皇帝亲口称建奴的部队为虎狼之师,这可真是打击士气。要知道虽然建奴气势汹汹,咄咄逼人,但是碍于习惯,无论是大明朝廷还是大明民间,都轻蔑地将努尔哈赤的部队称之为流寇,叛军,在战略上将努尔哈赤的部队贬损的不值一提。现如今皇帝突然将建奴定义为“虎狼之师”,确实有点儿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意思。

“叶向高、徐光启、王象乾、孙承宗、皇五弟留下,其余人等都散了吧。兵部那个主意出来,这个毛文龙无论是良是歹,朝廷都不能置之不理,就算是做做样子,也应该极力封赏一番,提振军心士气。”皇帝话音落下,便将群臣打发了大半。见皇帝没有留下自己的意思,福王的脸色更加难堪了。可皇帝上天下地,唯我独尊,并不会在意他的心思。

……

待养心殿只余下叶向高等五人以后,皇帝给了守为身旁的许显纯一个眼色,后者连忙将两个身穿囚服的人带上殿前,叶向高等人定睛望去,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皇帝被锦衣卫押解上殿的竟是杨镐跟袁应泰!

叶向高等人惊疑不定,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两个罪臣再次见到了皇帝跟诸臣,不禁悲从心来,泣不成声。

“你们两个都是跟建奴,跟努尔哈赤交过手的,朕不信兵部官员的话,也不信内阁诸臣的话,因为他们都舒舒服服的待在京师,压根不了解辽东的战局,不清楚建奴都是怎样的模样。但你们俩不一样,你们是败军之将,想必这些日子里,对曾经的失败,甚为追悔莫及吧?谈谈看,同朕及诸臣讲讲建奴,讲讲努尔哈赤,从杨镐开始——”中国历来信奉的主义是成王败寇,也就是西方所谓的“零和博弈”、“赢者通吃”。所以中国古代历来是轻视败军之将的,想来没有从败军之将那里吸取经验教训的良好习惯。当皇帝的一番话落下的时候,无论是叶向高等阁臣,还是朱由检都是大吃一惊。就连杨镐跟袁应泰也是惊喜万分,没有想到皇帝还没有忘记他们两人,甚至还给出了一个让他们申辩的机会。

杨镐迅速开口,他当然率先鼓吹了一番八旗兵的骁勇善战,以及明军的羸弱,各军互不统属,协同作战的时候,跟八旗兵不在一个档次上,如此种种,总之讲了许多为自己开脱罪责的话。但是他的话,皇帝听得进去,因为杨镐的话,言之有物,不像兵部的官员们,完全是在复述王化贞的论调,或者压根就是在臆测。杨镐能够说清楚八旗兵的作战特点,披甲人的装备情况,乃至努尔哈赤麾下诸子诸将的用兵风格,乃至性格特点,这些东西,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兵部那些纸上谈兵的官员哪儿得来。

“给朕讲一下努尔哈赤的八旗兵吧。”皇帝说道。

杨镐忙道:“回皇上,女真人世代以渔猎为生,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同蒙古人一样,女真人是不事生产的,他们的整个部落就是一个庞大的兵营。贼酋努尔哈赤狼子野心,几十年来,一面假装对国朝俯首帖耳,一面有以重金贿赂镇守辽东的诸将,以至于令努尔哈赤在几十年来,不断地发动战争,兼并了整个女真部落。随着人口的增长,努尔哈赤便开创了八旗制度。努尔哈赤早在万历二十九年便建立了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又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努尔哈赤将女真部族的全部人口,无论是酋长、士卒,妇孺还是贩夫走卒一并编入旗籍,其制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 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据臣于萨尔浒战前探知,努尔哈赤麾下大概有400多个牛录,其中还有一百多个牛录是由蒙古人编成的。”

皇帝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冷笑道:“一个牛录300人,400个牛录也才十来万人,这十来万人之中,还有不少是老少妇孺吧?原来努尔哈赤竟然是率领这样一支全民皆兵的部队再同朝廷作战。”

“萨尔浒之战,皇祖集结了十余万大军,先帝跟朕即位以来,在辽沈也布置了十余万大军,还先后三次发内孥共计三百万两赈济辽东前线,可结果竟然是被努尔哈赤拖家带口的给击败了?那些追着溃败的明军砍杀的马背上,端坐着的莫非是一个个女真族的老少妇孺?”

皇帝生了雷霆之怒,他狂狮一样的怒吼震撼的整座养心殿都瑟瑟发抖,殿内的所有人都恐慌的匍匐在地,无论是臣子、宗亲还是宫女太监。

“皇上息怒,臣料想,努尔哈赤真正能征善战的部队也仅仅三四万罢了,现如今努尔哈赤已经攻占了辽东大半年了,仍旧不见他有下一步动作,可见努尔哈赤的兵力的确捉襟见肘,镇守一个辽东镇都步履维艰。”杨镐继续讲道。

皇帝的脸色仍旧有些狰狞,他愤愤不平地问道:“大明朝的武将都是猪狗吗?几十万人马,连努尔哈赤那么点儿人都打不过?还连年损兵折将,丢城失地?”

这时,袁应泰惭愧的说道:“皇上,国朝承平日久,视武夫不亚于奴隶,老百姓们都不愿意从军,民间还有俗语说‘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兵营内养着的要么是地痞流氓,要么是老弱病残,要么干脆就是空额,仅有的一些能征善战的步卒也是将校们的家丁,勉强维持著地方治安尚可,打击山贼匪盗尚可,但无论遇上蒙古人南侵还是建奴西进,都是无力抵挡的。更何况,国朝的武官顶天了也就是个总兵官,总兵官能统辖多少人?每逢大战,朝廷都是择选一个文臣出镇军队,帐下聚集个十几二十几个总兵官,且不说这个文臣懂不懂兵略,能否弹压住帐下的骄兵悍将,单论这十几二十几个总兵官下辖的各军就很难调节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更别提让他们协同作战了。朝廷军队内部,北兵轻视南兵,南兵仇视北兵,各省各镇兵马饮食习俗不尽相同,又增添一项龌龊,由是朝廷王师内部每每互相倾辄,不消得敌寇来战,便已去了三四成战力,若是这种内部矛盾被敌寇利用,那么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皇帝闻言眼前一亮,没想到这个袁应泰在辽沈跌了个大跟头以后,竟然还真的悟出了些真知灼见。皇帝朝杨镐、袁应泰二人点点头,而后对叶向高等人说道:“瞧吧,这两位可都是在前线督师过的人啊,在兵败之前,未尝不深得朝野上下的信重。此二人能说是庸臣吗?假如连杨镐、袁应泰就能被打上庸臣的烙印,那么恐怕在座的诸位阁臣也都自惭形秽了吧?”

“朕觉着,他们二人说的好,说的对。忠言逆耳!国朝颓势不是一天两天了。兵牟不足用,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以目前朝廷在辽西布置的兵马,能够勉强维持著辽西就已经不容易了,还奢谈什么反攻呢?辽西虽然表面上有十余万大军,可是这帮人中互不统属,也没有精兵强将,其中绝大多数又是从辽东溃退下来的残兵败将,他们恐怕早被建奴打断了脊梁骨,那里还有反攻的勇气?”

皇帝这番话,算是对辽东前线的经抚不和画上了一个句号。朝廷继续支持熊廷弼,否决了王化贞的军事冒险。

但皇帝想来推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他一并讲道:“但是王化贞款待蒙古林丹汗,倚重蒙古察哈尔部落协防广宁城的法子还是可圈可点的,下诏吧,勉励王化贞一番,但要让他断绝了反攻的念头,全身心的投入到坚守之中,还有,辽东的一切军政大权,要尽快的过渡给熊廷弼,别总是握着手里头十几万人马的大权不放。”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