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历史 架空历史 布衣崛起
第132章 提前布子
作者:余生风起本章字数:3311更新时间:2018-10-28 15:55:06

陈庆庚看到的东西并不神秘,却是陈老夫子几十年积累所得的知识。

陈老夫子见这个向来老实的孙儿,居然惊慌失措到语无伦次,有些失望。

老人家拿起地上的书册,仔细清理,一边说道:“你那几位堂兄和兄长,离家的时候,可没你这么不堪。”

老实归老实,陈庆庚身为年轻人,总是有些好胜心,闻言快速稳定了情绪。

陈老夫子坐到大椅里,眯眼看着自家孙子,终于点点头。

陈庆庚整理好衣衫,为自己的失态请罪,然后吃惊道:“几位兄长,还有堂兄他们,也是爷爷送走的?难怪他们临走之前有些奇怪,原来是看了这幅册子。”

陈老夫子哼哼两声,“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爷爷我把你们送到各个地方,为的便是保住陈家一脉。”

“可汴京明明是歌舞升平的景象,爷爷为何认为大周有巨大隐患?未免,有些偏颇?”陈庆庚不大认同那卷册子最后的结论,又不敢大声辩驳,只好哼哼唧唧。

陈老夫子被这个孙儿的矫情气到了,大声道:

“你懂得什么?!这本册子记录的,乃是数十年来,各地大族豪商的收支情况。里面的数字都来自与老夫交好的账房、管家和幕僚,比大周朝堂的数字可信得多。”

“河东豪强、京东大户、江南大族、荆湖乡绅、川蜀豪商,凡是豪门大户,缴纳的赋税能到三成便不错了。历朝历代,但凡乱世降至,国库的崩溃总是重要征兆。”

“我大周的工商远胜历代,如今的国库得益于此,还可支撑。但各地大族暗中蓄积的钱财,也是历代之最,游离于朝堂法度之外,隐患巨大啊。”

“大周在工矿作坊上的税率,从十抽一到三十抽一不等,如今国库六到七成的收入源自工商赋税和市舶司,算上大户的偷税漏税。庆庚你说说,大周各地的大户,每年获利几何?”陈老夫子要好好提点一下陈庆庚,免得这个孙儿到了明月庄认不清形势,遭人非议或暗算。

陈庆庚拿去书架上,已被陈老夫子磨得光光的算筹,坐到席子上,拿起那卷陈旧书册,凝神计算。

嗡嗡声传来,陈老夫子看着孙儿一丝不苟地在那儿计算,又是无语又是好笑,胡子都要翘起来了,“作孽啊,这个孙儿这么呆,果然还是要把他送到蒙学待着。若明月庄真能成为一方诸侯,倒也是个去处……”

陈庆庚这个呆厮终于有了结果,只听这个年轻人轻嘶两声,“那些豪门大族上缴的赋税平均不到三成,便以两成七来算,他们每年赚到的,相当于朝廷岁入的五十倍到一百倍。”

“朝堂过去的五年中,平均岁入6000万贯,那这些大族每年掌握的财富……”滴答滴答,是冷汗掉在地上的声音,陈庆庚的喉咙好似被什么堵住了。

房间里安装了炭炉就是不一样,陈老夫子晒着穿透窗纸的温暖日光,假寐了一阵。听到孙儿的声音,老人醒了过来,“历朝历代,数我大周文化鼎盛,又数我大周的蛀虫最多!”

“强汉分为西汉东汉。西汉末年,黄巾军大乱前夕,各地豪强贵族掌握的财富倍于国库,继而天下大乱。”

“晋朝一统天下,然而内乱不止,终于引得内附胡人大乱,衣冠南渡成为南晋。然而南晋末年,上品士族控制的财富数倍于朝堂,于是西晋王朝覆灭。”

“盛唐的武力为几千年之最。然而胡兵作乱前夕,各地的名门和节度使,控制的财富居然十倍于国库。前朝盛极而衰,又经过几十年乱世,才有我大周太祖的崛起。”说到这里,老人遍布老人斑的手紧紧抓着椅子扶手,眼中满是复杂。

房间中静谧了片刻……

陈庆庚想到了什么,“难道便不能改革,比如变法什么的?”

“先秦之时,商君变法,方有大秦一统;汉武登基,董仲舒献策,才有独尊儒术;我朝太祖,优待士人,成就两百年文华。而今只需……”陈庆庚这小伙子进入状态,正要滔滔不绝,却发现自家爷爷正盯着自己,脸上是一副“装叉,接着装叉,老夫看你如何装叉”的表情,于是嘿嘿两声,讷讷不敢言。

陈老夫子对陈庆庚有些头痛。

毕竟是亲孙子,陈老夫子只好打起精神,教好这“最后一课”。老人家徐徐道:“西汉之时,不少大贤想要变法消除隐患,死得很惨。大汉初年,建言削藩的那位大贤,居然落得个九族尽灭的下场。”

“南晋也有想朝世家开刀的,无一例外,都被那些士族干掉。前唐,胡兵作乱前有十几位宰相,想收回节度使手中的财权和兵权,要么被免职,要么被杀。”

“便是本朝,你真以为没有大儒看出什么?王安石先生学究天人,想要减轻小民的负担,同时加强国库。但只因他老人家提出的青苗法等计策,触及到士绅大户的利益,最终惨淡收场,小民的负担反而更重了。”

末了,陈老夫子还补充一句,“想改革,甚至变法,谈何容易?自商鞅和晁错两位大贤之后,便没有在王朝运行之时变法成功的例子了,顶多是开朝定制之时稍加改动罢了。”

涉及到王朝更替的历史周期律和既得利益阶层的日益顽固性,陈庆庚当然是一头雾水。但这位年轻人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大周有些积重难返的意思。

陈庆庚还有疑问,左右确认无人,低声道:“那,依爷爷看,大周真无法渡过这个坎儿?”

陈老夫子长叹口气,“士绅大户控制的财富数十倍,乃至百倍于国库,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隐患太大,这是其一。人丁滋长,田土不足,流民日多,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贪心不足啊。那些大族已经从作坊、矿山、船队里挣到海一般的财富,还盯着土地不妨。那些豪门大族当然明白,不给小民活路是有大患的,可谁也无法,无力,甚至无意阻止吞并土地的行为。”

“甘凉关中,响马渐多;河东之地,大盗纷起;京东东路,绿林猖獗。这还只是黄河以北,爷爷了解到的。还剩下多少猫腻,便是爷爷消息灵通,也知不道。”

“荆湖南路和江南西路,也是水盗不绝。还有方腊那厮,谁能想到,大周的精华之地居然有称王的草头大贼!岭南那边,虽然大理国没有放手大屠,此时也凄惨得紧。别看朝堂的邸报,不可信,你爷爷我在岭南西路有几个故旧,其中一个全家尽没。”

“北地又有大变。都说女真人少,和辽国还有的拼,即使打下辽国也不得不向大周求和,到时幽云必复。”

“可辽国方起之时一样人少,安知女真不会像当年初升的辽国一样,甚至比辽国还狠?朝堂诸公想必也是明白的,可他们吵来吵去,最终只能认为女真人少。休得胡言,爷爷怎能和那些人尖子相比,可能是旁观者清,或者爷爷根本没看明白?”

听爷爷这么一说,陈庆庚终于明白大周的情势不妙,他嗫嚅一阵,低声问道:“爷爷,您的意思是,方腊便如那陈胜吴广一般?”

“若大周朝堂应对得力,还有中兴之时,便如西汉东汉。若一个不好,四处流民起火,北方再局势大变,大周危矣?”

陈老夫子微微瞪大了眼睛,眉头的皱纹叠起,心想这个孙儿终于开窍了,“有点这个意思。但本朝说是集数千年文华之大成也不为过,还有远胜各朝的工矿海贸,能另开新局也未可知。”

“不管如何,至少大周的北方,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再平静。听说明月庄的公中,对所属作坊的控制很得力,李响庄主又十分重视教化,很多举措爷爷我也看不懂……”

“庆庚切记。到了明月庄要少说多做,先做好自己的活计,其它事情少掺和,如此方能持久。”

“爷爷在汴京,为你和你的几位兄弟多撑几年,有空多回来看看爷爷,别和你几位兄弟生分了。明月庄那里鼓励庄民自建作坊,爷爷这里,给你准备了一笔会子和交子……”告别时刻到来,陈老夫子跟寻常人家的老头子没什么两样,絮絮叨叨地,恨不能把每日里吃什么都提醒到。

陈庆庚含泪接过爷爷手中的几封信和会子、交子,一步三回头地出门,和妻子踏上马车,出汴京北门找到明月庄的熊成武,向李响所在的别院行去。

……

李响发觉自己着相了。

明月庄的蒙学一向封闭,师资力量一直是自产自销,有了陈庆庚这位“新鲜出炉”的大周童生,带来有益变化也说不定。某种意义上,李响把陈庆庚当成了鲶鱼。

陈庆庚是间谍怎么办?开玩笑,蒙学虽说不教四书五经,但还有“风俗课”这种教导大周风俗文化之类的认同课程,大义上挑不出毛病。明月庄教导孩子们要尊敬师长,孝敬父母,有错?至于不教四书五经,不是没钱嘛,有意见?出钱啊!除非有人撕破脸,就要为难明月庄,不然蒙学的包装是很过关的。

退一步讲,即使陈庆庚真是间谍,不还有名声渐渐发黑、令人闻风丧胆的赵伯在嘛。

李响在陈庆庚惊奇的眼光中,使用蘸写笔快速地写就一篇命令,让陈庆庚签过字,这才把庄主大印盖到右下角的日期和两个签名中间。

陈庆庚呆呆地接过用印泥封口的庄主命令,带着满心的疑惑回到后院,他对李响庄主横着写字的习惯深表不屑。陈庆庚将在后院和明月庄招揽的几个老童生、商队管事一起,接受两周的律令学习和隔离,然后跟着返程的明月庄商队,前往明月庄入籍。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