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历史 穿越历史 大明匹夫
第3章 机会
作者:浮沉的命运本章字数:3555更新时间:2021-06-07 20:31:33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河北、巨鹿、蒿水河边、宣大军营地。

  日近黄昏,帐外雪花飞舞,寒风凛冽,宣大总督卢象升的中军大帐内,火盆熊熊燃烧,卢象升坐在椅子上,麻衣白网,对着桌上的舆图,仔细观看。

  良久,他才抬起头来,微微叹息了一声。

  鞑子入塞,烧杀抢掠,官军积弱不堪,诸地糜烂,国事难为。

  自崇祯六年起,他因剿灭流寇有功,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因战功卓著,先后担任兵部尚书、宣大总督。

  自天启二年进士,到今日入卫京师,一晃已经十八年。岁月荏苒,时光如梭,他也从当年风华正茂的毛头小子,到了今日的华发早生。

  十八年来,他曾创立大明官军的精锐天雄军,也是他任宣、大总督、入卫京师的主力。

  天雄军以火器、弓弩和战车结合,铁甲护身,配长枪和火铳,远近结合,适合野战,又以父子兄弟亲朋建军,凝聚力强,战力惊人。他正是凭借此军,在中原一路披荆斩棘,大败流寇,名噪一时。

  一次追击流寇的过程中,他的额头被对方弓箭所伤,血流满面,他依然不管不顾,提刀杀敌,流寇闻风丧胆,他也因此落了个“卢阎王”的绰号。

  放眼大明境内,也只有他的天雄军,孙传庭的秦军,以及辽东铁骑可以称得上大明官军的精锐了。

  他也曾在剿杀流寇之时,洞察“饥民为寇”的缘由,提出“因粮”之策,即根据贫富差距纳税,农民在交够5两银子的赋税后,不再承担增加的摊派,而由富户和豪强官绅承担。此举不但可保证朝廷的赋税,也可使百姓吃饱穿暖,杜绝了百姓从匪的可能。

  “因粮”之策在他担任宣、大总督时得以大力推行,一举解决宣大地方的粮饷问题,也使他得到皇帝的嘉奖,简在帝心。

  可惜几个月前,也就是崇祯十一年秋,清军入塞,攻城略地,大肆杀戮,京师震动,正在丁忧的他被朝廷夺情入卫京师,督各镇援兵,他披麻戴孝,脚穿草鞋,召对于武英殿,后在京师郊外誓师,随即会同高起潜带兵南下,尾随清军大军,伺机而动。

  赐尚方宝剑,赏三万两国库银,犒劳部队,赐给一百匹御用马匹和一千匹太仆寺养马,五百条银铁鞭,皇帝对他卢象升无条件支持,可谓是皇恩浩荡,恩宠有加。

  因清军两路南下,一沿山下,一沿运河,他上书朝廷分兵,宣府、大同、山西三部归自己指挥,山海关、宁远等的关宁军归宦官高起潜指挥。

  因新的宣、大总督陈新甲军情传来,山西有清军入侵,大同巡抚叶廷桂,山西巡抚宋贤先率四千部众回防山西,后又派大同总兵王朴率部八千回大同驻守,以防清军入晋。

  而他如今的部下,也只剩下了宣化和山西总兵杨国柱、虎大威,以及他麾下的标军,共一万五千部众左右。

  让他一直惴惴不安的是,他率大军尾追清军南下,却一直未能弄清清军主力行踪、人马多少,反而被拖的有精疲力竭之感。

  好不容易查到清军一部主力在万人左右,追至巨鹿蒿水河,对方正好渡过漳河,一场中等规模的骑兵对决,双方各投入骑兵五千左右,清军被击退,双方各自损失了五百骑左右,算是不分胜负。

  清军大概20个牛录,一色骑兵,都是正白旗和镶白旗的奴众。看来,这是一路清军的主力了。

  卢象升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旁边的卫士。

  “杨主事回来了吗?”

  在得到卫士否定的回答后,卢象升不由得暗暗摇头,觉得颇为惋惜。

  若是没有高起潜的关宁军参战,凭他宣大军一部,想要全歼这部清军,恐怕不太可能。

  不过,即便是没有高起潜部关宁军,他宣大部,也能对付眼前的清军。

  “督师,巨鹿生员姚东照送来米粮700斛,正在帐外等候。”

  卫士进来禀报,卢象升大喜,站了起来。

  “快快请姚义士进来!”

  大军一路南下,沿路为清军残破,军中粮草不济,这姚东照来的正是时候,正好可以补充军中所需。

  “学生姚东照,见过督师!”

  两个头戴方巾的儒生进来,一起上前见礼,三旬微瘦的姚东照首先开口。

  “姚义士,你真是雪中送炭! 本官代军中的上万将士,多谢你了!”

  卢象升满面笑容,有这些仁人志士,抗击东虏大军,也让他多了几分信心。

  “督师率大军抗击东虏,学生义不容辞。”

  姚东照肃拜了一下,言词恳切。

  “督师,近日巨鹿、隆平、南宫等县频遭鞑子祸害,鞑子大军达数万之众。学生代我河北父老,恳求督师不要和鞑子硬拼,退军巨鹿城中,或是广平府、顺德府一带,借民众之力,抗击东虏大军。”

  卢象升吃了一惊,他看着姚东照,脱口而出。

  “姚义士,你怎知有东虏大军在侧?”

  “督师,近日县中各地逃难的百姓不绝,学生也是从百姓口中得知东虏大军情形。百姓虽然众口不一,但东虏大军似乎人多势众。督师身负天子重托,天下重任,还请慎之。”

  卢象升脸上一红,军中斥候没有侦查到的敌情,却是来自一个地方的生员。

  准确地说,是来自于那些劫后余生的百姓。

  他微微沉吟片刻,缓缓开了口。

  “姚义士,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此事我会慎重考虑。” 

  卢象升不置可否,姚东照和旁边的高胖儒生对望了一眼,高胖儒生肃拜了一下开口。

  “卢督师,在下李应荐,东昌府恩县人,曾官授御史,后因言获罪,被削职为民,现寄居济南城。”

  卢象升还了一礼,点了点头。

  “李御史,你此番前来,是有要事吧?”

  一个济南府的前御史,他来找自己,究竟所为何事?

  李应荐从怀里拿出两封信来,肃拜道:

  “督师,在下月前贩粮来巨鹿,本应早早回归山东,受济南府张名世张公所托,在此等候卢督师多时。所有相干事宜,督师看了书信便知。”

  “原来是张名世张公!”

  卢象升恍然大悟。张名世和他算是同年,只不过张名世中举的年岁较晚,仕途坎坷。而他,自然是青云直上,两者的交集就少得多了。

  不过,二人有过交情,对彼此的印象也不错。却不知道,这位旧识如此处心积虑,到底是为了什么。

  卫士呈上书信,卢象升仔细看了起来。

  看完张名世的信,卢象升面露惊愕之色,微微摇了摇头,沉吟片刻后,他跟着打开了另外一封书信。

  “黄口小儿,不知所云!”

  看完了另外一封信,卢象升面色通红,重重把书信拍到了桌子上。

  “李御史,你可知这王泰是何方神圣?”

  “回督师,在下只是受张公所托,送书信于督师。至于这王泰,在下只知他是张公的世侄,张公对此人错爱有加,他具体是什么来头,在下一无所知。”

  李应荐看着满脸怒色的卢象升,心头也是忐忑不安。他应张名世之托,送书信于卢象升,其他事情一概不知。

  卢象升按下心头的不快,对李应荐和姚东照温声道:“二位义士,鞑子环伺在侧,二位还是先回巨鹿。至于移兵之事,容我和众将商议后再说。”

  姚东照还要再劝,卢象升脸色郑重,婉拒了他的建议。

  “姚义士,军国大事,须得仔细斟酌,否则一旦走错,万千将士生死是小,君王所托,朝廷厚望,干系重大。姚义士还是先请回吧。”

  姚东照和李应荐告辞出去,宣化总兵杨国柱和山西总兵虎大威走了进来。

  “督师,怎么脸色这么难看,说来听听。”

  杨国柱和卢象升相处时间久了,他看卢象升眉头紧锁,又看到桌子上的两封书信。卢象升脸色如此难看,一定和这两封书信有关。

  “你们看看,这是西安府守备王泰给我的书信,说是鞑子会在巨鹿城外纠集大军,对我军合围。”

  “王泰,西安府守备?”

  杨国柱一惊,拿起书信看了起来。

  “据张名世张公所述,王泰是他咸阳任上时的乡兵练总,而后孙传庭推他为西安府守备,团练总兵。此人年方弱冠,在咸阳县垦荒赈民,活民无数,乃是陕西巡抚孙传庭孙抚台的爱将。”

  卢象升缓缓道来,似乎怒气已经平息了下来。

  “督师若不移师巨鹿城中,鞑子两路大军齐至,星夜合围,围城打援,高起潜必不敢救,督师犹豫不决,必将丧师毁身,误国误民……”

  杨国柱和虎大威对望了一眼,都是震惊不已。

  蒿水河距离巨鹿城不过9里地,全军开拔,一个时辰就可赶到。凭借巨鹿城墙对抗东虏大军,怎么也比在蒿水河边和清军野战强上许多。

  况且,鞑子大军南下,并没有携带重炮,攻城拔寨,并非其特长。巨鹿城,确实是上上之选。

  只是,京师遭鞑子荼毒,各州县沦陷,大军毫无救济,如果再退入巨鹿城中,难免落个消极避战的恶名。

  这恶名,可不是谁都能背得起。

  “这王泰,怎么知道鞑子人马多少,行军途径? 他又怎么知道我军会在巨鹿驻军,让人在此等候? 他又怎会得知高起潜会作壁上观,见死不救?”

  杨国柱指着王泰的信,惊讶地说道。

  “是呀,杨军门说的是!难道说,这王泰真有未卜先知的能耐?”

  虎大威也是惊愕失色。这些军国大事,一个远离作战区的小小地方武官,他又怎会知道的一清二楚?

  “什么未卜先知,不过是巧言令色的神棍而已!”

  卢象升冷冷说了出来,心里的怒气却已经荡然无存。

  “本督承陛下错爱,督兵马歼灭东虏大军,若是只凭黄口小儿的危言耸听,就轻言移师,任凭鞑子烧杀抢掠,祸害百姓,如何对得起君王所托,又怎么向天下的百姓交代?”

  杨国柱和虎大威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吭声。

  君王让卢象升督师歼敌,对他寄予厚望,若是宣大军撤入巨鹿城中,消极避战,又如何面对君王和朝臣的悠悠之口?

  要知道,朝廷大军一直尾随东虏大军南下,而不是主动围剿,其中最大的战果,也不过是大同总兵王朴在泾阳(满城)的斩首20级而已。

  何况,那王泰所说,毕竟是猜测谁又知是真是假?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